一张照片,揭穿了富大龙在内娱的真实现状,原来濮存昕真没说错!

夏有南风 2024-07-19 01:11:10

文字/编辑:夏有喃风

直到看见富大龙,我才真正领略到了“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最近,一组富大龙的近照在网上疯传,照片里的他胡子拉碴,衣着朴素,走在街头。

那邋遢的模样看着没有半点昔日金鸡影帝的样子,反而更像个流落街头的“犀利哥”。

这组照片在引发大家热议的同时,也让大家开始关注起这位“娱乐圈的一股清流”。

要知道,无数人削尖了脑袋想要进娱乐圈是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这个圈子纸醉金迷,来钱快。

那些演员们随随便便一部戏的片酬动辄百万千万,郑爽被封杀前拍戏的日薪更是达到了骇人听闻的208万。

或许一些新观众对富大龙没啥印象,但很多老观众们对他那可就是太熟悉了。

《大秦帝国之纵横》里霸气无双的嬴驷,《隋唐演义》中阴险狡诈的杨广,还有《走西口》里胆小怯懦的梁满囤。

他所演绎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让人印象深刻。

另外,富大龙在娱乐圈里也并非那种没什么地位的小演员。

人家10岁就开始演戏拿奖了,先后拿过华表奖和金鸡奖的最佳男演员奖杯,是圈内硕果仅存的几个“双料影帝”之一。

而且人家还曾担任过三届金鸡奖的评委,很多流量明星见到他,那都是要恭敬地喊一声“富老师”的。

然而在如今的娱乐圈,“流量为王”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明星们热衷于炒作话题、参加综艺,为的就是保持曝光度,吸引粉丝流量。

但富大龙却像个“异类”,因为他不炒作,不营销,不上综艺,甚至很少接戏,没戏拍时就直接“神隐”,显得与娱乐圈这个名利场格格不入。

很多人对此不理解,说他假清高,但圈内的人却是知道,那是因为人家眼里只有演戏,其他的他一概不在乎。

而富大龙对表演的热爱,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时期。

8岁时,他就出演了电影《中彩》,10岁时,凭借在电影《少年彭德怀》中的精彩表演,获得了第二届中国电影童牛奖优秀表演奖。

一夜之间便年少成名,但这突如其来的爆红却并没有让富大龙迷失方向,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心中的演员梦。

1994年,他如愿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专业,与蒋勤勤、金巧巧等人成为了同班同学。

在学院系统学习表演的四年里,富大龙更加专注于打磨演技,很少接拍影视作品,一心扑在学习上。

北影与中戏不同,北影是不限制学生上学期间在外接戏的,所以富大龙的很多同学早在上大学时就在跑剧组了,就剩他在学校认真学习,夯实基础。

等到大学毕业后,富大龙也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急于接戏,而是对剧本、角色的选择十分谨慎。

他认为,演员应该对角色负责,对观众负责,所以他不想接烂戏,更不想拍烂戏。

2000年,他接拍了电影《紫日》,为了演好剧中农民的角色,他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学习农民的语言、生活习惯,甚至下地干活。

这种体验派的表演方式,让他对角色的理解更加深刻,也为他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2007年,富大龙终于等来了他演艺生涯的代表作——电影《天狗》。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退伍军人,在护林过程中与盗伐者斗争的故事。

富大龙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不仅深入了解角色背景,学习山西话,还主动要求体验角色的孤独和痛苦。

他的付出最终得到了回报,《天狗》上映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富大龙也凭借精湛的演技,一举拿下了金鸡奖、华表奖双料影帝。

然而,成为影帝后的富大龙,并没有学流量明星那套,借着奖项的东风,频繁接拍影视作品,参加各种商业活动。

他依然保持着低调的作风,只选择自己喜欢的剧本和角色。

有好戏就拍,没戏拍就宅家里磨炼演技和练书法,对找上门的烂戏更是统统拒之门外,哪怕是沦落去送外卖,也不为了钱而去拍烂片。

他曾说过:“我不喜欢重复自己,我希望每个角色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挑战和突破。”

正是这种对表演的纯粹追求,让他在流量为王的娱乐圈,显得格外珍贵。

成名后的富大龙,依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

他很少参加综艺节目,也不接拍广告代言,甚至有传言说他穷到要去送外卖。

对于这些传闻,富大龙并没有过多解释,他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他与妻子饶敏莉的爱情故事,也像一股清流,在浮躁的娱乐圈显得格外珍贵。

两人相识于朋友聚会,饶敏莉被富大龙的才华和低调所吸引,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

婚后,他们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远离娱乐圈的喧嚣。

然而,这段婚姻最终还是走到了尽头,2021年,富大龙和饶敏莉官宣离婚。

对于离婚的原因,双方都没有透露太多,只是表示和平分手。

有人猜测,是两人的生活理念差异太大,也有人说是因为富大龙长期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给饶敏莉带来了压力。

富大龙的“消失”,是个人选择还是时代无奈?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实力派演员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很多有演技、有追求的演员,因为没有流量,没有话题度,而无戏可拍。

就像国家一级演员濮存昕在采访时说的那样,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他们这类演员的立锥之地了,既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悲哀。

富大龙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流量时代下,一个好演员的坚持和无奈。

他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娱乐圈的浮躁和虚伪,也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艺术追求的可贵。

我们需要反思,是流量重要,还是作品质量重要?是演员的名气重要,还是演技重要?

我们需要呼吁,影视行业回归创作初心,重视剧本质量和演员演技,为观众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富大龙的故事,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坚守初心,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富大龙

0 阅读:0

夏有南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