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头条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打开后,静等5秒钟,点击右上角的X号关闭,就可以继续阅读了
文丨喃风 编辑丨喃风
“我不要结婚”相信现在的你没少听过这句话,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的婚恋观也在悄然改变。
婚姻,对年轻人,尤其是部分年轻来说,不再是个令人向往的存在,而是避之不及的泥潭和枷锁。
那么,上世纪奉行“不婚主义”的那批女子,如今怎么样了?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她们现在过得好吗?

上世纪末,一股“国际化”的浪潮席卷而来,冲击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人们的婚恋观。
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一些女性开始追求自由和自我实现,做出了不同于传统的选择——她们成为了“光棍主义”的践行者。
她们或许是拥有高学历的海归精英,或许是颜值出众的时尚达人,在事业上乘风破浪,在生活中精致优雅。
然而,当爱情与婚姻成为人生选项时,她们却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不婚主义。

不再将婚姻视为人生的必选项,而是遵从内心的声音,追求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是什么让她们做出这样的选择?
是因为眼光太高,还是对自由的无限渴望?
然而年迈后,身边没有照应,也无一儿半女的她们,却有不少人住进了养老院。

在上海一家环境清幽的养老院里,就住着一位年过七旬的王阿姨。她每天的生活平静而规律,起床、吃饭、散步、读书、睡觉,时间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王阿姨的内心深处却隐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孤独和落寞。年轻的时候,王阿姨也曾对爱情充满憧憬,但她更渴望自由和独立。
那个年代,大多数婚姻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王阿姨身边的女伴大多早早结婚生子,过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

但王阿姨不愿被传统观念束缚,她拒绝了家里安排的相亲,一头扎进了工作中。她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职场上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工程师。
单身的生活给了王阿姨更大的自由和空间,她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将精力投入到事业和兴趣爱好中。
她喜欢读书、旅行、摄影,还参加了各种兴趣班,生活过得充实而精彩。
对于婚姻和生育,王阿姨并非没有过动摇,但她更担心失去自由,担心被家庭责任束缚,担心影响自己的个人发展。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王阿姨当初的选择逐渐显露出另一面。她的社交圈子越来越小,与朋友之间也缺少共同话题,孤独感与日俱增。
退休后,王阿姨没有了工作的寄托,生活一下子失去了重心,她开始感到迷茫和空虚。
看着周围朋友儿孙满堂,享受着天伦之乐,王阿姨的内心不禁泛起一丝酸楚和后悔。

还有我朋友的一位姑姑,年轻时独自一人来上海打拼,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早早实现了财富自由。她喜欢旅行,喜欢和朋友聚会,享受着无拘无束的单身生活。
面对亲朋好友的质疑和催婚压力,她也总是一笑了之。在她看来,婚姻并不是人生的必需品,没有必要为了结婚而结婚。
她常说:“没有男人配得上我,我也不想被婚姻束缚。”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的潇洒和自由也渐渐蒙上了一层阴影。步入中年后,他们会发现,身边的同龄人大多已结婚生子,话题也逐渐转向家庭和孩子。
这位姑姑虽然表面上依然洒脱,但内心也开始泛起了一丝涟漪。每次朋友聚会,大家都在兴高采烈地聊着孩子,只有她默默坐在一旁,插不上话。
看着朋友们一家几口,其乐融融的样子,她的内心或许也曾渴望过婚姻的温暖。

朋友的姑姑晚年时,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由于没有子女照顾,只能依靠亲戚轮流照顾。
最终,她还是住进了养老院。然而,习惯了自由自在的她,很难适应养老院的生活,与其他老人也难以相处,最终在孤独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这两位女性的经历并非个例,在那个社会转型期,很多女性都受到国际化思潮的影响,开始追求婚姻自由和个人价值实现。
经济的发展和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也为她们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
然而,时间不等人,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当第一批“不婚一族”步入老年,住进养老院后,他们才真正体会到“无人陪伴”的滋味。
养老院的生活枯燥乏味,护工只负责基本的照料,没有人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看着别人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他们只能独自一人,默默承受着孤独和寂寞。

如今,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新一代的年轻人成长于更加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婚恋观再度发生了改变。
晚婚晚育、不婚不育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贷款式人生”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
那些选择“不婚”的人,大多经济独立,思想前卫,他们追求自我实现,不愿被传统的婚姻模式所束缚。
在他们看来,婚姻意味着复杂的家庭关系、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对个人自由的限制,而这些恰恰是他们想要极力摆脱的。

从“光棍主义”到“贷款式人生”,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选择和命运轨迹也截然不同。
但无论是哪种选择,都无所谓对错,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也应该尊重他人的选择。

人生就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每个人都是自己舞台上的主角。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去演绎自己的人生剧本。
在时代的大潮中,我们都是渺小的个体,但我们依然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

婚姻,像是一场精心培育的盆栽。爱情是最初的种子,热情浇灌,责任施肥,包容修剪。但即便如此用心,也并非所有种子都能发芽,并非所有枝叶都能繁茂。
是选择在空旷山野期待一颗参天大树,还是在精心呵护中静待一盆花开?或许,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