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子友(心系远山)
沈阳故宫一一东北三省会游之一
游沈阳故宫,是利用自济南去阿尔山中途转车的机会。8月16日下午,虽已进入秋季,想不到沈阳的天气还这么热,更想不到的是,比天气还热的是故宫的旅游热,这从一进故宫外的这条大街便感觉到了。
出门旅游,我最怕的就是赶上人多,一般都选择错峰外出,但这次却没“错”开,沈阳故宫的游客之多使我始料未及。可以说,我是随人流被涌进故宫的。
沈阳故宫,是我国现存的两座最完整的宫殿之一。不过,另一座北京故宫是清代沿袭的明代宫殿,而真正的清代宫殿就是这一处。应该说,这才是关外满清文化的繁盛之地,具有鲜明的满清历史文化和建筑特色。
沈阳故宫,是清王朝三代皇帝,花158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地处沈阳市中心沈河区沈阳路,占地建筑面积63672平方米,建筑面积18968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余间,是和北京故宫一样,为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崇政殿
为盛京皇帝正殿,俗称“金銮殿”,建于清太宗正聪年间(1627一1635),是皇太极时期朝会理政、接见外国使臣之处。清迁都北京后,皇帝东巡盛京,祭陵礼成,亦于此举行隆重庆典。
沈阳故宫是清朝奠基之地。1616年,明朝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诸部的过程中,于今辽宁新宾境内赫图阿拉城建国称汗,建立地方“大金”政权。1621年进占辽沈地区,1625年由辽阳迁都沈阳,并在城内建筑宫殿。
凤凰楼
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1627一1635),是皇帝太妃便宴读书之处。清迁都北京后,楼内曾收贮清帝王像和御宝等。凤凰楼为当时沈阳城内的最高建筑,“凤楼晓日”为盛京著名的八景之一。
1926年,皇太极继承汗位之后,于1636年在这座宫殿中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清政权定都北京后,对沈阳故宫予以保护并继续增修扩建。1671一1829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帝东巡盛京祭祀祖陵时均入故宫驻跸,并于此举行庆贺和祭祀典礼。
清宁宫
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1627一1636),清皇宫中宫,为清太宗及皇后寝室、宴客的地方,同时也是一种萨满祭祀的神殿,具有浓重的满清建筑风格。
沈阳故宫,是清朝初期,由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始创的,后经历代皇帝增修扩建,形成现在三路格局:东路为努尔哈赤时始建的大政殿和十王亭;中路以皇太极大清门、崇正殿、凤凰楼、清宁宫为主题的建筑,两侧为乾隆时所建的行宫、太庙等;西路为乾隆时增建的文溯阁和戏台。
大政殿
俗称八角殿,始建于162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是举行大典、故宫内最庄严神圣的地方。
前面两侧排列亭子十座,为左右翼王亭和八旗亭,统称十王亭,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议事的地方。
清代沈阳故宫,历来为皇家禁地。直到1926年,始被辟为博物馆而对公众开放。1961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联合国批准纳入《世界遗产名录》。
参观沈阳故宫,总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热”,天气热,游游热,我的脑子也有点热,由此我想到了两座故宫及他们里面的主人 :
同样是两个故宫,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和,分别建于明朝和清朝,建筑的精美和完整性毫无疑问都达到了当时能够达到的顶尖水平,但规模和气势却不可同日而语。
同样是两个封建王朝,明朝和清朝,同样都被推翻了,但遗产确有天壤之别。别的不说,就国土面积和人口而言:明朝灭亡是国土面积,实际控制的只有350万平方公里,全国总人口4000余万;而清朝灭亡是国土面积1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4个多亿。
两者差距如此之大,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之一,与两个故宫内前后住过的主人即皇帝不无关系。具体说两个王朝统治中国时间都差不多,其中明朝有276年、历16帝,清朝有268年、12帝。总体上说都是一代不如一代,但单个素质来看,清应胜于明,起码清代皇帝没有明代那样出现过那么多暴君、昏君、顽君。由此可见,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幸亏是清朝,如果是明朝就另当别论了。
2024.8.16 游览
2025.3.26整理于法国普罗旺斯
作者沈子友(心系远山),山东日照人,1970年入伍,1984年军转工,中铁十四局退休。
责任编辑: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