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风中式汉堡来袭,中国胃做好准备了吗?

美食小董 2025-04-07 10:11:45

塔斯汀:从默默无闻到快速崛起

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大学生宁之恒走在校园旁的小巷里,他忽然注意到一个招牌——塔斯汀,店铺的红绿配色和醒狮logo非常醒目。

虽然此前从未听说过这个品牌,但浓浓的国潮风让他忍不住好奇地走了进去。

点了一份店里的招牌麻婆豆腐堡,宁之恒很意外地发现,这个汉堡吃起来很有中国特色,和他平时吃的麦当劳不一样。

但在体验上,宁之恒有些不满,因为就餐的人不多,他依然等了整整40分钟。

不过,这家名叫塔斯汀的店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扩张。

据数据显示,塔斯汀在疫情前期默默无闻,而推出中式汉堡后,一年内门店数量从不足100家增加到超500家,之后更是快速飙升近4000家,这样的速度让人不可思议。

看似和麦当劳类似的汉堡店,却凭着一股“中式风”站稳脚跟,市场真的这么饥渴吗?

中式汉堡的新玩家们

市场显然不仅仅只有塔斯汀一个玩家。

看到中式汉堡的火爆,越来越多的新品牌开始涌现,比如林堡堡、楚郑中国汉堡和大大方方中国汉堡等。

甚至连一些老牌巨头也按耐不住,纷纷加入这股浪潮。

西贝餐饮集团推出了贾国龙中国堡,让人直呼看不懂。

每一家店似乎都有自己的“秘诀”,塔斯汀用手擀现烤饼胚和中式馅料;西贝的贾国龙中国堡则是用发酵方式制堡胚,夹上带有家乡风味的馅料。

林堡堡更是别出心裁,用鸡蛋代替面包,打造出了“无碳水”的健身餐。

虽然看似花样不同,事实上每一家店都是在传统中式饮食和西式快餐之间寻找平衡点。

加盟热潮:中式汉堡品牌的扩张之路

塔斯汀的迅速扩张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它的成功模式无疑为其他品牌提供了参考。

塔斯汀的创始人魏友纯曾是华莱士的加盟商,懂得如何低成本快速扩展。

它选择了加盟这一方式,在快速占领市场的同时,也减小了自身的资金压力。

据报道,塔斯汀的加盟费用虽然随着品牌效应的提升而上涨,但依然保持在可接受范围内。

很多品牌也纷纷采用了类似的策略。

比如百基拉,它的扩展计划中,寄希望通过大规模加盟来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这种方式有其优势,但也带来不少问题,比如加盟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不到位导致的一些体验不佳的情况。

出餐速度与消费体验:中式汉堡的市场挑战

尽管中式汉堡很受欢迎,但消费者的反馈却褒贬不一。

类似宁之恒这样对出餐速度不满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塔斯汀的每个汉堡胚都需要手工现擀现烤,这个过程限制了出餐速度。

大学生赵柯曾在塔斯汀兼职,她说汉堡胚要烤2分半,肉类炸制时间约4分半,赶上堂食和外卖高峰期,确实会拖慢出餐速度。

此外,不同门店之间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也有些差异。

比如消费者林多多在品尝了塔斯汀的汉堡后觉得性价比不高,不再回购,这样的声音也不少。

餐饮分析师汪洪栋认为,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保证各门店的品质和服务,对这些新品牌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长期来看可能影响品牌的声誉和市场占有率。

未来路在何方?

中式汉堡市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不仅有新兴品牌,还有西贝这样的餐饮巨头积极入局。

贾国龙中国堡未来几个月将在北京开出数十家门店,并计划逐步向全国扩展。

他们的策略是更“中国”——不仅名称和装潢,中西结合的餐品搭配也独具特色,以此来吸引消费者。

中式汉堡满足了人们对新奇体验的好奇心,又有“高性价比”的卖点,迎合了当下消费降级的趋势。

塔斯汀的迅速扩张也说明了这一点。

快速膨胀带来的管理难题也不容忽视。

如果类似塔斯汀这样的品牌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未来或许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对于消费者来说,中式汉堡究竟是什么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提供了一种新选择,丰富了平时的饮食方式。

在林多多的学校附近,塔斯汀和类似的汉堡店已经成为同学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虽然偶尔觉得出餐有点慢,不过味道不差,价格也合适。

”林多多这样说道。

中式汉堡的火爆,正是市场需求和品牌创新的一次碰撞。

对于喜欢尝鲜的年轻人来说,中式汉堡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快餐体验。

而对于这些品牌来说,未来路在何方,还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摸索和实践。

这一波“中式汉堡”风潮究竟能走多远?

也许未来某一天,它真的能像麦当劳、肯德基一样,成为快餐市场的主角之一。

中国胃,欢迎这样的新挑战吗?

或许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