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的一天,毛主席的嫡孙毛新宇将军带着妻子来到上海一家医院,专门看望了一位已经九十六岁高龄的老人。

老人听说是毛主席的孙子来看望她,内心非常的激动。她也第一次对外界讲出了尘封七十多年的一段往事。听完老人的讲述,毛新宇已经是泪流满面,不由得又想起了他的大伯毛岸英和父亲毛岸青。
这个老人又对毛新宇说道:“你不用感谢我,我所做的一切也都是组织的安排,好在我总算不辱使命的完成了组织的任务,并严格保密。这个秘密埋藏在我心中已经七十多年了,今天你来了,我终于能够说出了,也可以安然离去了”。
老人名叫李云,她是一位红色特工,她保守的秘密是什么呢?在当年又完成了怎样的任务?
这一切还要从毛主席的夫人杨开慧被俘说起,杨开慧英勇就义后,她和毛主席的几个孩子几经辗转,在上海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流浪岁月。而李云的任务就是奉命要找到毛主席的孩子,毛岸英和毛岸青两兄弟。

李云原名祝修贞,祖籍是浙江海宁,出生于1915年。两岁时,李云跟随家人搬到上海生活。父亲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在李云八岁时就将她送到了绍兴同乡会第一小学上学。
这个学校是一所进步学校,从校长到教师的大部分人都是共产党员。在老师们的熏陶和影响下,李云六年级的时候就加入了团组织。1930年,十五岁的李云参加了“党训班”学习,不久就转为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2年,李云被调到中央特科工作,开启了一段传奇的潜伏生涯,出色地完成了多项情报工作。
最让李云感到自豪的,是1935年上级交给她的一项特殊使命。
1935年秋冬,此时的中央红军已经胜利到达了陕北,李云也在此时接到上级的一个命令,要她设法在上海寻找到两个男孩儿。

上级没有对李云透露太多的信息,只说两个男孩儿分别是十三四岁和十一二岁左右,是烈士的后代,现在可能已经在街头流浪。
作为一名情报人员,李云深知纪律性,她没有向组织打听更多的信息,立刻就投入到了寻人之中。
凭着直觉,李云认为这两个孩子的身份一定不一般,这也促使她更为迫切的去寻找孩子,并要做到严格保密,以保证两个孩子的安全。
根据零碎的信息,李云将重点放在了流浪儿童群体中,她常常去到流浪儿童聚集多的地方打听和观察。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李云从来不直接与流浪儿童接触,都是默默地观察,细心的做着记录和排查。
在大半年的时间里,李云几乎走遍了上海大大小小的街道,但基本上没有什么收获。直到有一天,她在一处粥棚看见了两个瘦弱的男孩,年龄较为相符。

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的李云立即将这一情报汇报给了时任中共上海办事处副主任的冯雪峰。
冯雪峰当即就带人前往粥棚,他请两个孩子吃饭,并和蔼地同他们聊天,打消孩子们的顾虑和警惕。
当了解到他们是来自湖南时,冯雪峰也初步判断这或许就是他们苦苦寻找的目标。最终经过组织更进一步的核实,确认了这两个孩子就是要组织一直在寻找的毛主席的两个儿子。
李云出色的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但她始终坚守着这个秘密,甚至并不将此当做自己的功劳。

直到2011年,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夫妇去上海看望她时,她才首次讲述了当年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在讲述的过程中,李云的情绪也难免激动,尤其是说道动情处,忍不住几度落泪,令人钦佩。2013年8月,李云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