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笔者在一个全国性的律师和法治媒体人交流群里认识了这样一位阳光靓丽的女律师杨婷,她现在是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实习律师。笔者今天第一次在群里看到她时,她刚在群里发布了一篇自己的小红书文章,还大大方方给群友们发了个拜年红包。
年轻漂亮的女律师其实并不少见,能力极佳又貌美的女律师也同样不少,“律政佳人”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许多例子的。但杨婷让人关注的是,8年前,年仅22岁的她作为应届生考上了上海公务员,本科毕业就公考上岸魔都公务员,无疑是很多人眼中的“出道及巅峰”,甚至可以叫做“开了挂的人生”,这让多少对铁饭碗梦寐以求的人羡慕不及。
但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上海当了8年公安民警的杨婷,在一级警司的肩章马上就要发下来的前夕,竟然在2024年3月正式辞去了公务员职位,下海成为了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实习律师。
从杨婷辞去公职到今天,快一年时间了,杨婷也算完完整整体验了一年的实习律师工作和生活,并且很快将面对转正成为执业律师的全新人生了。在律师行业如此之卷的今天,实习律师的路并不好走,要通过司法考试、积累案源、提升专业能力……每一步都不容易。而这一年中,杨婷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后悔了吗?”更要命的是,杨婷辞职不到一年,还在刚起步的阶段就遇上了春节!春节是个亲戚们畅聊“东家长西家短”的日子,是七大姑八大姨“灵魂拷问”不断的日子,甚至是亲戚们互相攀比的日子,更何况今年杨婷还辞去了体面光鲜稳定的魔都公务员,投身于在亲戚眼中“毫无保障”,并且还得从头开始的律师行业。“是不是疯了啊?” 杨婷每次听到这句话,都只能笑笑说:“人生嘛,总要有点追求。”
图为杨婷近照
笔者也是一名辞职公务员,曾先后担任区县司法行政干警和人社局的部门中干,辞去公职至今已经12年整了,笔者还记得2013年时我建的一个“公务员辞职交流”QQ群当年被央视网、南方周末、博客天下等重量级媒体报道,央视网报道的题目我记得叫“公务员辞职成群”,反响还不错,不过现在在百度上已经搜不到了。搞笑的是,我记得当年还有美国“华盛顿邮报”驻北京记者也想采访我,不过曾作为政法干警的笔者,政治觉悟是何等高,一眼看穿这是反华媒体想要抹黑公务员队伍,要忽悠我们讲出体制内如何黑暗等等坏话的,所以笔者果断拒绝采访!哈哈,不对,跑偏题了,说多了!
说实话,笔者是很有情怀的,每次不管线上线下认识了辞职公务员,特别是辞职后投身法律服务行业的公务员,都会衷心祝愿他或者她的明天更美好,笔者对辞职公务员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也格外关注,笔者也多次畅谈自己辞职以来的心路历程,也试图将更多辞职公务员的心路历程以飨读者。
在此,笔者不再自己啰嗦了,就简单粗暴地把杨婷律师发在小红书上讲述她正式辞职后从警队到律所这近一年的心路历程整理转发出来,也欢迎大家关注她的小红书号“贡七儿”,如果你也是体制内的诸如公务员、事业编人员、国企干部啥的,想转型,或者你单纯是对法律服务行业感兴趣,那都欢迎你关注她小红书号,多和她聊聊心声,杨律师忙完了案子一定会回复你的哟!
摘录于杨律师小红书的文章如下,按她从辞职到现在的时间先后顺序发布:
一、上海公务员辞职|理由,薪资(干货)
30岁做出了重大决定——辞职 从提出离职到办完手续用时两个月。
辞职对我来说也是个挑战,纠结了很久以后终于迈出这一步。
目前薪资多少? 年入到手23万左右,公积金双边6000。
辞职以后去干什么? 去事务所,没有工资,公积金和社保自己交,不坐班。为何辞职?1、工作内耗,焦虑,责任心强,敏感易烦恼,情绪不稳定。2、晋升困难,重复机械工作失去满足感,升职无望。3、收入问题,工资稳定但穷,决定思考人生路,提升认知。4、向往相对自由工作氛围,出省有限制不太自由,节假日加班多,无法做到工作生活平衡,也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5、法学生的执念,追求公正。 「虽不能至,仍然心向往之」
困惑于辞职还是不辞职?1、自我评估:掌握的技能(证书、学历或者技能)、兴趣(能不能发挥自己擅长的兴趣)和价值观(自由或者稳定)。2、职业探索:研究行业招聘要求、建立人脉。3、行动计划:提前参加行业培训和论坛、简历更新充分表达自己优势、面试准备(是不是能找到内推)。勇敢者先享受,放下纠结,思考-规划-体验-行动,不再蜷缩。打破局限,继续成长。
二、上海公务员辞职 | 八年青春无悔
从申请到拿到批复历时两个月,我的333警号上交,公务机上交,制服上交, 人民警察证上交,一毛三的肩章还没有发下来我就离职了,当年给我办入职的老师和今天办理离职手续的老师是同一位。也算是一种圆满。真的非常幸运能在应届的时候顺利考入上海 现在也很感恩,自己能在工作多年以后,有了笃定的追求,今后会继续深耕法律行业 用另一种形式为人民服务。愿历经千帆,归来仍少年。今后不定期分享城里城外信息差。
三、从警队到律所,我的工资砍半,但生活更……
很久不更新想跟大家聊聊我辞职后转型生活
从警队到律所,听起来好像挺酷,实际上的变化真的有点大……而且,工资直接砍半,经济压力还是有的,但说实话,生活反而更……
1. 工资砍半,但时间更自由了 以前在警队,虽然收入稳定,但真的是“24小时待命”,半夜一个电话也得爬起来,节假日也经常加班(帅气的警察蜀黍不是好当的)现在做实习律师,虽然工资少了一半,但是能按时下班!周末也能安排周边游了!终于有时间陪家人、约朋友,甚至还能发展点小爱好,比如做饭、健身(虽然厨艺还在“新手村”)。再转折一下,虽然不用去律所加班,但是有电脑就得随时随处工作,工作和生活不能完全分开。
2. 收入不稳定了,但学习的机会更多了 在警队的时候,工作虽然忙,但更多的是重复性任务。现在做律师,每天都在接触新案子、新知识,感觉自己像个“海绵”,不断吸收新东西。虽然有时候会觉得压力很大,每个问题都是疑难杂症,但这种成长感真的很充实!
3. 从“被需要”到“主动争取” 以前在警队,有办不完的案子,现在做实习法师,得自己去拉案源、找客户,甚至还得学会到处发名片。一开始真的挺不适应的,但慢慢地,我发现这种挑战也让我变得更自信、更会沟通了,想到什么就去做,不要为了人际关系内耗。
4. 从“团队作战”到“单打独斗” 在警队的时候,大家都是兄弟,有事一起扛,有锅一起背。现在做律师,虽然遇到很多给我帮助的小伙伴们,但是更多的时候得靠自己。压力更大,责任也更重。
5. 心态上的变化 以前在警队,虽然累,心里其实是特别踏实,会觉得自己在帮助很多人。现在虽然也在维护正义,但是也看到了社会的另一面,角色转换让我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也让我更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最后想说,人生没有回头路,都是在当npc按着剧本走下去,我从来没后悔过这个选择,人生的道路也不允许有人倒退。现在的我,不仅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还在不断学习和成长。人生就是这样,有得必有失,关键是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如果你也在考虑转型,或者对法律行业感兴趣,欢迎评论区聊聊~我会尽量回复大家的问题!
四、原来脱下制服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
从公安到实习律师:换条路,找自己
当了几年公安,突然决定辞职去当实习律师。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看清了自己真正想干啥。为什么辞职调解纠纷的“意外发现” 一次调解纠纷,一对夫妻吵得凶,分开聊才发现,他们其实都舍不得对方,只是被生活琐事磨没了耐心。我突然明白,法律不仅能惩治犯罪,还能解开误会,修复关系。我更想做这个“解铃人”。卷宗里的“小故事” 每天看卷宗,里面藏着一个个故事。有个被欺负的小女孩,沉默寡言,但我发现她其实很坚强,只是需要被听见。那一刻,我明白法律是有温度的,能给人希望。我想成为那个传递希望的人。巡逻车上的“顿悟” 节假日经常需要巡逻,看着车窗外的万家灯火,突然想明白了,守护城市的安宁八年也足够了,更想要守护的是内心的安宁。实习律师的日子第一次庭审 第一次参加庭审,紧张得不行。看到庭上律师慷慨激昂的为正义发言,庭审结束后,心里五味杂陈,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知道,自己辩论能力差距还太大,这只是开始,今后还有漫长的学习之路。案件有时候会排到一起,得熬夜写材料。 有几天,几个开庭集中到一起,我每天熬到凌晨两三点。困了就眯一会儿,醒了继续写。写完的时候,天都快亮了,但看着自己的成果,心里踏实不少。没做完的事,悬在心上就总是焦虑的来源。办案压力 办案压力会比之前在警队更大。有一次,为了找一个关键证据,我跑了好几个办案部门,花了好几天时间。那段时间很焦虑,怕案件没有进展,但最后还是给当事人提供解决路径,觉得一切都值了。
从公安到实习律师,路很难走,但我心里清楚自己要什么。希望我的故事能给你们一点点启发,因为我曾经也是同样迷茫,在网上检索大家类似经历,也祝你们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五、从警队辞职亲戚问我:你是不是疯了?
跟大家聊聊我从警队辞职当实习律师后,亲戚们的“灵魂拷问”
真的,本来每次回家过年,亲戚们的“关心”都能让我怀疑人生,更何况今年还辞职了! “是不是疯了?” 在亲戚眼里,警察是铁饭碗,稳定又有面子,而我居然辞职去当实习律师,不稳定都不说了,还得从头开始…… 每次听到这句话,我都只能笑笑说:“人生嘛,总要有点追求。”
“你现在赚多少钱啊?”在警队的时候,工资在当地虽然不算高,但至少稳定,回老家也看上去工资很高。 每次亲戚问起,礼貌回答“还行吧,够花。”
“什么时候能当上正式律师啊?”实习律师的路并不好走,要通过司法考试、积累案源、提升专业能力……每一步都不容易。 我只能说:“快了快了,再等等。”
“后悔了吗?”说实话,这是我离职以后挺得最多的话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既能享受独处,也能拥抱热闹。” 虽然现在很难,但我从来没后悔过这个选择。 冷暖自知就好了。
无论你是在tzn,警队、律所,还是其他行业,都希望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
如果你也在考虑转型,别忘了给自己一个拥抱,多思考,有计划,不要一时冲动,你已经很棒了! 如果你已经迈出了那一步,别忘了给家人一个拥抱,告诉他们,我回来了,一切都好。
今年,我终于能回家过年了!虽然亲戚的“关心”还是会让我头疼,虽然开车回家路途也很远,但只要能陪在家人身边,一切都值得。
外地公务员,今年能回家过年吗?评论区聊聊吧!
本文人物:杨婷,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
本文资料来源于小红书用户“贡七儿”系列文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