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毒素超标200倍,可能导致性早熟!很多孩子上课都在用

年糕妈妈 2024-12-09 15:11:14

前两天有个新闻让妈妈们看完很揪心:央视曝光,部分学生体育用品有毒物质超标 200 倍。

这次质检的样品有三类:球类、球拍和跳绳,都是中小学生课内、课外使用频率很高的物品,不合格率竟然高达 26.8%,而且导致不合格的“罪魁祸首”都是增塑剂!

之所以要警惕超标的增塑剂,是因为它和儿童“性早熟”密切相关。

增塑剂通常指邻苯二甲酸酯(80% 以上的增塑剂都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它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又称环境激素),能模仿或阻断激素,从而改变体内正常的激素水平和内分泌功能。

增塑剂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很多塑料制品(食品包装袋、餐具、文具、玩具)、洗发水和发胶、香水等都会用到。

它可以经口腔摄入、呼吸道吸入和皮肤渗入三个途径进入人体,几乎人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摄入增塑剂。

短时间、微量地接触,是没有太大问题,因为它能够被人体代谢,由尿液排出体外。但长期、大量的接触,就会带来问题。

除了增塑剂,还有个常见的化学物质,也是环境激素的一种,就是双酚 A。

这个妈妈们不太陌生,我们平时用的一些塑料水杯可能含有双酚 A,它通常会在加热使用时被释放出来。

所以一些 PVC 材质水杯提醒了使用温度,就是为了避免高温产生这个物质。

如果不小心买到、用到增塑剂或双酚 A 不合格的物品,可能会增加孩子“性早熟”的风险。

跳绳、水杯都是孩子天天在用的东西,市面上形形色色的选择也很多,该怎么区分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呢?今天咱们就来科普一下。

先帮妈妈们总结几个购买的小技巧,做好这几步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

接下来还帮大家总结了 3 种孩子常用到的物品,包括体育用品、玩具、餐具等,也可以做个参考,购买时及时「避雷」。

目前现行标准中,还没有对球类、跳绳等体育产品中的增塑剂作出限量要求。

虽然没有明确标准,但妈妈们买的时候,最好选择正规品牌、正常销售渠道(专卖店、官方网站)、标识信息齐全的产品,不要选购三无产品。

▲羽毛球拍标识要求

有些妈妈会在校门口的小店购买、网购,方便归方便,但最好多检查一下产品信息,不建议随便买来给孩子用。

另外要仔细检查产品外观。选购跳绳、球拍时,可以用手触摸一下手柄把握部位,最好不要买材质过软、色彩过于鲜艳、图案过于丰富的产品。

让娃用的时候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用完及时清洗双手,防止残留在手上的化学物质摄入体内。

给孩子的玩具、文具,首先也要看看外包装或标签上有没有这些内容:

产品名、产地、材质、执行标准、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标志等信息。

如果没有,或者只有英文等语言标注,都可以看作是「三无产品」。

特别提醒一点,一些玩具虽然有 3C 认证标识,但可能用了已过期信息来混淆视线,很容易踩雷。

▲3C 认证过期玩具

还要看执行标准,买玩具就认准 GB6675-2014《玩具安全》。

文具认准 GB 21027-2020《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

如果这两个都没有标注,大概率是假冒伪劣产品,有害成分可能超标,不能给娃用。

如果可以,尽量减少孩子使用塑料水杯、餐具的频率,用玻璃、不锈钢等更安全的材质替代。

或者选择有“无 EDCs”“无塑化剂”“无 BPA”标识的。

另外,使用时也要注意适用温度。

如 PC 材质的水杯是合格的,但要注意不能用来装热水。因为这种材质在加热后可能会析出少量「双酚 A」,长期使用会增加孩子性早熟风险。

也给大家总结一下几种常用的塑料水杯的对比和注意事项,妈妈们日常使用中多留意:

一些 PC 材质的塑料餐盒、餐盘,如果加热使用,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

如果是塑料保鲜盒,建议选 Tritan 材质或 PP 材质,最好还标注了耐高温、耐微波、无双酚 A 。

塑料保鲜膜,首选 PVDC 材质,可以耐受 140℃ 高温,安全性更高,但是价格也较贵。

日常使用的话,选 PE 材质保鲜膜就可以,注意一下使用的温度范围,如果标注「耐高温」的可以放心加热。

END

总结来说,选购正规、合格的产品,一般不会出现增塑剂超标、导致性早熟的情况。妈妈们也不必过于焦虑,及时关注娃的生长发育变化就好。

关于性早熟,妈妈们还有哪些想了解的问题,可以在留言区说说~

参考资料:

[1] 王民生(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的毒性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江苏预防医学》2011年7月第22卷第4期.

[2] GB/T 19851.10-2005,《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

[3] 聚碳酸酯中双酚 A 的毒性及迁移规律研究进展 金岭, 董文丽, 孙智慧.

[4] Leonardo Trasande, Rachel M. Shaffer, Sheela Sathyanarayana, COUNCIL ON ENVIRONMENTAL HEALTH, Jennifer A. Lowry, Samantha Ahdoot, Carl R. Baum, FACMT, Aaron S. Bernstein, Aparna Bole, Carla C. Campbell, Philip J. Landrigan, Susan E. Pacheco, Adam J. Spanier, Alan D. Woolf; Food Additives and Child Health. Pediatrics August 2018; 142 (2): e20181410. 10.1542/peds.2018-1410

[5] Gore AC, Chappell VA, Fenton SE, Flaws JA, Nadal A, Prins GS, Toppari J, Zoeller RT. EDC-2: The Endocrine Society’s Second Scientific Statement on 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 Endocr Rev. 2015;36(6):E1-150.

0 阅读: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