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驿站枫雪(未经允许,请勿复制全文搬运!)
1885年,加利福尼亚一贵族家庭出生了一名男婴。据说这个男婴出生时一直哭得特别大声,而且从小就十分好动调皮,让他的父母一度头疼不已。这个男孩,他的父母给他取名:乔治·史密斯·巴顿。
少年乔治·史密斯·巴顿
因成绩差在西点军校留级一年,骚动的心一直都在盼着战争来临。巴顿的家庭起跑线比较高:他的祖父曾是洛杉矶的首任市长,父亲是一位当地颇具名望的律师。而他的母亲,也是一位来自于殷富豪门的千金小姐。
由于这个家庭历史上曾有几辈人从军,也可以说是一个军人世家。因此,巴顿从小就被自己的父母寄予厚望。而巴顿从小便立志要成为一名军人,他坚信自己长大后会成为一位将军,而不是一名士兵。
巴顿的父母自然也十分乐意看到他的这一志向:于是1903年,18岁的巴顿顺利进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不过,虽然这所军事学院也很不错,但巴顿还是希望自己能去西点军校就读。
年轻时的巴顿
1904年,巴顿终于圆了自己少年时的梦想:他被“保送”到了西点军校(这里的保送,大概率是靠家族关系)。其实,巴顿和大部分男孩子一样,对军事十分感兴趣;但除此以外,他是否真的具备学习的天赋,一直都是个问号。
在西点军校的第一年,巴顿就因为数学成绩不及格被留级了。所以西点军校的学制是四年,巴顿却在那里一共读了五年。更有意思的是:巴顿在学校5年,却从未迈进过图书馆一次。
但不管怎么说,经过五年的“摸爬滚打”,1909年巴顿还是顺利从西点军校毕业了。毕业后的巴顿,以少尉军衔被派到美军一支骑兵部队任职。那个时候美国军人的日子还是比较舒服的,根本没有什么仗打。
因此,巴顿在军队里只是按部就班地工作着。不过他那颗骚动的心,却从来没有安份过,甚至在盼着哪一天战争突然爆发。
无聊之余,巴顿开始利用自己工作的便利学习马术,而且还自费去法国专门学习剑术。1902年的第五届奥运会上,巴顿甚至代表美国参赛拿下“五项全能比赛”的第五名好成绩。
那一次,巴顿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了被人们欢呼的成就。不过在巴顿的内心深处,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在战场上“技惊四座”,赢得所有人的欢呼,甚至包括敌人!
巴顿和妻子
但战争却迟迟没有到来,他却遇到了自己一生的至爱:阿特丽斯·班宁·艾尔。那是1910年5月的一个周四,25岁百无聊赖的巴顿,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附近的贝弗利农场教堂邂逅了阿特丽斯。
巴顿对这位美丽的女孩一见钟情,夸赞她就是“教堂里的一位天使”!而阿特丽斯对这位身材挺拔的年轻军官也颇有好感,很快俩人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巴顿在军营和爱妻之间不停奔波着。但他的内心有时依然觉得空荡荡的,那颗对战争骚动无比的心从来都没有真正安份过。
约翰·约瑟夫·潘兴
他似乎是为战争而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巴顿心灰意冷!1916年,机会终于来了!那一年美国对墨西哥的武装干涉,巴顿跟随着当时美国著名的铁锤将军潘兴来到战场。
在率军追击墨西哥起义者比利亚的一次战斗中,31岁的巴顿终于在战场上,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军事天赋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把当时还属于新式交通工具的汽车,在后座椅上加装了一挺马克沁重机枪追赶对方的骑兵。就这样,巴顿和他的“机动装甲部队”把墨西哥游击队打得落花流水。
这一次战斗的胜利,让巴顿赢得了潘兴将军的器重;同时,巴顿自己也通过这一次战斗,明白了科技在战场上的力量。
1917年,巴顿作为潘兴的副官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那些残酷的搏杀场面,反而唤起了巴顿骨子里的战斗热血。
也许,巴顿并不是一位学习天才,但却是一位军事怪才。在一次次战斗中,他的军事才华得以逐渐显露出来,军衔也高了不少。
1917年的11月,巴顿奉命组建了美军的第一支装甲旅。此后,他的命运便和坦克紧密相连在一起。可是,正当巴顿摩拳擦掌,准备率领自己的装甲部队跃跃欲试时,战争在第二年便结束了。
战争结束了,无数人都欣喜若狂,只有巴顿瞬间感到失落无比:自己刚看到一丝曙光,又突然失去了人生奋斗的目标。对现状不满的巴顿,在和上级的交往便变得直言不讳、态度粗鲁起来。
这样的态度自然会得罪不少人,因此战争一结束,他便成了不受军队待见的“捣乱分子”。后来马歇尔将军一纸调令,将巴顿调到克拉克堡去担任一个骑兵团的团长。
其实之前这个骑兵团的团长,都是由一些在军中“内退”的人去担任。可想而知,当时巴顿心情有多糟,他甚至已经做好了“卸甲归田”的打算了。
但不久后,二战爆发了……
二战,成了他最辉煌的舞台:“开着坦克冲在最前面的就是他!”战争的再次爆发,让心灰意冷的巴顿就像打了一针“强心剂”一样。结果也正如他所料:战争来了,美军高层肯定会重新重用自己的。
1940年7月,巴顿将军便真的接到了命令:由他负责组建一支坦克部队。这项工作也正好对他的口味。毕竟从巴顿当年把机枪架上汽车时开始,他就知道自己将和机械化有着不解的情缘。
1941年12月8号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参战。巴顿终于迎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表现机会,而且还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1942年11月,巴顿率领着他的坦克部队参加了北非登陆战役,并同时担任摩洛哥总督一职。
在每一次战斗中,他总是喜欢开着坦克冲在队伍的最前面。远远一看,确实感觉很滑稽的:指挥官的坦克座驾一马当先,往往和大部队拉开很长一段距离。
就因为这件事,巴顿没少挨上级的严厉批评,上级骂他“四处乱窜,目无军纪,自作主张!”但倔强的巴顿还是我行我素,一点悔改的意思都没有。
但正因为他的这一战斗作风,让他麾下的部队作战时都十分勇猛:指挥官都跑在最前面冲锋,谁还有脸在后面磨磨蹭蹭啊?
就这样,巴顿指挥下的装甲部队在前线赢下了一场场胜利,同时也让他自己的军事履历不断增添着光彩。
但是1943年7月的西西里岛战役中,脾气火爆的巴顿却犯下了一个大错:他一气之下,打了一名伤兵的耳光。
这件事被美国媒体曝光后,美国民众对他一片指责声,差点就断送了巴顿一生的努力。最后,还是美国战争部长亨利·刘易斯·史汀生出面帮他说话,巴顿才得以继续留在指挥岗位上。
其实“打耳光”事件,是巴顿性格最生动的一次体现。巴顿平时在训练士兵时,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战争就是杀人的买卖,你不放他的血,他就会宰了你!所以,你们要么划破对手的肚皮,要么打穿他的肠子。”
巴顿后来还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战和法莱斯战役,并在阿登战役中成功打退了德军的反扑。他只能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来狠狠回击美国国内一些人对他的质疑声。
巴顿的一生,在荣誉和“狂躁”中不停地摇摆!今天,我们一提起巴顿将军,就会想起他那顽强凶悍的战斗风格,以及他那桀骜不驯的性格。只可惜,这样一位个性十分鲜明的二战名将,最后不是战死在沙场上,而是死于一次车祸。
1945年12月9日,已经晋升为4星上将的巴顿外出打猎时,遭遇了一场离奇的车祸,最后不治身亡,享年60岁。
不过就这件事,很多人怀疑这绝不是一场简单的车祸。美国当局当时对这次车祸的调查看起来也很草率,公开的只有一份巴顿司机的现场证明材料。而当时遭遇车祸的三人中,也只有巴顿将军受伤最严重!
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预谋?
一些史学家认为:巴顿将军其实是被人谋杀的!
纳粹德国战败后,巴顿将军突然间变成了“亲德派”:他不仅原谅并包庇纳粹分子,而且还一味地鼓吹要和苏联继续战争,多次在演讲中大放厥词。
因此,当时很多美国人也讽刺他:如果巴顿出生在纳粹德国,可能就是“希特勒第二”。但最要命的是:巴顿并没有认清自己职业军人的身份,得罪过不少美国政客。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巴顿竟公然声称:美国的共和党、民主党其实和德国纳粹并无区别。在他出车祸前,其实他已经被免去实际指挥权了,被调到一个有名无实的部门研究和撰写战史去了。
除了这种猜疑外,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巴顿牵扯到了一桩“黄金大案”,这起案件牵涉到美军一些高级将领,但巴顿却一再发话要严查,结果没想到却给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人们的猜测而已。也许是因为人们不愿相信:一位在战火中天天开着坦克跑在最前面的将军,居然会在战后被一辆民用汽车活活撞死。
很多人认为如果他没有出现意外,极有可能成为美国五星上将中的一员。这一说法感觉也不太靠谱:第一战争已经结束了,巴顿要有更高的成就已经不可能了;第二他的性格得罪了美国军政界不少人,已经没有提拔的可能了。
作为一名在二战中叱诧风云的将军,巴顿将军其实在军事领域的成就,当时还是得到了敌我一致认可的。德军名将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被俘后,他曾对讯问他的美军将领说:“巴顿,他才是你们当中最好的一个!”
但另一方面,其实巴顿的骨子里一直埋藏着战争的基因。他一直将战争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正像他自己说的:“我热爱战争,对于我来说,和平将是一座坟墓!”
他的人生也确实如此。
图源网络,侵删!
“历史驿站,心的港湾”《历史杂谈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