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本身不是问题,这只是表象,根本上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出了问题。
孩子是生活在成人世界中的未成年人。随着岁数的不断增长,他在家里就想要获得和大人们一样的权力,比如说看电视。如果父母要管他,他就会想,你们能看,我为什么不能看?这不公平。
原因一:2020年,已经进入了AI时代,几乎所有人每天都离不开电子屏幕,它已经是生活中不可割离的一部分,电视只是其中之一。
原因二:孩子是父母的复印纸。如果家人们在家庭里的时间都沉溺于手机、电视、IPAD中,很少有时间互相交流,那孩子也会做同样的事情,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会有样学样。
原因三:孩子在幼儿时期没有形成阅读的好习惯(具体时间是从6个月开始)。他没有养成从书本中获得乐趣的习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自然会转向其他地方,电视就是一个很好的吸引注意力的东西。
原因四:稍微大一点孩子,还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说,小朋友们都在谈论电视里的动画片人物,而他不知道,感觉会很不好。如果孩子进入青春期,那同伴的影响就更重了,他会为了融入这个圈子有共同语言,而去喜欢上圈子里喜欢的东西。
原因五: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给孩子制定计划和安排,孩子也就没有形成学习的日常习惯。
建议一: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比如说,在看的过程中一起讨论,这个节目你有什么想法,这个人这样做你会有什么感觉?引导孩子主动思考,而不是被节目带走。相信孩子有自己独特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建议二:父母增加和孩子在一起的家庭时光,可以聊天看书,或者到户外活动。这是重建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好了,自然就会和父母沟通,也就愿意自我改变了。
建议三:和孩子探讨他喜欢的事情,并列出清单,和孩子一起逐一实现,这样他的其他兴趣就会被逐渐的培养起来。
建议四:父母和孩子一起计划和安排来改变过去随意的生活状态。孩子在执行惯例表的过程中就会慢慢形成一个有规律的学习习惯。
建议五:父母先放下自己的手机,关掉电视,甚至可以把电视“扔出”门外。父母要决定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比如我家,在有小宝后,电视就不再打开了。孩子从出生后基本没有电视的概念,只是长大了点后,在邻居亲戚家才看到有电视这么个神奇东西。但是这吸引不了她太多的注意力,因为这时候,她最喜欢的就是看绘本,已经养成阅读的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