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已经17岁的陈知非在小姨王璇梅的陪伴下,来到了太岳军区司令部,他的父亲陈赓是太岳军区的司令员。
陈知非到达司令部的时候,父亲陈赓凑巧不在家,继母傅涯亲切地为他接风,因此还专门杀了一只老母鸡。
几天后,陈赓终于回来了,看到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他不禁将儿子搂在怀中,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后来陈知非回忆:“当晚,父亲和我睡在一起,怜爱地将我全身摸了个遍。”
接下来的几天,陈赓向儿子讲述了妻子王根英牺牲的全过程,陈知非被母亲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感到深深地钦佩。
之后陈赓问儿子:“你想干哪一行?”陈知非脱口而出:“我要参军!”他要像母亲那样为国效力。没想到,陈赓却说:“你去上大学吧,为将来建设祖国做准备。”
陈知非听从了父亲的安排,在华北大学开始了探索知识的道路。
因小时候需要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抓捕,陈知非没能上过完整的学,因此学习跟不上去。好在他勤奋好学,再加上老师为其安排了补课,所以很快就赶上了大家。
1952年,陈知非在华北大学理工学院毕业,被分配到长春第一汽车厂当技术员。
此时,陈是非也已经是一个20多岁的青年人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于是,有关领导开始为其物色合适的女同志。
1958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来了一个名叫钱如琴的上海姑娘,性格温婉大方,长得又漂亮,关键是非常能干,汽车厂的领导们一致认为她与陈知非十分般配。
于是,在大家的撮合下,陈知非与钱如琴走到了一起。
钱如琴永远也忘不了第一次见公公陈赓时的场景。
那天,她与陈知非回到北京敲响了陈家大门。不一会儿里面就传来开门的声音,钱如琴满心期待地朝里面看去,只见是一个身穿便服,头戴瓜皮小帽的朴实的老人为他们开了门。
钱如琴心里还在想,这或许是陈家的老管家,但当听到陈知非欣喜地喊了一声“爸爸”时,她才猛然惊醒,原来眼前这位朴实无华的老人竟然是自己的公公陈赓大将。
钱如琴没想到开国大将竟然如此朴素,服装打扮完全不像一个征战沙场的将军,但那双犀利的眼睛仍然能证明他的身份。
婚后不久,陈知非夫妇调回北京,在北京汽车制造厂工作,钱如琴有了更多的机会了解公公陈赓。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钱如琴发现,不仅是公公陈赓,陈家所有人都保持着朴素无华、谦虚谨慎的良好品质。
陈知非完美地继承了父亲所有的品德。
父亲陈赓去世后,他从来没有以老一辈革命家后代的身份向社会任何东西。生活中他衣着朴素,不太注重自己的外表,若在街上看到他,很难想象他是开国大将的后代。
陈知进曾讲了一个故事,她在南京当兵时,在部队里工作,大哥陈知非出差顺便去看望她。不知情的陈知进还在工作,就有同事告诉她:“外面有人找你,好像是个农村大队干部。”
正当陈知进疑惑时,就看到大哥站在那里,她这才反应过来,同事或许是看到大哥的衣着才会误认为是农村的某位干部。
还有一次,陈知非要治疗心脏病,就去了陈知进所在的医院。当同事向陈知进转到时说道:“你老家老人了,在外面等你呢!”陈知进一看是大哥,生气道:“那是我亲哥哥!”
陈知非因普通的外表经常被误以为是从农村出来的,但对于这种误会,他从不在意,因为朴实无华是父亲留给他的最珍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