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火箭军发布军队采购失信名单里,西安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赫然在列,原因竟然是“串通投标”、“围标串标”。
信息来源:《关于西安交通大学失信处理公告(自行采购)》,2024年8月16日。
一时间,舆论哗然,质疑声四起。西安交通大学作为一所享誉国内外的名校,为何会在军队采购项目中动起了“歪脑筋”?等待他们的又会是怎样的处罚?
高校卷入军队采购“黑洞”军队采购涉及大量高精尖技术和设备,高校凭借其科研实力,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重要的参与者。
可是,在巨额的科研经费和潜在利益的诱惑下,这片本应纯粹的学术净土,也逐渐被染上了铜臭味。
西安交通大学,这所享誉海内外的顶尖学府,便在这场风暴中成为了“反面教材”。
根据火箭军发布的公告,西安交大在参与军队采购项目过程中,存在“串通投标”和“围标串标”的行为。
最终,西安交大被禁止3年内参加火箭军范围内的采购活动,原校长王树国及相关责任人也被追责。
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要知道,西安交大在军工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与军方合作多年,如今却因“失信”被“拉黑”,其影响之恶劣可想而知。
一时间,关于高校学术腐败、科研诚信缺失的讨论甚嚣尘上,曾经光鲜亮丽的“象牙塔”形象,似乎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值得注意的是,“围标串标”,这个在工程建设领域并不陌生的词汇,如今却出现在了高校的语境中,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它揭开了高校参与军队采购的“遮羞布”。
信息来源:《关于西南交通大学失信处理公告(自行采购)》,2024年8月16日。
一些高校为了拿到项目,不惜铤而走险,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串通一气,操纵投标结果。更有甚者,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伪造材料、虚报数据,将学术道德抛诸脑后。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本应潜心学术研究的高校,走上了这条“歪门邪道”?
“象牙塔”里的“围猎游戏”逐利的诱惑是难以抗拒的现实因素,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国防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军队采购的蛋糕也越来越大,高校自然希望能够分得一杯羹。
而“围标串标”作为一种低风险、高回报的操作手段,就会对某些急功近利、缺乏学术道德底线的高校领导和科研人员有着极大的诱惑力。
当然,高校失信行为的发生,也不能仅仅归咎于高校自身。
我国现行的军队采购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围标串标”等违规行为的界定和处罚力度还不够明确,给了一些高校钻空子的机会。
重要的是,相关监管部门对高校参与军队采购项目的监管力度还不够,信息公开程度也不高,导致一些违规行为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制止。
当然,此次高校“围标串标”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如果任由这种现象蔓延,其带来的危害将是多方面的,甚至是灾难性的。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学术声誉和社会公信力。而“围标串标”行为一旦被曝光,必然会严重损害高校的形象,降低社会对其的信任度。
试想,一个连公平竞争都无法保证的高校,如何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又如何能够在学术界立足?
高校之间本应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关系,而“围标串标”行为却将高校之间的合作变成了赤裸裸的利益争夺,破坏了学术生态,不利于学科的良性发展。
长此以往,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势必会受到影响。
更令人担忧的是,“围标串标”行为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让真正有实力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最终损害的,是整个国防科技的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高校诚信建设,刻不容缓!
若想要根治这一顽疾,需要高校、军队、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构建起预防和惩治“围标串标”行为的长效机制,铲除失信行为,构建健康、透明、有序的军民融合生态。
多方合力,铲除高校“围标串标”的毒瘤高校作为“围标串标”行为的责任主体,应当承担起主体责任,从内部管理入手,加强制度建设,堵塞漏洞,从源头上杜绝“围标串标”行为的发生。
更应明确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审批流程、报销标准等,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全程监管,对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除了高校自身的努力,军队作为采购方,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要加强对投标单位的资格审查和项目评审,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对存在“围标串标”等违规行为的高校和个人,要坚决予以惩戒,使其付出应有的代价。
当然,仅仅依靠高校和军队的努力还不够,社会各界也要积极参与进来,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对高校“围标串标”等违规行为进行曝光,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形成震慑效应。
公众也要积极参与监督,对身边的“围标串标”行为要勇于举报,让那些心存侥幸的人无处遁形。
只有各方主体都以诚信为原则,以规则为准绳,才能构建起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军民融合生态体系。
笔者认为高校“围标串标”事件的发生,令人痛心,更发人深省。
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科技进步和国家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学术道德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只有构建起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才能让高校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高地、人才培养的摇篮,才能让“象牙塔”的荣光,永远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