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俄罗斯郊区。
一座宫殿静静地躺在阳光下的农场里,迎接着众人惊讶的目光。
宫殿规模之大,内容之久远。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壮丽又凄悲的历史:“天子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经研究发现,这座宫殿属于一个庞大的汉代墓葬群。在对墓葬规格感叹之余,人们也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一个中国古代的坟墓,竟然在俄罗斯安了家?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段古老的中国历史随即被掀开。
记忆数百年来被覆盖在俄罗斯的冰雪之下,而坟墓的主人,汉代名将李陵,也被孤独贯穿了一生。
年少轻狂,孤军奋战李陵的孤独,从出身那一刻开始,就融入了他的血脉里。
李陵出生于公元前134年的高门大族,爷爷是著名的飞将军李广。然而将帅世家的光环并没有赋予李陵无上的荣耀,而是为他谱写了大起大落的命运交响曲。
年轻时的李陵意气风发,擅长骑马射箭,也有正人君子之风。不同于一般的莽夫,李陵对人仁爱宽厚、谦让下士,这都被皇帝看在了眼里。
汉武帝看着春风得意的李陵,就好像看见了当年李广的影子,因此日渐对李陵厚爱有加,赐他八百步兵。
公元前99年,李广利统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攻打匈奴。汉武帝召见李陵,希望他为大军运送粮草。
然而,李陵不甘心跟在大部队后面做后勤,想在战场上施展拳脚。于是便来到武台殿,向武帝扣头请求:“我愿意以少击多,只需要五千步兵就可以提着单于的脑袋来见您,还请皇上求全!”
五千步兵?笑话!
匈奴本就是游牧民族,来无影去无踪,草原是他们的主战场。迎战匈奴本就凶多吉少,以少胜多更是难上加难。
汉武帝这一听,这还得了:谁知道会不会在半途上遇上匈奴主力呢?
在汉武帝面前夸下海口的人一只手都数的过来,上一次如此口出狂言的还是飞将军李广。或是被李陵的勇气所打动,又或者是信赖将军世家的底气,汉武帝还是答应了这不情之请。
于是,李陵率领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孤军入虎口。
临走时,李陵信誓旦旦,认为以自己的战斗力,一定能够以少胜多,立下赫赫战功,扬名立万。
可没想到他这么一去,此生便再未入汉。
事实证明,即使李陵是个不二将才,即使五千步兵战斗力非凡,还是抵不过命运的小玩笑。
就像他的爷爷李广当年那样,在行军30天之后,点背的李陵在浚稽山遇上了单于的主力部队。
不过李陵也不是省油的灯,在被匈奴三万多骑兵包围的千钧一发之际,李陵处变不惊、运筹帷卧,硬是率领着自己的五千精锐杀出重围。
在和对方打了八天八夜之后,对方折损一万军力,而李陵这边仅仅失去了不到一半的士兵。
连单于都不禁感叹:大汉这是派了个什么战斗机器,能力如此之强!上次遇到这么强的,还是个叫李广的家伙。
可惜,船不会因为周围有水而颠覆,但会因为内部有水而不攻自破。
如果双方就此对峙不下,或许单于的主力军队就会一点点被消耗殆尽。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李陵军队内出了岔子:一个叫管敢的军侯,因被上级凌辱而逃出去投降了匈奴。
当天晚上,骨头软的他就将自己的满肚子委屈,伴随着李陵军队内的绝密情报,一股脑吐给了单于。
原本心生退意的单于一听,发现李陵也只不过是在硬撑,于是便下令加大进攻力度,并根据情报阻断了李陵的退路。
双方又难免是一场恶战。尽管李陵军队杀敌无数,但终究是强弩之末。眼见弹尽粮绝、独木难支、力量耗尽,无力回天的李陵抱着战死沙场的决心,召集部下进行全面突围。
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的倒下。心如刀割的李陵最后在副将韩延年战死之后,明白正面硬刚不是明智之举,只好无奈投降。
深陷非议,离群索居如果说年少时李陵的孤独是来自于年少轻狂的孤军深入,那么在投降匈奴之后,李陵的孤独便在于失信于朝廷,见弃于人。
在战争中,投降甚至不如战败,永远都是下策中的下策。
以为投降了就能换取国家的片刻安宁吗?想都不要想。在古代,国家投降不仅代表着臣服于他人,连老百姓都要跟着遭殃,这不仅为未来国运埋下祸根,更意味着国力和地位的卑微。
所以,历朝将领们即使战死沙场,拼个你死我活也不会轻易投降。
汉武帝原本以为李陵已经战死,满朝文武百官也纷纷称赞李陵的勇猛和奉献精神。
然而,当汉武帝得知李陵向匈奴投降时,他怒不可遏。大臣官员们也纷纷倒戈,指责李陵是千古罪人,丝毫没有飞将军的担当,给自家世世代代的荣耀抹黑。
在群臣口诛笔伐之时,一个佝偻的文弱身影,战战兢兢的走出人群。面对脸色极差的汉武帝,他的声音颤抖而坚定:
“李陵素日对人尊敬,向来都是皇帝的左膀右臂,是效忠国家的枭雄。虽然这次他战败降敌,但他往日立下的功亦可以抵过。或许此次投降并不是真心之举,他只是想要伺机立功,回报汉朝。”
这位为李陵求情的文官便是司马迁。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又怎么不会看出李陵的心思呢?他觉得司马迁说的也不无道理:若是真的遇上了匈奴主力,李陵再怎么神通广大,论正面对抗也不是单于的对手,或许他出此下策,真的是想要曲线救国。
怀着惜才之心的汉武帝便立刻派手下的将领公孙敖去迎接李陵。然而,无功而还的公孙敖为了保住性命,便谎报:李陵在为匈奴练兵,养精蓄锐等着东山再起。
听到这话,汉武帝实在是不能忍了。气昏了头的他,怒火瞬间被引爆。最后,他不仅将李陵全家抄斩,司马迁也以大不敬之罪遭受极刑。
再说李陵这边。单于看他不仅战斗力超群,为人还忠诚温和,对他信任有加。李陵这才得以深入匈奴内部,甚至成为了单于的女婿。
然而他前脚正野心勃勃地筹划着复仇大计,后脚便得知了自家被满门抄斩的噩耗。那边自家人的尸骨还没有变冷,自己就在这和单于吃香的喝辣的。
在外人看来,李陵在归顺之后要啥有啥,日子反而更加舒坦。但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李陵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
他知道,自己是在用酒肉麻痹已经腐朽的内心。
繁华的长安,从此消失在了他那布满伤痕的人生。他所拥有的一切,不过是这大漠孤烟和那长河落日。
若就这么寻欢作乐,不断堕落倒也能图个乐。但苏武的出现,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匕首,刺向了李陵的良知。
在李陵讨伐匈奴的次年,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劝降。然而,匈奴人用尽了各种手段,其中不乏威逼利诱,就是没有办法摁下苏武高傲的头颅。无奈之下,匈奴人将苏武放逐于北海去放羊。
单于深知苏武在荒无人烟的北海一定会很寂寞。考虑到李陵和苏武在汉朝共事时就关系不错,单于派李陵带着酒肉去劝降。
李陵在北海的晨雾中找上了苏武。
在异国他乡重逢,两人自然把酒言欢。
一切原本都很融洽,直到李陵拐弯抹角的谈到劝降的事情时,苏武坚定的言辞一下就击破了他的糖衣炮弹:
“投降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我的人头你也随时拿去。”
在摇曳的烛火下,李陵看着苏武阴晴不定的眼神,只读到了失望和无奈。即使两人此刻平起平坐,李陵也越发觉着自己在苏武面前也只是一个卑鄙小人。
同为家族不幸,苏武坚守自己的气节,而自己却成为了单于的说客。
眼看着这酒局也聊不下去了,李陵便先行告辞。
其实苏武又何尝不明白李陵的良苦用心呢?
李陵什么为人,他心里自有一杆秤。只是世事复杂,自身难保,眼下他能做的也只有守住自己的气节,维护大汉的尊严。
归途中,李陵望着窗外灰暗的天空,忍不住落下两行清泪。
真希望,大漠的风沙可以就此掩埋,他那破败不堪的身体和灵魂啊。
孤独如风,常伴其身李陵知道自己的人生经不起推敲,一旦细想,那便是数不过来的离别。
早些日子,他离别了功名和财富,也离别了自己的家人。
绝望就像空旷的原野上呼啸而来的冷风,缠绕着他,折磨着他,时时刻刻提醒着他:自己已经一无所有,对汉朝的忠心也化作了灰烬。
他已经数不清这是自己在大漠呆的第几个年头。到后来,他甚至不得不忍痛与自己的故土永别。
汉武帝驾崩之后,人们迎来了汉昭帝时代,真相也逐渐浮出了水面。
辅政大臣霍光对当年的事情一清二楚,只不过并不敢在汉武帝在位期间声张。于是他在汉武帝驾崩之后立刻向李陵发出了回国的邀请。
情理之外,却又意料之中地,李陵拒绝了这次邀请。
霍光和同行者四目相对,两脸不解。而李陵只是淡淡的将二人请出了家门,淡淡的留下一句:“我不能再次受辱。”
在霍光眼里,李陵是放弃了锦衣玉食,受人爱戴的机会,但只有李陵知道,这句话饱含了多少的决绝和无可奈何。
他又何尝不想回去呢?即使在草原活了几十年,他仍无法忘记故里。
但他更无法忘记自己当初是为什么来到了这里。当初的自己,在向匈奴投降的那一瞬间,就成为了大汉帝国的弃子。
事已至此,若是回到长安,他只会更瞧不起自己。
李陵不再指望留下不世之功、恩泽百姓,但最后他甚至无法留下忘年之交,更无法留下曾经年轻气盛的自己。
霍光离开不久后,苏武获释归汉。
临行之时,李陵再一次拿着酒肉去找苏武,只不过这一次不是出于单于的命令,而是出于自己的意愿。
“你从此便要扬名天下,而我永远背负着叛徒的骂名。”
酒足饭饱之后,微醺的李陵借着酒气,说出一句半真半假的恭维话。苏武凝视着眼前看似放浪形骸,实则一片乱麻的男人,除了叹气作为回应便无法多言。
送别苏武之后,李陵涕泗磅沱。
再强壮的肉体也会在重击之下奄奄一息,再伟大的灵魂也会在离别之中坠入尘埃。
至此,李陵深知人生无望,便愈发毫无节制的喝酒吃肉,沉迷美色,毁坏自己的身体。不求功与名,但求一死。
终于,公元前74年,李陵撒手人寰,这便有了留在俄罗斯的中国古墓!
或许当初降生于名门望族的李陵,注定就要走上自己父辈的道路,成为一代孤雄。
但一切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如果不是因为征战匈奴时的失策,李陵身为一代战神,并不会落到这步田地。
用今天的话说,李陵的悲剧就像是一场“职场黑案”,这其中包括“上司”汉武帝的冷酷与偏见,充斥着同门的算计,也不乏李陵自身的问题:英勇骁战但恃才傲物。
当年的李广愤懑自杀也是,现在的李陵有家不能回也是。
即使在数百年之后,李陵的名声得到平反,他的后代也得以生活优渥,但当年预见不了未来的他,不可避免的做出了个人的牺牲。
生为孤雄,死为野鬼,李陵干涸的眼里,人生满是凄悲。
历史就像是一个圆圈,往日的美好和荣耀会如期而至,错误和失败也会卷土重来。人类的灵魂谦虚而骄傲。我们师夷长技以制夷,却又一次次掉进同一个陷阱。
或许我们永远无法直视唤作历史的明镜,无法直面镜像背后那深不见底的人性深渊。我们只是天地间的砂砾,任命运如风将我们左右。
但岁月的长河依旧会不语的流淌,用其耀眼的光芒,悄然讲述着星辰的崛起和陨落。
只能说明这片地方在那时候是属于中国的
在俄什么地方?配张地图很难吗?[汗]
俄罗斯不是什么好国家
把领土还回来
霍光和同行者四目相对,而李陵只是淡淡的将二人请出了家门,霍光去匈奴还是李陵回来了汉朝?还是小编编造了历史[得瑟][得瑟][得瑟]
好
可惜了李存孝
俘虏都这等待遇,是不是说明匈奴比汉朝牛逼多了?
李陵诗
李陵是投降呆在匈奴那边的,算是客死异乡吧。照你这分析,司马迁是白白挨了一趟宫刑[笑着哭]。
肯定是项少龙北迁的乌家[笑着哭]
配个倭寇的图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