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28日,刘翠钗怒火冲天的闯入了晋州市人民法院,一举起诉了晋州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副局长高英民、晋州市文物局和河北省文物局。
“他们就这么抢走了爷爷留给我的遗物!”
此时的外头骄阳如火,可比之刘翠钗燎原的心火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个月以后,在五十公里外的正定县初级人民法院,这场传得沸沸扬扬的闹剧揭开了帷幕。
刘翠钗手里的“遗物”究竟什么来头?又为何莫名被收走?最后刘翠钗能将心爱之物夺回来吗?
家传还是盗墓?刘翠钗嘴中“爷爷的遗物”,指的是一个黑色陶钵和一个白色药碾。
刘翠钗
民国时期,刘爷爷是晋县一带有名的赤脚医生。什么陈年老病疑难杂症到了他手里,一个月便有好转。此外,仁厚如他也没少给邻里帮忙。
受到刘爷爷照顾的邻里,自然也会想着投其所好。
刘爷爷素来喜欢把玩古董。某日去邻居家串门,一眼就瞅着了架子上的黑陶钵和白药碾。瞅着瞅着,心里竟生出几分喜欢,愣是不愿放手。
乡亲见状,想着这也不是什么心头挂念的稀罕物,便做了个顺水人情,低价把两个宝贝卖给了他。
时光荏苒,刘爷爷也从妙手回春的医生变成了病床上的枯骨。临走之前,他看着趴在身边哭泣的乖孙女,心中满是不舍:
“我最疼的乖孙啊,我怕是撑不住几个时日了。爷爷最欢喜的黑陶钵和白药碾都是古时候传下来的,就交给你保管了,一定好好珍惜啊!”
刘翠钗在很小的时候就没了爷爷,老人走之前扔下的一句话,年幼的她也一知半解。然而不知缘故,她突地就想起这两件爷爷的心头好了。
刘翠钗
她回想起爷爷的忠告,也好奇陶钵和药碾究竟是什么好东西,能让爷爷临走之前都魂不守舍。
于是1983年11月11日傍晚,她匆匆忙忙,在夜色之前赶到了晋县文物管理局,一到门口就说自己这有稀罕宝贝,要见局长。
副局长高英爱慈眉善目,正准备下班的他接到门卫传来的消息:门口有个妇女说自己带着古董,想要所里帮忙鉴定一下。
于是高英爱把刘翠钗叫进了办公室。他看着面前这个灰头土脸的女青年,心中不禁怀疑自己被骗了,毕竟穷乡僻壤里坏心眼可比文物多。
但很快他就被女同志怀里的东西夺去了注意力:一黑一白两个家伙亮着透过时间的温润光泽,散发着不属于乡土间的贵重。
览物无数的高英爱断定这是稀世珍宝。
正如他所预料,经专业人员的判断之后,发现这白药碾分明就是唐朝传下来的,而黑陶钵则来自于更遥远的春秋战国!
这下还得了!高英爱属实是低估了,没想到相貌平平的农村妇女手中,居然有古董真迹。惊讶之余,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
他缓缓地给自己的茶杯倒满水,转过身对刘翠钗摆出一个温和的笑容:“这位小同志,这两件古董看起来极有可能是古代的文物,但鉴定需要一定时间,你过两天再来拿吧。这样,我给你开个纸条作为凭据,你到时候就拿着这个来找我。”
“这就是说爷爷留下的东西真的是古董!”单纯的刘翠钗哪知道高英爱背地里打的什么算盘,她早已被巨大的兴奋感淹没了。
刘翠钗兴高采烈的蹦跶回家等着好消息,结果高英爱前脚刚把人送走,后脚就将两件文物上交给了晋州文物管理局。
12月10号,正在家里干活的刘翠钗没有等来心爱的古董,反而是晋州市文物管理局传出的公报先到了她手里。
这篇叫做《共青团晋县委员会关于表扬刘翠钗同志的通报》的文件,大肆赞扬了刘翠钗“大公无私”的行为,她被描述成一位具有奉献主义精神,主动上交文物的优秀青年,一时间成了全县羡慕的对象。
刘翠钗一头雾水:自己的东西,莫名其妙就被“上交给国家”了?
600元,对于当时每个月仅领50元工资的刘翠钗说,无疑是一笔巨款。在父老乡亲看来,刘翠钗从没有文化的农村女青年摇身一变成为了晋县文物爱好者协会会员。
然而光环加持之下,刘翠钗并不开心,甚至很生气:自己明明只是拜托文物局帮忙鉴定遗物,凭什么话都不说一声就私自上交了?
刘翠钗
肯定都是那个叫高英爱的副所长在搞鬼!
不服气的刘翠钗很快就找上了门,要找高英爱讨个说法。一开始,高英爱还摆出好脸色,故作专业的告诉她“你这两件稀罕物算是出土的文物,按道理是要交给国家的。”
“你少来这套,凭什么没经过我的允许就把东西交上去了!把爷爷的遗物还给我!”面对刘翠钗的再三逼问,高英爱脸上笑容逐渐挂不住了。
最后他索性黑了脸:“你不要不知好歹,正是因为这两个宝贝你才能进文物委员会,才能拿到这么多钱!没有我们你还是那个没有文化,只能洗衣做饭的农村妇女!”
“我不在乎这些!我一定会把它们要回来的!”刘翠钗气愤的离开了。
但她并不是省油的灯,后来更是直接找到了石家庄市文物管理局,为自己讨回公道。可是官方的回应却是:所收到的文物来自晋县文物管理局,并不能证明是刘翠钗捐赠的。
垂头丧气走出管理局大门的刘翠钗并没有意识到,这不会是她最后一次吃闭门羹。如此往返重复,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间,刘翠钗不时的就会在各级文物机构之间奔走,但次次碰壁。
爷爷的遗物无疑是珍贵的,但自己的权利更是无价的。眼见着和平商讨并不能解决问题,2003年10月26日,怒不可遏的刘翠钗走入了晋州市人民法院,起诉了高英爱和晋州市文物管理局。
铩羽而归刘翠钗并没有提出过多的要求,她此行愿望只有三:
刘翠钗
一、文物能够如约归还
二、高英爱赔偿自己人民币3000元
三、诉讼费由高英爱和晋州文物管理局出
这个案子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人都没料到小小的晋县居然能挖出稀世珍宝,于是都想来凑个热闹。
不过,在听闻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大家都不分青红皂白地觉得刘翠钗只不过是一个爱闹事的农村妇女,想要从管理局那儿讨钱罢了。
刘翠钗
面对法官的询问,刘翠钗实在憋不住这几十年的委屈,将自己的经历一一道来。
但没想到高英爱面对法庭上的交锋,面无惧色,并讲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刘翠钗嘴里“爷爷的遗物”并不是属于刘家的财产,而是他们从唐代墓葬里挖出来的!
原来,在刘翠钗找高英爱鉴定古董的前一天,刘家后面出土了一座唐朝墓葬,里面共出土了六件文物。
高英爱说道,自己在拿到陶钵和药碾的时候就发现了不对劲:文物上沾着的黄白色的土沁。所谓土沁,是文物长期置于地下空间,墓室中的灰尘和剥落的墙壁等覆盖在文物上,久而久之形成的产物。
即使是家传的古董,也和出土的文物有所区别,所以有理由怀疑这两件古董并不是家传的,而是古墓里挖出来的!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特地拜访了刘家。当被问到自家的文物哪儿来的脑袋?一根筋的刘父想都不想,就说是从家后面的墓葬里挖出来的。
原来,1983年11月10日,刘小弟找到了一处看似年代久远的坟墓,并挖出了几件精美的陶器。刘父看见他拿回来的玩意儿,便觉得不对劲,跑去墓地一看,这竟然来自于最近刚出土的唐代墓葬!
高英爱说完,做出一副痛惜的样子:明明自己想要帮刘家瞒下盗墓之罪的,对刘翠钗也尽可能的照顾,可没想到这丫头不领情!
面对高英爱的说辞,刘翠钗气的浑身发抖,却也再挤不出一个字来:明明真相不是这样的,可自己根本没有办法证明!
刘翠钗
2005年2月2日,晋州市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两件文物已确定出自于唐代墓葬,且原告刘翠钗无法证明两件文物为自家财产,应当上交至国家,故驳回刘翠钗的上诉。她再一次败下阵来。
庭审结果一传出,刘翠钗不仅要面对失去爷爷遗物的悲痛,还要背负着自己的形象一落千丈,被大家疏远的无端之痛。
但是面对高高在上的高英爱和晋县文物管理局,她并没有就此屈服。被逼到墙角的她,在家里四处翻找对自己有用的材料,有空就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仿佛远在天国的爷爷听见了孙女在人间经历的苦痛,刘翠钗在一次打扫家里时翻找到一张泛黄的文件。
正是这份文件,彻底逆转了局面。
真相大白毫不气馁的刘翠钗,在同年6月28日,一次性起诉了晋县文物保管所,晋州市文物管理局和河北省文物管理局。
哪有人一次性起诉省市县所有机构的,这个女人真的是疯了!人们对此议论纷纷,并坐等看着刘翠钗在法庭上当众出丑。
不过,刘翠钗这次明显是有备而来。为了对付高英爱,她特地回去恶补了不少法律相关的功课。
转眼就到了两人第二次交锋,高英爱依旧拿出那种目中无人的姿态和自以为是的说辞。但是刘翠钗只是默不作声,然后便拿出了难以撼动的铁证:爷爷当年的古董购买证书!
经相关部门鉴定,这份民国12年的古董证书是真的。这就说明,黑陶钵和白药碾确实是爷爷的所有物,也确实为当今的刘翠钗所有!
高英爱自然乱了阵脚,忙问在场的刘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当时也没说是哪件古董啊!我以为你说墓葬里的那些啊!”刘父一脸委屈,他也没想到一时口快竟然给自己女儿添了这么大麻烦。
好在面对证据确凿,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由于没有充足证据说明两件古董是出自于古代墓葬的文物,晋州文物局将文物擅自上交给国家的行为无效。
就在全社会都以为案件以刘翠钗夺回古董作为结局,然而双方都注意到了一个盲点:法院根本没判古董归谁!
这一宣判不要紧,两件货真价实的古董顿时就没了主。一下子刘翠钗和文物管理局两边都不高兴了,一边是为了夺回爷爷的遗物,一边是想要私吞价值连城的宝物,于是两边纷纷上诉。
刘翠钗
中级法院看见他们争执不下的样子,也是伤透了脑筋,于是撤销了判决,将案件发回正定县法院重审。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审理,案件早已真相大白。2008年6月18日,正定县法院再次作出判决:晋州市文物局在60日内将黑陶钵和白石药碾归还给刘翠钗,诉讼费用由被告各方承担。
晋州市文物管理局哪就这么心甘情愿的将宝物拱手相让呢?2012年他们再次提出上诉,然而只是无力回天。
同年的5月4号,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决定维持原判:黑陶钵和白药碾为刘翠钗所有。
这次,刘翠钗终于夺回了爷爷的遗物,更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公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被问及为什么时隔二十年才上诉时,刘翠钗表示自己只是一介草民,根本不懂法,不敢指望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公道:
“我连警察都没见过几回,更别提什么法庭了。别人都觉得我是为了钱才来的,但根本不是这样。”
在我国农村,大多数人由于很早就辍学了,根本不懂法,以至于自己很多时候被人欺压都没有门路去为自己讨公道。这就是为什么国家将教育作为兴国要诀,坚持要普及基础教育。
尽管我们的人生有各种各样的选择,但我们都共同面对着一个鱼龙混杂的社会。在谈个人发展之前,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更要学会在遇到不公正对待时为自己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