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包拯什么样子,三口铡刀、尚方宝剑纯属子虚乌有

小卒话史 2024-06-27 14:43:51

文|小卒话史

开封有个包青天

铁面无私辨忠奸

江湖豪杰来相助

王朝和马汉在身边

……

90年代初,一部《包青天》火遍两岸三地。剧中的大忠臣包拯,刚直不阿、惩恶扬善,他夜审阴日审阳,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一帮忠心耿耿的属下,心甘情愿为他鞍前马后,更得到了江湖人士有“御猫”美称的南侠展昭的归附。不过,这部剧最吸引人的不光是那些精彩的打斗情节,包拯那忠义为国、铁面无私的情怀与品格更让人动容。

包拯又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包黑子”,相传包拯肤色较黑,最主要的是他不苟言笑,铁面无私不近人情,所以才有了这么个称呼。

在我们的印象中,开封府大门一开,只见大堂之上,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人分列两边,左右还分别站着主簿师爷公孙策、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展昭。写有明镜高悬的鎏金牌匾熠熠生辉,下面坐着的正是老百姓为之称道的包青天,而他手里的尚方宝剑,更显威风。还有那府里的龙头铡、虎头铡和狗头铡三口铡刀,都是皇帝御赐之物,凡有贪赃枉法者,三口铡刀都可先斩后奏,威严森森。

真实的包拯是不是这样呢?不是。

首先说王马张赵四人,在历史上没有哪一本正经史书有他们的记载,尚方宝剑也从来没有落到包拯手里,甚至说包拯根本就不黑,眉间的月牙痕也不存在,铡陈世美一案更是杜撰。

既然都没有这些事,那么包拯的名气为什么从宋朝一直流传至今,而且都把他当成不二忠臣,当成贪官污吏的克星?

包拯不是黑脸,相反,他长得白白净净,个头也不像荧幕上出现的那样高大,如果拿尺子量,一米五够呛。之所以给包拯赋予一张“黑脸”,是因为包拯是开封府尹。要知道,开封可是宋朝首都,是天子脚下,开封府尹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长。不过那时候的开封府尹比今天的北京市长权力可大多了,公检法等大权都攥在他一人手里。

在开封地界,除了包拯,之前还有几位好官。如赵扩(非“纸上谈兵”的赵括),他是包拯的前任。赵扩此人长得黑,但正直清廉,处处为民着想。在任十多年间,为民做主,对于他的称赞有口皆碑,后来老百姓送赵扩四个大字:铁面御史。从此“赵黑子”这个绰号就被百姓挂在嘴边。

此人不比后来的包拯名气大,但两人的共同点都是刚直不阿,两袖清风,铁面无私。白面显得斯文,而黑脸就似乎不近人情,所以大家就把这二人经常融合在一起,而且还把赵扩办理的那些案子,都挪到了包拯身上,再把赵扩的一些特征迁移到包拯身上,一来二去,那些民间文学创作者就把两人捆绑到一起,包拯也就成了“包黑子”。

包拯眉间的月牙又是怎么来的呢?民间流传着几种传说。一种说是包拯小时候淘气,脸被马踩了一下,马蹄的形状正像月牙。这种说法不靠谱,一个孩子如果被马匹踩着头了,不只会留下那么点伤。还有种说法,说包拯小时候由哥嫂带大,哥嫂嫌他太淘气,所以给他胖揍一顿,结果包拯负气跑了,这一跑不要紧,摔倒时脑门刚刚磕到水井沿上,磕出来一个“月牙儿”。其实这些都是民间传说。

包拯不是他哥嫂带大的。包拯的父亲叫包令仪,母亲是张氏,包拯30多岁时,两位老人依然健在。包公确实有哥哥,而且还有两个,可他这两个哥哥都死在包拯前面,死得比较早。

包拯从不拍须溜马,在金銮殿他智斗馋臣,甚至敢跟皇帝讨价还价。最终他的形象在民间被立起来,并把他“神化”,说他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他不仅能判阳间的案子,阴间的不平事他也能管,日断阳夜断阴由此而来。

过去百姓期盼父母官断案能像大堂牌匾上写的那样“明镜高悬”,替百姓做主,并洞察一切民间事物,所以,经过民间各种传言加工,包拯这个“异人”形象就诞生了,符合他气质和身份的那个月牙,就“长”在了他的脑门。历史上名人异相的有很多,项羽重瞳,刘备手长过膝,白眉马良,王安石牛目虎头,视物如射等等。总之是民间的一种美化、神化。

包拯一生断案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割牛舌案”、“匿金案”和“真假太子案”。有人说“铡美案”也是一桩经典案例。

驸马爷近前看端详

上写着秦香莲她三十二岁

状告当朝驸马郎

欺君王藐皇上

悔婚男儿招东床

将状纸押至在了爷的大堂上

咬紧了牙关你为哪桩

……

可历史上并没有陈世美此人,更不存在包公用龙头铡去铡那个“负心人”。三口铡刀大家都很熟悉,狗头铡是铡那些犯了死罪的百姓,虎头铡专铡朝廷命官,而龙头铡则是杀那些皇亲国戚的。其实这都没有历史依据,就封建王朝那些制度而言,这都是不切实际的讹传。

若铡刀铡普通百姓或者是贪官污吏可以,皇亲国戚你根本动不了。在历史上,如果说皇亲国戚被斩了,那肯定是带有许多政治目的的,也是皇帝钦允的。没有哪个朝代的法律能亲民到与庶民同罪的程度。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皇帝言出法随,是权威的象征,他在量刑死罪时,不可能刀刃向内。所以,“龙头铡”象征着百姓的美好愿望,即便皇家人真的犯了死罪,也断不可能死于龙头铡之下。但总有一些朝廷命官给老百姓灌迷魂汤,说皇家法律如何公平公正,其实那都是谎言。三口铡刀根本不存在。

至于陈世美确实有个原型与之对应,他叫陈熟美。

陈熟美也叫陈良谷(谷物熟了才美),并非宋朝人,而是清朝时期的一个清官,当然也不是驸马爷。

陈熟美的妻子叫秦馨莲,两人相敬如宾,直至白头到老。所以,北宋的包青天铡了清朝官员,这就是纯粹的“移花接木”。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陈熟美是个清官,在朝堂上得罪不少人,因一个不小心也得罪了一个书生。这个知识分子一气之下就开始编起了故事,就把这个陈熟美给“送”到宋朝去了,并且给他编了一段陈世美抛妻弃子的故事,最终因各种罪名死于包拯的龙头铡口。就这样,陈世美就成了“负心汉”的代名词,一直让人唾弃至今。很明显,陈熟美被糟践了名声。

还有我们熟知的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的特权,可斩昏君、可诛佞人。尚方宝剑始于汉,兴于元,亡于清。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前汉书》

尚方宝剑雏形是斩马剑,用来斩马的。一开始尚方宝剑的权力很小,而且不止一把,不是稀罕物,皇帝有时候会配发给很多大臣,直到元朝时,尚方宝剑才被赋予特权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象征着皇权的尚方宝剑,到后来就不是随随便便就发给大臣了。除非像皇帝派出的钦差大臣、特使,允许这些特殊官员先斩后奏。包拯本质上就是开封的父母官,皇帝怎么会轻易把尚方宝剑长期搁在他手里。有人质疑,没有了这些“硬货”,包拯的意见皇帝如何睬信?

用今天的话说,包拯是软磨硬泡。对于自己查实的犯人,尤其是那些要员,包拯会一天一折,为达目的不怕折腾,愿意跟皇帝打口水仗。

很多人不解,清官不止包拯一个,为什么宋仁宗对包拯如此大度?其实宋仁宗时期,北宋气象已然颓萎,各方百姓忍受不了这样的腐朽政权,开始纷纷揭竿而起。宋仁宗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就把包拯这个清官给立起来,让百姓看到北宋王庭并非贪官污吏横行。树立包拯这个典型,彰显自己虚怀若谷、礼贤下士,让百姓冤情有处伸。

宋仁宗也在告诉老百姓,朝廷干的是正事是大事,大家要对朝廷充满希望。这是皇帝极力掩盖北宋朝廷羸弱的事实,虽然这项安民措施有一定实效,但仅凭包拯一己之力却难为。本质上来看,包拯就是统治者手里的工具。唐朝唐太宗重用魏征,后来明朝嘉靖帝不敢动海瑞,如出一辙。

包拯为官一任有自己的高尚品格。他结婚早,他的夫人董氏贤良淑德。包拯第一个夫人李氏因病早卒,董氏是他的第二个妻子。“包拯官帽加三尺”这个典故就是从董氏这来的。包拯递奏折频繁,因他个子不高,当自己的第一道折子上奏完之后,挡在包拯前面的大臣赶紧递上自己的奏折,根本不给包拯说那些“臣还有本,臣再有本”的机会,因为包拯的折子太多,其他大臣一是忌惮,二是烦他这样乐此不疲地上折子。

每次都有大臣挡他前面,包拯回到家里挺郁闷,他知道这都是那些同僚在故意整他。他跟夫人诉苦,妻子听了会心一笑,说有办法解决。董氏想了个妙招,她把包拯的鞋底加厚,官帽两边各阔一尺半,一共加出三尺来,再把官帽两边放个小铁片,谁挡着你就拨弄帽子上的长翅膀(展脚幞头)扇他们。

再上朝时,那些故意整事的官员果然尝到了苦头,暗自佩服包拯有招儿。宋仁宗看了之后很疑惑,问包拯怎么回事,乱改朝廷官服。包拯早有预料,他心里在跟皇帝对赌。他说自己个子矮,别人总挡着自己,要继续奏本还得使劲往前挤,所以官靴垫高,官帽加宽。事后大家都知道,原来这个办法都出自于贤内助的“原创”,纷纷钦佩起来。

关于董氏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她喜欢跟包拯对着干,包拯临终前对妻子发表感慨,想快点投胎托生,再来人间时,还要杀尽天下坏人。

包拯心里突然想起,有个晚上他做了个梦,菩萨告诉他,说他死后棺材里的枕头什么时候烂了,方可投胎转世。

想到自己死后肯定是妻子给入殓,又知道她的脾气,所以包拯就把梦里菩萨对他说的话反着讲。于是跟妻子商量,自己就乐意睡硬枕头,自己死后请把棺材里放石枕。董氏心想,一辈子跟丈夫拧着来,人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一次我就答应他一回吧。

这一下可把包拯给整蒙了,心想这石枕头得什么时候烂啊?不过在董氏心里却想着,两人的爱情一定是海枯石烂。就这样,包拯一直没有“脱胎转世”,所以元明清乃至到民国时期,社会一直动荡不安,贪官污吏横行。

(图片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阅读:33
评论列表
  • 2024-07-19 10:06

    一个小小京城负责人,能有多大能耐,有能力应该去脖子旁边的地方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