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诸葛亮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谋士,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是杜甫和岳飞等名人心目中的英雄。在民间,诸葛亮常被人与明代的刘伯温相比,据说两个人都是天资聪颖,擅长各种术法。但在《宣室志》中,则把诸葛亮和唐朝韦皋相提并论,认为他就是诸葛亮的化身。
韦皋镇守川蜀二十一年,为大唐的西南边疆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点与诸葛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此外,韦皋还和当时有名的才女薛涛有过一段暧昧关系,并有不少趣闻流传。
韦皋,唐天宝四年出生于京兆府其出身于著名的“九大公房”的东眷郿城公房,在其家族中排名二十三。按照《宣室志》上的说法,韦皋出生后,韦家设宴款待,忽然来了一位相貌狰狞的西方和尚,对韦皋道:“好久不见,你没事吧?”
说也奇怪,当胡僧说完,韦皋居然微微一笑,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在韦皋父亲韦贲的再三询问下,胡僧才说:“这孩子是诸葛武侯的后人。”也正因如此,韦皋的表字为“城武”,这个名字的由来,取自诸葛亮的“武侯”。但这些都是虚构的,并不一定是真的。
话说回来,唐代宗末年,韦皋被派往华州,后来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唐德宗建中四年,京师长安被攻陷,唐德宗仓惶逃亡。关键时刻,韦皋谢绝了反贼的邀请,主动整编军队抵抗反贼,表现出非凡的才干和忠心。
所以唐德宗立刻任命韦皋为御史大夫,陇州刺史,并专门组建了一只奉义军,以节度使的身份任职。在韦皋的不懈努力下,第二年唐德宗才得以重返长安,他也因此得到了升迁,成为了左金吾卫大将军。贞元元年,时任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的成都尹张延赏被招入宫中,由韦皋接任,赴蜀。
韦皋在蜀地统治时期,不但不体恤民情,也不实行仁政,而且还增加了税收。但韦皋并非自己私墨,其中有一部进献于唐德宗,以博得唐德宗的器重;另外一部分则是奖励给了他手下的战士,甚至连他手下战士的喜事和丧事,都是由军队提供。
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蜀人虽然被韦皋的税收所压榨,但他们既钦佩韦皋的智慧,又对他充满敬畏之心,所以并没有过多地埋怨韦皋,而是将韦皋画成一幅图画,奉为土地之神,供人祭祀。而在朝堂上,虽然有很多人对韦皋指手画脚,但是唐德宗却是得到
了蜀地送来的巨额赋税,对此很是满意,根本就没有要找人取代韦皋的意思。由此可见,韦皋是个懂得做人的人,知道什么人能得罪,什么人该去巴结。
韦皋在蜀地受人尊敬,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曾平息过许多地方的战乱,也曾屡次打败过吐蕃。韦皋当官时,对内以厚德载物,深得军队拥戴;与东蛮、南诏交好,共御吐蕃。
韦皋的才干除了军政外,更多地表现在他的文采上,他的诗歌有三首,入选《全唐诗》,《全唐文》共收其十余篇。他在写诗之余,也爱与有才华的女子薛涛交往。薛涛之父本来是京城里当差的,却因为得罪了贵人,被流放到了蜀地,不久之后就因为一场大病去世了。不得已,薛涛只能在十六岁的时候进了琴坊,做了一名歌妓。
韦皋入蜀之后,很是钦佩薛涛的才能,所以时常让她参加各种酒宴,最后更是向朝堂上奏,要求将薛涛封为校书郎。虽然没有能够如愿以偿,但是也足以说明韦皋对薛涛的看重。奈何薛涛性格豪爽,激怒了韦皋,被贬到了松州。薛涛在边境小镇上作了一首《十离诗》,最终感动了韦皋,才被调回了成都。
很多人都不清楚,韦皋曾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资助乐山大佛的建设,使这座中国最大的石窟石雕终于在贞元19年完成。不过,就在佛像建成两年以后,韦皋就病逝了,终年6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