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中美“不再贸易往来”,中国能撑多久?老外的回复“真相”了

周流群 2023-10-20 18:59:40

自2018年以来,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间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关税争端,对双方乃至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不确定性。虽然2020年1月双方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和美国大选的临近,两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并没有缓和,反而呈现出加剧和扩散的趋势。

如今有人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如果中美“不再贸易往来”,中国能撑多久?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逻辑和意义。它不仅考验着我们对中美贸易关系的理解和判断,也考验着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前景。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呢?

一、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赖有多大?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国对美国货物进出口总值为4.0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5866亿美元),同比增长8.8%。其中出口2.89万亿元(约合4173亿美元),增长7.9%;

进口1.17万亿元(约合1693亿美元),增长10.8%;顺差1.72万亿元(约合2480亿美元),收窄6.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尽管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额仍然保持了增长,并且维持了较大的顺差。

二、中国会面临哪些挑战?

如果中美“不再贸易往来”,也就是说,两国之间的货物流通完全中断,那么中国会面临哪些挑战呢?首先中国的出口会受到重创。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6.1%。如果中美“不再贸易往来”,那么中国将失去这一巨大的市场需求,对中国的出口产业和就业造成严重影响。

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如果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导致两国之间的关税水平提高到25%,那么中国的出口将下降6.5%,GDP将下降1.3%。其次中国的产业链会受到冲击。中美之间的贸易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深度融入了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报告,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中间产品占比为43%,而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中间产品占比为56%。这意味着,如果中美“不再贸易往来”,那么中国将失去一些关键的原材料、零部件和技术,影响中国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竞争力。

三、中国有哪些应对措施和优势?

面对中美贸易战带来的挑战,中国并非没有应对措施和优势。中国可以扩大内需,增强内生动力。中国有着近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60%以上的城镇化率、8000多万市场主体等庞大的内需潜力。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投入,稳定总需求和物价水平;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一体化;通过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中国可以在中美贸易战中保持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研发投入、最多的科技人才、最广泛的创新主体、最活跃的创新活动等巨大的创新优势。通过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创新创业;通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更多的原创产品和品牌,中国可以在中美贸易战中提升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结语

如果中美“不再贸易往来”,中国虽然会面临一些挑战,但也有足够的应对措施和优势,可以在中美贸易战中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而对于美国来说也不会有任何好处,反而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和影响力。因为在全球化时代,中美两国之间已经形成了紧密而复杂的利益共同体,任何一方想要单方面脱钩或者割裂都是不现实也不可行的。

我们应该摒弃这种零和思维和对抗心态,而应该秉持合作共赢和互利互惠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福祉。那么问题来了:在当前的形势下,中美两国如何才能重回合作共赢的正道呢?

91 阅读:67669
评论列表
  • 2023-10-22 13:08

    中美脱钩对老美影响更大!怕他什么?别想拿这一条威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