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他如此厉害,为何失败?只因做错三件事

尚书台官方号 2024-10-21 15:09:29

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在歌颂人中豪杰的时候,都不无感慨地写道,“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说到项羽,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举鼎英雄”,他是“西楚霸王”,他跟刘邦的楚汉之争,原本也是占据绝对优势,但却最终垓下被围、自刎乌江。

也许有人会问,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即便兵败乌江,只要他退回江东,完全有能力东山再起,为什么就“英雄气短”了呢?唐代诗人杜牧曾感叹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为什么就非得自刎乌江呢?这个竟成千古未解之谜。

对于项羽在后世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其实也是挺不错的。清代女作家李晚芳曾这样评价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那么,这么神勇的霸主,明明可以获得最终胜利,为什么却被刘邦以少胜多,最终铩羽而归?其实细细分析,项羽做错了三件大事。

一、毁秦王宫

如果没有项羽的“破釜沉舟”,在巨鹿之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就算刘邦有三头六臂,也是无能为力。项羽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后,刘邦却攻破咸阳。按照当初楚怀王熊心“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那么,刘邦自然是要封王的。然而,项羽与秦军拼死作战,刘邦却悄悄地摘取胜利果实,项羽的确气愤。

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刘邦攻破咸阳后,却对秦王宫秋毫无犯,对父老乡亲也约法三章。然而,项羽进入咸阳之后,却是弑杀秦王子婴,火烧秦王宫。这样一来,项羽的举动和刘邦的举动高下立见,这为项羽最终失败埋下了伏笔。

二、错封诸侯

刘邦和项羽原本都是楚怀王熊心旗下将领,按照当初的约定是,谁先入定关中,就封谁为王,结果刘邦先入定关中。但项羽却觉得,灭秦的功劳簿上,项羽应当排第一,所以,觉得就这样承认刘邦,太便宜刘邦了。于是项羽尊楚怀王熊心为义帝,自立为西楚霸王,默认刘邦为汉王(但实际却封到了巴蜀),除此之外,还分封十八路诸侯王。

项羽的分封是一个严重的失误,秦始皇建立大秦王朝以来,已经以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而项羽却在这个时候实行分封,其实就是在开倒车,这是其一;错封和失封让项羽的分封最终分崩离析。当然,基于当时项羽的处境,先分封对当时的环境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分封中的错封和失封,让项羽一败涂地。

先来说说错封。将原本应该封为关中王的刘邦改封巴蜀,是项羽最大的失误。除此之外,项羽将秦朝三个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都封王,这三个人除了章邯能打之外,其余两个却不怎么样,而且让他们三个“秦人治秦”也是决策失误,最终楚汉之争只有章邯抵抗,另外两个不战而降。再来说说失封,齐地的田荣就是该封却未封,正是因为田荣,在他的鼓动下,刘邦、彭越、陈馀也举起反对项羽的旗号,这让项羽“四面受敌”。

三、放过刘邦

但要说,项羽从起兵反秦以来,做的最大的失误就是屡次放过刘邦。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他的实力实际上要远胜于张良,然而项羽虽然重情重义,但却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这样导致范增很多谋略没有得到项羽的采纳,尤其是鸿门宴上放过刘邦,又加上后来项羽又把汉中封给了刘邦,还有后面刘邦兵败彭城后答应与刘邦议和。

人们常说,事不过三,项羽对于刘邦这个终极对手,他却连续放过了三次(实际上还不止三次)。正是由于项羽三次放过刘邦,这让刘邦以后有资格跟项羽叫板留下了“导火索”。项羽放过了刘邦三次,但是最后项羽垓下被围,刘邦却一次也不放过项羽。有道是,“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项羽的妇人之仁,终究让自己一败涂地、自食恶果。

综上所述,项羽虽然“力拔山兮气盖世”,其威武神勇不可一世,但最终却兵败乌江。原本,项羽如果退守江东,未来鹿死谁手还不得而知。然而,项羽英雄一世,从反秦开局,到最后兵败乌江,他的一生何曾有过如此惨败?所以,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不肯过江东”。从项羽一生的核心事迹来剖析,曾经的霸王,后来的败将,只因做错了毁秦王宫、错封诸侯、放过刘邦这三件大事。

【本图文由“尚书台”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翻拍】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