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青山区率先启动城市更新项目百年老街化身钢铁时代情景街区

湖北日报视频 2025-02-17 07:41:27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余瑾毅 通讯员 魏涵玉 毕可

老街小巷是一座城市的“毛细血管”,它蕴含着人间烟火,也承载着城市历史。2月15日,武汉市百年老街青山正街改造后亮相,举办“钢火淬新·青春正燃”城市更新艺术展演。观众们在炼钢高炉下,在红房子前,在“打铁花”的火花映照下,沉浸式观展,仿佛回到挺起共和国的“工业脊梁”的奋进年代。

青山正街位于青山古镇核心,是武汉率先启动的城市更新项目,也是武汉市首个工业遗产艺术化再生示范项目。据悉,青山正街一期将于5月正式开街,二期将于今年启动改造。

老居民盼改造,也盼留住老街的味儿

青山古镇北临长江,与天兴洲隔江相望。东至武钢码头,南与工人村路、二十一号公路等相邻,是青山区的发源地。宋、元、明、清时期,青山镇凭借沿江码头,成为一方农产品和日用品的集散地,至清代走向鼎盛。镇内一条长200余米宽5米的正街,汇集了铁铺、布铺、中药铺、油坊等各行各业。伴随武钢的建设,不少武钢工人生活于此,正街散布着厂房、商铺、棚户区,在时间流逝中日渐陈旧。

“城市越变越好,我们盼老街改造,可是又怕改得面貌全非,没了老街的味儿!”在此居住了65年的居民张明祥几年前搬离老街,仍不时回来看看。

2023年,青山古镇更新实施方案在武汉市率先获批,青山区与汉青文化产业集团合作,先行打造青山正街为新文旅聚集区作为示范项目。

汉青文化产业集团打造的文旅项目遍布四川、新疆、贵州、山东等地。初入青山,该集团感叹青山“文旅底子薄”,但独特的资源犹如沧海遗珠,令其欣喜。“工业遗存多、武钢的故事丰富,可塑性很强。”湖北汉青文化科技公司总经理唐衡说。

“打铁花”再现新中国首炉钢水迸溅

200多米的街道上,风雨侵蚀的墙体、斑驳破旧的居民楼、锈蚀的高炉铁塔,在设计方看来,不是城市的“疮疤”,而是城市的“根与魂”,在改造中尽量保留,成为展演的舞台。

当晚,非遗文化表演“打铁花”,在现代光影技术交融下,再现新中国首炉钢水迸溅的历史瞬间;高空杂技《弯弯的月亮》,在高炉遗迹改造的演艺塔架上进行;演员们身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服装从老房子中出场,在“职工汇演”中让观众穿越至半个多世纪前。

看着老街变了样,张明祥感叹万千:“我很满意!我很思念老街,现在这里整洁精致,留下了我们的生活痕迹。”

“通过演艺+艺术+商业三轮驱动,让老街成为创新旧改空间、多元演艺文化体验秀场。”湖北汉青负责人刘瑶介绍,正街将建成1座工人俱乐部,上演独特剧目。街区中的N个演艺点串联起新中国工业情境街区,12位知名艺术家创作的公共艺术品,则串联起青山记忆。正式开放后,青山正街将成为一个还原武汉20世纪60年代的生活情景和新中国钢铁时代的情境街区、新中国工业时代文化传承与展示地。

据悉,该区还将把“武汉剪纸”“工业版画”等非遗资源引入正街设置“非遗展区”,并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丰富古镇文化内涵。

“工业老大哥”文旅领域“上大分”

从水天一色的青山江滩、人声鼎沸美食飘香的恩施街、历史悠久的武钢一号高炉工业遗址公园,再到被网友盛赞的“最美赛道”青山半程马拉松江滩赛道,以及速度与激情迸发的2024世界沙滩排球职业巡回赛(武汉青山站),近年来,武汉市的“工业老大哥”青山区接连在文旅领域“上大分”,在山水风景、特色美食、历史文化上花式整活,收获市民、网友一片赞。

青山区表示,抢抓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围绕市民游客多元化体验需求,将全领域推动文化、旅游、体育、商业等服务业发展,将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青山区优势产业。

未来,该区将深入挖掘文旅资源潜能和工业遗产,串联武钢文化旅游区、青山江滩音乐文化公园、张公山寨景区、恩施街等,整合区内重点资源,打造工业文化游、亲水生态游、潮玩休闲游三大特色旅游产品体系。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1 阅读: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