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汤煜东)20年前,一场意外让11岁的梁晓玲成为肢体三级残疾人,自卑与孤独一度成为她生活的底色。如今,这位身体半边偏瘫的女性,已成为年产值超2000万元的来凤县志家不锈钢有限公司创始人,更以“恩施州爱心助残就业创业企业”荣誉获得者的身份,成为残障群体逆袭的标杆。
“义乌的订单,8万块钱那个,4月底要交货,你看什么时候要?”“大概是一货柜那个货,你把单子拿给他对接下,算一算,看看还有多少资金还没打进来,我来修改下。”在位于来凤县绿水镇的一家不锈钢加工厂中,梁晓玲正在与丈夫罗志家核算一笔来自浙江义乌的订单,这批货物将从义乌的港口出口至印度新德里市。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梁晓玲告诉记者,像这样的订单,工厂每个月都要接上十几单,多则上百万元,少则也有几万元。她们的货物远销海外,在非洲、东南亚等国很受欢迎,营收现在一年也接近千万。

创业之初,梁晓玲和丈夫罗志家敏锐把握返乡创业政策机遇,主动对接当地政府部门及县残联寻求支持。
“因为我们经常在外面,我本身也是个残疾人,想做点事。他是从小做这个的,熟悉这个。向政府申请,给我们贷款差不多30万,给我们用于缓解资金困难问题。招员工的话也是绿水政府为我们企业发布招聘公告,发动一些辖区村社区来进行招工宣传。”由于身体残疾,梁晓玲无法像常人那样四处奔波,时至今日,依旧只能靠着丈夫罗志家一人在外奔波机器采购、客户对接等事宜。
“他一个人在外面跑,跑市场、买机器,一个月大概也要出去2.3次。一次出去大概最长时间也有十几天,我基本上都是在家负责账面上的工作。”凭借这种“女主内、男主外”的分工模式,丈夫罗志家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很快为工厂打开了销路,而梁晓玲则用女性特有的细致和耐心,打造出了一支高效的生产团队。
从最初只有5名员工的小作坊,到如今拥有各种机器设备50余台、3000平的加工厂房、25名员工的生产企业,志家不锈钢有限公司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创新工艺,迅速打开海外市场。至2024年,企业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产品远销非洲、东南亚等地。其中抗菌不锈钢厨具系列更成为东南亚市场的明星产品。

“我今年最少要冲到3000万以上,因为今年我们的产品量已经铺开了。整个外国,我们是出口的,所有外国,非洲、印度、阿拉伯都是用的我的产品。这个月出差又加了三台设备。”梁晓玲的丈夫罗志家向记者透露。
事业的成功,不仅为梁晓玲带来了荣誉和财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公司成为了残疾人就业的新平台。梁晓玲深知残疾人在就业市场上的不易,因此她积极吸纳残疾人加入公司,为她们提供工作机会和技能培训。目前,在她的带领下,先后已有7名残疾员工学会了不锈钢加工技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因为我本身就是残疾人,所以我更想要更多地帮助残疾人,给残疾人招进厂里来,更多地做事,让他们更有自强不息的品质。”来凤县志家不锈钢有限公司创始人梁晓玲说。
时至今日,梁晓玲仍承受着伤病带来的右边偏瘫,但她的励志故事正在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从病床到厂房,从受助到助人,她就像自己生产的不锈钢产品一样,历经淬炼却愈发坚韧光亮,用爱与坚持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生命赞歌。梁晓玲表示:“现在对于我来讲,毅力是最重要的。即使有再大的困难,我都能克服。对于我而言,现在的我是开心的,是尽心尽力地帮助厂里的人。”

近年来,来凤县不断强化措施、多管齐下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共为360名农村残疾人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同时,为积极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该县还发放自强创业、自主创业、技术能手等补贴资金16万余元。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采取加大对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创新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措施,持续落实好国家惠残政策,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就业率,实现残疾人稳定就业、增收致富。”来凤县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田伟表示。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