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二手商品,这在生活中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我们都做过这样的事情,也都没出现过什么问题。但是最近,一网友在二手平台出售自己不用的茶具时,遇到了烦心事。
事件背景
近日,一位网友在二手平台上挂出了自己闲置的茶具,这套茶具是他的朋友赠送的。由于自己用不上,他决定将其出售,希望能够为这套茶具找到新的主人。然而,这一正常的交易行为却遭到了品牌方的警告。品牌方声称,他们的产品只授权给经销商售卖,消费者只有使用权,不能进行二次售卖,并要求网友下架商品或按原价售卖,否则将面临法律诉讼。
品牌方的立场
品牌方的立场很明确,他们认为产品的二次销售权仍然掌握在他们手中,消费者没有权利进行二次销售。他们认为,这样的做法可以保护品牌形象,防止市场价格混乱。此外,品牌方还表示,他们已经打赢了多起类似的官司,赔偿款项都支付给了合作律所。
消费者的困惑
面对品牌方的强硬态度,消费者感到困惑和无助。作为我们普通人,不可能像专业人士一样,熟知每一条法律。我们就会特别疑惑∶难道我们真的犯法了?要是哪一天也有品牌方告我怎么办?我们不明白,自己花钱购买的商品,为何不能自由处置?这种困惑不仅涉及法律层面,更关乎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有权自由处置自己的财产,这是基本的财产权。
律师的专业解读
权尽原则的意义
权尽原则的存在,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处置权,还促进了商品的自由流通,增加了市场的活力。在二手交易中,这一原则尤为重要,因为它允许消费者自由地买卖自己的财产,而不受品牌方的无理限制。
品牌方的法律风险
品牌方在这一事件中的立场,可能存在法律风险。他们试图通过法律手段限制消费者的二次销售权,这不仅违反了权尽原则,还可能构成违法恐吓。如果消费者因此受到损失,品牌方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事被曝光发酵后,经过专业人士的解答,给了我们一个定心丸。品牌方可能也颇感网络压力,在12月9日凌晨发布了一条公开信,解释了他们为何会如此,也向广大网友道歉。
但是不知道为何,品牌方又把这封公开信删除了。
品牌方的的初衷是为了保持品牌的质量和形象,但是这种跨越法律“欺负”消费者的行为,不仅没有维护住品牌的形象,反而对自己品牌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这就有点“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其实不管作为哪一方,都应在平等和法律的的框架内行使权利。普通人不能违规销售商品,品牌方不能因为普通人对于法律的不熟悉而去恐吓消费者。对于合理的诉求我们支持,但对于无理取闹凌驾于他人之上,甚至是触犯法律的违法行为,我们坚决抵制。
一千年前就有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能把你捧起来,也能把你摔碎。希望所有的品牌方能以此为戒,不要把自己凌驾于消费者之上,那样只能房倒屋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