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夏夜,上海江西路174号爱莲坊内,巡捕房督察长陆连奎与爱妾共舞时,客厅电话骤响。
陆连奎正享受甜蜜时光,无心接电话,遂吩咐王管家代为接听。
王管家接电话后,即闻上海市长吴铁城喘息声,吴铁城直言不讳道:
陆连奎,你惹下大麻烦了。可知你关进警察署的年轻人是蒋委员长亲外甥?这次你该如何解决,真是难办!
陆连奎闻言,即刻自管家处取过电话,语气沉重道:
若此事被蒋委员长得知,我的职位恐将不保,这可如何是好。
接下来陆连奎如何自救?他为何囚禁蒋委员长外甥?两人间有何隐秘故事?
【小事情引起了大麻烦】
俞洛民被捕前两日,陆连奎于其所办中央旅社筹备音乐舞会。彼时,陆连奎之妾刘女士为舞会增色,提前至闺房精心装扮。
在舞会大厅,她被一位相貌英俊的青年不慎撞到肩膀。
两人匆忙急行,用力过猛,致年轻人手提箱不慎自手中滑落,未及刘女士反应,已砸中其左脚。
刘女士被沉重的箱子砸中,疼痛异常,随即大声尖叫。
有人不慎踩到我的脚,请立即前来对他进行适当管教。
见此景,年轻人连忙礼貌道歉。但陆连奎平日作威作福,不肯轻易接受,最终命令他向刘女士磕头谢罪。
然而,这种卑微之举令年轻人难以忍受。见年轻人拒绝下跪,陆连奎继续高声喊叫:
踏入旅馆后,我说了算,不道歉就别想安然离去。
见陆连奎蛮横无礼,年轻人愤怒回应:“你如此行事,岂有此理!”
此为上海英租界,受法律管制,非你肆意妄为之地,要我下跪,断然不可。
见年轻人不知好歹,陆连奎举起雪茄烟威胁说:
知晓我身份否?我为上海公共租界警局督察长,此地我为天,我为法,令谁三更亡,其必不过五更。你落我手,乃你不幸。
面对陆连奎的凶相,年轻人毫不畏惧,镇定地辩解,言语中既有礼貌又条理清晰。
我砸到这位太太确属不对,已诚心道歉。但你们持续纠缠,实属欺人太甚。
矫情的刘太太随即对陆连奎言道:“方才话语刚落,我便想说,你需知晓……”
他箱子沉重,落地伴有铜器碰撞声,显然藏有非法赃物。因此,必须查明赃物来源。
刘太太提示后,陆连奎嘴角浮现奸笑,命年轻人开箱。年轻人深知私人物品贵重,不容恶霸轻窥,遂坚决拒绝其要求。
见对方毫不领情,陆连奎气急败坏,连扇其三巴掌,并警告说:
你这次犯了大错,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准备好承担坐牢的惩罚。
通话结束即致电警察署,不久巡捕房派遣大批警察抵达,其阵势显然意在捉拿嫌疑人。
就在这时,年轻人终于大声向众人宣告:
我是蒋委员长亲外甥俞洛民,若你们将我关入大牢,必须为此行为承担后果。
闻俞洛民出言不逊,旁侧巡警即刻踹其右大腿,厉声喝道:
你绝非蒋委员长外甥,若真是,我便是他长辈。在陆局长地盘狂妄自大,你简直不知天高地厚,恐性命难保。
巡警嚣张,俞洛民气愤至极,双眼发白。然而,刀横颈间,他束手无策。最终,以携带赃物之罪,他被巡捕房强行带走。
在巡捕房时,俞洛民遭巡警肆意诽谤辱骂,身心受重创。即便如此,他仍未向他们低头求饶。
巡捕房检查俞洛民手提箱,发现衣物及蒋委员长致浙江督军信,信中要求张载阳令江浙财阀筹军粮,俞洛民以江浙督查专使身份协助办理。
巡警在信封中发现“江浙督查专使委任状”,金印下附有蒋委员长亲笔签名。
巡警见信物后慌乱,急报上海市长吴铁城。吴为核实俞洛民身份,亲自致电南京国军委员会办事处。
经国委会认证,俞洛民专使身份确立。吴铁城心绪不宁,急电陆连奎。陆连奎闻俞洛民真身,心智大乱,反复呢喃。
这回情况糟糕,他绝不会轻易放过我。
吴铁城挂电话前提醒陆连奎找青帮黄金荣,这让陆连奎紧绷的心弦稍得舒缓。
决定后,他即刻命人备车赴黄公馆。到达后,陆连奎先与黄金荣寒暄,随后详细说明了殴打俞洛民的经过。
闻陆连奎惹大祸,黄金荣脸色骤白,眼神怒意明显,显是对其粗暴行为极为不满。
黄金荣面临困境,他不敢亲自处理此事,因上海滩正进行“扫苍蝇,打老虎”的严打行动。
他们靠船运起家,于公共租界贩卖鸦片、开设霸王赌场,已成为国军重点整顿的对象。
他急于避其锋芒,不敢轻言陆连奎之事,只能委婉回绝。陆连奎见黄金荣亦置身事外,心中忐忑不安。
当他绝望地认为生命即将终结时,脑海中忽地浮现出一个人名:虞洽卿。
虞洽卿时任上海难民救济会会长及特别参议会董事,在金融界地位显赫,与陈立夫、陈诚、戴笠等军政要员交往密切,且为蒋委员长财经顾问团代表,他出面或能带来转机。
寻得希望,陆连奎赴虞洽卿府求助。他先赠厚礼,随后道明来意。虞洽卿听后,爽快答应为其周旋。
虞洽卿爽快答应,并非因厚礼,实则二人早年有非同寻常过往。
获虞洽卿相助后,陆连奎欣然离虞公馆。未行两公里,他遭神秘势力劫持。幸手下阿发拼死逃脱,奔回虞公馆求救。
虞洽卿闻陆连奎遭神秘绑架,即遣人调查。经多方核实,确认此事与俞洛民有关。
虞洽卿为救陆连奎,私下求助于俞洛民,望其给陆连奎台阶。俞洛民再三思量后答应。本以为事已解决,不料事态仍扩大。
俞洛民遭巡捕房追捕后,其属下即向蒋委员长报告此事。现俞洛民宽恕了陆连奎,但蒋委员长却有了别的打算。
【不可一世的陆连奎尝到了苦头】
蒋委员长闻陆连奎在上海多年走私烟火,心生惩戒之意。又知其财雄势大,欺压百姓,更添愤慨。
他随即下令将陆连奎送往南京,意图亲自面见这位妄自尊大的地方霸主。
蒋介石见陆连奎,询其出身。闻其草根起家,问其成长历程。陆连奎详述摸爬滚打经历。蒋介石听后言道:
鉴于你的财力,当前国家危难之际,希望你能捐赠10架飞机以助国渡难关。
闻此结果,陆连奎愕然。当时飞机购价约200万,捐十架乃天文数字,即便倾其所有,变卖家财,亦难以承担。
然而,若不捐款便是与国军为敌,这让他陷入两难境地,实在难以抉择。
陆连奎再次向虞洽卿求助,虞洽卿犹豫,因替此臭名昭著的黑恶分子向蒋介石求情,恐损自身声誉。
虞洽卿重义气,忆及曾对陆连奎许下的承诺——有难相助。稍作思索,他决定帮人帮到底。
虞洽卿见蒋介石后求情道,指出:需考虑实际情况,望能酌情处理。
陆连奎在上海颇有地位,虽殴打您外甥有错,但重罚将致其破产,看似除恶,实则引上海财团势力蠢蠢欲动,恐因陆连奎之事在地盘上发生火拼。
随后他继续道:
财团若火并,将导致上海财阀势力衰退,局势难控。陆连奎能平衡帮派,避免群龙无首,故惩罚他虽必要,但绝不能过重。
听虞洽卿解释后,蒋介石顿悟,遂让步,仅让陆连奎捐赠一架飞机。经此番交涉,陆连奎无奈只得遵从。
陆连奎经此事后行事变得谨慎细微,摒弃了往日的蛮横,显然他已体会到了自食恶果的滋味。
【陆连奎霸道自有其因】
虞洽卿身为显赫人物,本无需为蒋介石面前替人求情,但他重情重义,因陆连奎曾舍命救他挡子弹,故今日愿为陆连奎求情。
恩公遇困,他必出手相助。二人结缘,始于陆连奎初到上海之时。
陆连奎,浙江湖州乡下人,13岁时经人介绍加入乌镇水警队,担任勤务兵一职。
陆连奎昔日常外出巡逻,实为队长带领下欺压百姓。初见队长滥用职权,他愤怒难平,后转念,人应多为自己打算。
世道混乱,他不再怜悯他人,逐渐沾染吃喝嫖赌恶习,成为陆连奎堕落的开端。见水警队长为榜样,陆连奎也萌生抢劫勒索富商之念。
决定后,他盯上乌镇秦姓商人,趁秦老板赴绸缎庄进货途中劫持,逼其交100万大洋赎身,自以为能借此得逞。
秦老板故意被挟持,幕后黑手实为水警队长。陆连奎到手猎物反被捕,终尝被算计之苦,因抢劫罪被巡捕房收押。
陆连奎在此度过三年困苦生活后悟出,仕途正轨需倚靠坚实后盾,唯有如此,方能确保前途一片光明。
出狱后,陆连奎依亲友指引赴上海,初为码头搬运工,后转至船运公司任账房伙计,但枯燥工作令其感到疲惫不堪。
陆连奎虽出身卑微,学历不高,却非全然粗鄙。闲暇时,他购阅《申报》,既关注上海金融,也留意名流动态,如黄金荣、杜月笙等人,皆是他敬仰的对象。
仕途困顿时,他得遇首位贵人——上海商会会长虞洽卿。彼时,日军刚侵华北,又将目标转向上海。
他们计划在上海成立新工商协会,并欲推虞洽卿为主席筹备,却遭虞洽卿婉拒。见虞洽卿不合作,日本人遂对其采取行动。
虞洽卿将乘专列赴南京筹抗日救济粮时,两黑衣蒙面人突现人群中开枪。此景被陆连奎目睹,他觉时机已到,不顾安危,飞扑推开虞洽卿。
计划失败后,两黑衣人向陆连奎开枪,陆连奎迅速躲避。枪声惊动巡捕房,警力迅速赶到。见势不妙,黑衣人慌忙逃窜。
虞洽卿感激陆连奎相助,承诺有难必助。为防陆被害,他引荐给上海青帮老大黄金荣。在黄金荣的庇护下,陆连奎迅速迎来命运转机。
陆连奎行事干练,高效完成黄金荣交付的船运任务,助其在外商交易中获益颇丰。尤令黄金荣感激的是,陆连奎曾救其于危难之中。
历史熟知者皆知黄金荣曾被卢筱嘉绑架,卢筱嘉扬言要黄金荣血债血偿。关键时刻,陆连奎挺身而出,不顾安危解救了黄金荣。
陆连奎因讲义气且不惧生死,获浙江督军卢永祥赏识。经卢调解,黄金荣性命得保,自此陆在上海滩的威望攀升至顶峰。
此时,陆连奎狂妄日盛,先怂恿手下走私鸦片牟利,又趁战乱走私军火,劣迹昭彰,声名狼藉。但他仍不满足,不甘仅做黑道霸主。
他利用金融交易获取上海公共租界警署署长之职,以此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进行非法交易,为自己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
他在上海英租界开设赌场与中央旅社,引领时髦风气,此举让他的事业达到顶峰。
陆连奎眼界不高,却不幸得罪了蒋介石的外甥,这成为他人生中的一大憾事。
结语:总结而言,本段内容已详尽阐述核心要点,逻辑清晰且用词准确,无需额外添加,故直接作为结语呈现,确保信息完整传达。
陆连奎的事迹启示我们,为人处世需谨慎行事,过分炫耀会损毁名声,凡事需学会谦逊退让。
在动乱年代,诸事难料。保持善念,学会换位思考,人生或许会有不同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