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边,老秀才深夜见毛主席,以一人为例,一句话救下两万红军

历史滴温度 2025-01-11 17:20:05

1935年5月,毛主席带领中央红军历尽艰辛,终于抵达大渡河的安顺场。

眼前局势极为严峻,面前是汹涌的大渡河,河对岸有国民党军队严密监视,身后还有敌军紧追猛打,让毛主席也不禁眉头紧皱。

就在此时,毛主席见到了当地的一位老秀才,听了他的话后豁然开朗,作出了新的作战方案,拯救了两万多红军的性命。

老秀才究竟说了什么话,竟让毛主席改变战略拯救红军,那这方案如何实施,竟能保留革命火种,避免毛主席成为石达开第二?

如果您想知道的,欢迎先点个关注。

自长征开始,红军在恶劣环境中跋山涉水,还要抵御国民党军队追击,形势十分严峻。

到达安顺场时,面对大渡河时,红军仅剩两万多人,身后国民党军队数量是他们的十倍,因此蒋介石得意地宣称:

“大渡河将是红军的灭亡之地!”

自古以来,大渡河就是险峻之地,其河面宽达三百多米,水深近三十米,河水在峡谷中奔腾咆哮,形成众多漩涡。

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船夫,也对大渡河敬而远之,那红军怎么过去?

蒋介石向重庆的贺国光下达密令,旨在阻止毛主席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合,同时还向其他部队发出指令,从四面八方包围红军。

面对紧迫的局势,红军急需找到一条快速且安全的过河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提前巧妙渡过金沙江变得至关重要。

红军投入巨大努力,搜集到七艘船只,找到三十六名有经验的船工,在七天七夜奋战后,成功将两万名红军运送到了河对岸。

不过此时蒋介石也在大渡河做好准备,将南岸的渡河船只及材料全部转移至北岸,征用南岸居民的粮食储备,焚毁南岸的掩体,以防止红军进行持久战。

不久之后,红军的先头部队成功占领安顺场渡口,并意外发现一艘当地地主私藏的船只。

刘伯承指挥部队强行渡过大渡河,但是北岸水流更加湍急,已是无法架设桥梁。

红军疲惫地带着四条小船返回,如果仅依靠这些小船,运送两万多名主力部队,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船只数量不足,效率非常缓慢,全军渡河依然是一个难题。

但时间不等人,国民党军队预计几天内就会到达大渡河边。

这如何是好?

就连毛主席也眉头紧皱,日夜沉思寻找对策,正当此时政治部主任李富春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关键性的消息。

李富春提到,当地有一位前清秀才,名字叫作宋大顺,年已九十学识渊博,说不准这个老秀才,会有好办法?

毛主席心中大喜,当晚就和李富春急忙赶往宋大顺的住所。

当三人相见后,宋大顺说起了童年时期,亲眼看到了翼王石达开的失败。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杰出将领,曾是洪秀全的得力助手,并被封为翼王。

在天京动乱之后,石达开带领自己的部队脱离了洪秀全,一边与清军作战,一边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石达开想要寻找稳固基地,经过与亲信的商讨,将目标定在了川府地区。

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已近末期,石达开虽英勇善战,但遭到清政府与外国势力联合镇压,于是想选择突袭成都,以此进入川渝地区。

为了确保突袭成功,他放弃宽阔大道,选择小路行进,恰好需要穿越大渡河的安顺场段。

1863年5月14日,石达开抵达大渡河的安顺场,安营扎寨后,派遣部下去检查情况,并侦察对岸是否有敌军驻守。

幸运的是,他抵达时正值非汛期,河水水位较低,且对岸只有当地土司的零散部队。

如果他能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带领部队渡河发动突袭,定能出其不意攻击成都守军。

但是石达开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那天晚上,他的小妾为他诞下了一个儿子。

老来得子的他非常高兴,于是决定全军庆祝三天,却没有预料到,正是这三天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原本大渡河附近地势险要,当地的土司很少会来到这一带,因此石达开选择在此扎营,难以被土司察觉。

正是因为他下令全军庆祝,制造了大量喧闹,这才引起了当地土司的注意。

土司发现石达开驻扎军队后,迅速通报了清军,而清军得知消息后,迅速调动大军,从后方包围石达开。

奈何就在此时,大渡河进入汛期,水位激增暴涨。

石达开的唯一选择是强行渡河,所以他立刻组织部队,乘坐木船和竹筏渡河,但是几艘木船怎能抗衡汹涌的河水呢?

再加上清军火炮的猛烈攻击,石达开的军队在反复强渡中,几乎全军覆没。

在绝境中,石达开不得不向清军投降,希望用自己生命换取部下们的生存。

最终石达开被清军凌迟处死,他的家人也未能幸免于难,最终他落得了兵败身亡、家破人亡的结局。

作为杰出的军事家,毛主席怎会不意识到,自己面临着与石达开相似的局面,便在大渡河边承诺道:

“我绝不会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红军亦非太平天国的军队。”

经过一番沉思,宋大顺缓缓地指出,石达开之所以在安顺场战败,关键在于他错失了一个重要时机。

倘若石达开当时能迅速把握机会渡过大渡河,或者得到当地民众的援助,太平军的处境可能就不会那么艰难。

尽管大渡河令人畏惧,但并非没有其他逃生路,即便未能及时过河,他仍可借助周边崎岖的山地与清军周旋,争取宝贵时间。

此外若能获得当地彝族人民支持,太平天国军队将拥有持久战的物质基础,待河水平静时再次尝试渡河,从而避免陷入绝境。

在毛主席面前,宋大顺凭借他的知识和经验,详细分析了眼前情况。

大渡河水流非常湍急,只有经验丰富的船夫,才能沿河直线划船,而且必须用当地特有的渡船,并时刻改变方向以避开暗流。

红军利用四条小船,在几天内运送几万人渡河,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大部队无法通过船渡方式过河,必须寻找其他前进路线。

就在毫无办法之际,宋大顺提到了一个新的地方,那是崭新的机会。

在距离安顺场三百二十公里,在大渡河的上游,有一座建于康熙年间的泸定桥,这是由清朝政府建造的。

只有在短时间内赶到泸定桥,并成功过桥,才有可能获得生存机会。

必须要快!

受到老秀才的启发,毛主席立刻站起来,不断表示感谢,很快确定了两条过河方案:

将红军分为两队,一队由刘伯承指挥,从安顺场强行渡过大渡河再北上,另一队则夺取泸定桥,为大部队过河铺路。

当时国民党军队正紧追不舍,形势十分危急,所以毛主席立刻下令,在三天内急行三百二十公里,务必夺取泸定桥。

在前往泸定桥的途中,红军战士不得不穿越那些曲折蜿蜒、高低起伏的羊肠小道,稍有不慎就可能坠入悬崖。

更糟糕的是,敌军在行进路途中布下了火力网,给红军的前进带来了更多挑战。

当距离泸定桥还有五十五公里时,红军已十多个小时未进食,他们饥渴交加还遭遇一场暴雨,但没有人选择放弃。

就在红军即将成功时,蒋介石得知消息,急忙调动两个旅前往,并命令西康军阀刘辉摧毁泸定桥。

但刘辉没有炸毁泸定桥,仅拆除桥上的木板,但仅凭光秃的铁索,想要快速过桥也困难,更何况对面还有敌军。

为了尽快突破过桥,红军组建一支敢死队,他们在密集枪弹中,如履薄冰般在铁索桥上快速移动。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敌军被我军打得溃不成军,我军成功夺取了泸定桥,为胜利开辟了道路。

这场战役挫败了蒋介石的计划,红军再次巧妙地避开敌军全面封锁,也打破了我军可能成为石达开第二的预言。

他们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决心,使他们能够战胜重重困难,将不可能变为现实。

大渡河的汹涌波涛,见证了无数的牺牲与奋斗。

听到这儿,您有何感想,欢迎关注留言评论呀。

1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