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格买提的苹果手机,为何刺痛了全网?

有鱼的综合 2025-02-10 01:16:39
事件爆发:春晚后的手机风波

在刚刚过去的蛇年春晚舞台上,尼格买提凭借出色的主持能力和亲切的形象,再次成为观众瞩目的焦点。他在春晚魔术节目中的精彩表现,零失误的发挥,让大家对他的专业素养赞不绝口。本以为春晚圆满结束,一切都顺顺利利,可谁能想到,大年初一一大早,尼格买提发的一条拜年微博,却引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波。

那天,尼格买提心情大好,分享了自己在春晚后台的点点滴滴,配上了九宫格的春晚后台照片 ,其中一张和春晚主持人、舞蹈演员的合影,却让网友们炸开了锅。照片里,尼格买提正拿着手机准备拍照,而那部手机,明眼人一看,竟然是苹果手机!不仅如此,照片里另外两位舞蹈演员手中拿着的也是 iPhone,就连和撒贝宁的合照里,小撒手里也有 iPhone 的身影。仅仅这九张照片,“含果量” 高得惊人。

这张照片一经发出,瞬间点燃了网友们讨论的热情。评论区里,质疑声铺天盖地。大家纷纷表示,春晚舞台上到处都是华为手机的身影,无论是节目中的道具,还是重庆分会场的节目宣传,华为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可在春晚结束后,主持人却用苹果手机拍照,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有人认为,这是对华为的不尊重,毕竟华为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春晚的品牌植入,营造出全民都在用华为手机的景象,而尼格买提此举似乎打破了这种和谐。还有人调侃道:“华为砸钱在春晚打广告,风头却被苹果抢了。”

背后的商业纠葛:华为与春晚的深度绑定

在这场风波背后,是华为与春晚深度的商业合作。华为在春晚的品牌植入堪称全方位、无死角。从春晚的舞台布置,到节目内容,华为的产品无处不在,成为了春晚舞台上的 “常客”。在重庆分会场的节目《庆・新春》中,华为的问界汽车、华为 mate 70 Pro、华为 mate X6、华为 Mate XT 三折叠手机等产品轮番登场,还特别展示了华为的隔空抓取功能,科技感拉满,让观众们眼前一亮。

在北京主会场,华为更是几乎承包了所有节目的手机道具。喜剧歌曲《妥妥的》里,李雪琴、乔杉手中拿着瑞红色的华为 Mate70 RS 非凡大师,喜庆的颜色与春晚的氛围相得益彰;小品《金龟婿》中,马丽手持的同样是 Mate 70 RS 非凡大师,在剧情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以直播为主题的小品《点点关注》里,“林黛玉” 直播用的就是华为 Mate XT 非凡大师三折叠手机,将华为手机的功能与剧情完美融合。

华为如此大规模的投入,背后自然是巨额的赞助成本。据业内人士透露,华为为了这次春晚的品牌植入,花费了数亿元的资金。如此高额的投入,目的就是为了营造出一种全民都在用华为手机的景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巩固其在国内市场的地位。

代言人身份的争议:工作与生活的割裂?

除了春晚赞助商这一因素,尼格买提用 iPhone 拍照还牵扯出了竞品排他的问题。去年九月份,华为对 Mate XT 三折叠手机展开了大规模明星营销攻势 ,不仅邀请刘德华担任品牌大使,还一口气官宣了杨幂、于和伟、许昕、樊登、尼格买提五位非凡见证官。当时,尼格买提不仅拍了两支宣传片,还和余承东开启了一场央视新闻背书的直播宣传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尼格买提对华为手机的各项功能赞不绝口,向观众们展示了华为手机的强大性能和独特魅力,从那时起,在大众眼中,尼格买提已然成为了华为的 “代言人”。

虽然进入 2025 年,尼格买提和华为的合作或许已经结束,他拍照用的苹果手机,无论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都不受代言人身份的约束了。但商业合作一旦结束,就换用其他手机,难免会让人觉得他将工作和生活完全割裂开来,落入 “华为是工作,苹果是生活” 的舆论漩涡中。

其实,这样的尴尬并非个例。“苏神” 苏炳添在 2023 年 4 月就因为用 iPhone14 发微博登上了热搜。在 2021 年东京奥运会,苏炳添以 9.83 秒刷新男子 100 米亚洲纪录后,小米第一个成为他代言的品牌,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大家都认为苏炳添会成为小米的忠实用户,可没想到,两年后他却被发现用苹果手机发微博。好在苏炳添及时回应,解释说小米的代言去年已经到期,到期后自己一直还在使用小米手机,最近换手机是因为原来的手机摔屏了,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波,没有让代言佳话变成笑话。

相比之下,更尴尬的是那些在代言期内就使用竞品的明星。2022 年金鸡奖颁奖典礼上,身为中兴手机代言人的吴京,就因为用 iPhone 给台上领奖的刘德华拍照,被网友嘲讽没有代言人的职业素养。吴京作为中兴手机的代言人,在公开场合使用竞争对手的产品,这无疑是对代言品牌的一种不尊重,也让消费者对他的代言诚意产生了怀疑。同样,身为红米手机代言人的王一博,因为晒了一张手拿 iPhone 的自拍照,也引起了轩然大波。粉丝们纷纷表示失望,认为他没有履行好代言人的职责,品牌形象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舆论的两极分化:爱国与个人选择的碰撞

在这场尼格买提手机风波中,我们不难发现,公众对苹果和国产手机的态度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这种对立态度的由来,与近年来国产手机的崛起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品牌在技术和品质上的不断提升,它们逐渐成为了苹果手机在国内市场的强劲竞争对手。

在这种舆论环境下,公众人物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大,使用苹果手机更是容易被道德绑架。全红婵买苹果手机赠予母亲,本是一片孝心的体现,却遭到了部分网友的质疑,被指责不爱国。全红婵在奥运会上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她的爱国情怀毋庸置疑,仅仅因为买了一部苹果手机,就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这种将个人消费选择与爱国情怀简单划等号的做法,不仅是对公众人物的不尊重,也反映出部分网友在看待问题时的片面和偏激。

同样,在公交车上,也曾发生过因使用苹果手机而引发的冲突。一名女乘客用 iPhone 手机付款,就遭到了一名大叔的当众大骂,大叔指责她不是中国人,甚至拉扯她的衣服,威胁要带她去公安局。

这种行为更是将对苹果手机的偏见和对爱国的狭隘理解,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全球化的今天,商品的选择是多元的,消费者有权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做出决定,不应被无端指责和道德绑架。

理性看待:消费选择与公众人物形象

在这场手机风波中,我们需要回归理性,正确看待公众人物的消费选择。公众人物也是普通人,他们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使用何种手机,不应因为其特殊身份而受到过度的道德审视和舆论压力。我们不能将个人的消费行为与爱国情怀简单地划等号,更不能对他人进行道德绑架。

同时,公众人物也应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在选择使用产品时,尤其是在公开场合,需要考虑到可能引发的舆论反应。对于品牌方来说,选择公众人物作为代言人时,也需要充分评估其潜在风险,确保代言人的形象和行为与品牌理念相符。

这场尼格买提手机风波,不仅是对公众人物个人行为的一次审视,也是对我们社会舆论环境和消费观念的一次考验。

希望大家能够保持理性和客观,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舆论氛围。

0 阅读:0

有鱼的综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