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莲灯》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讲述了沉香救母的故事。我想好多人对于《宝莲灯》是喜欢的,好多人都是看过的,至少应该是听过这个故事的。
沉香的母亲三圣母因违犯天规被其兄二郎神压在华山之下,沉香为救其母,历经艰辛拜师学艺,最终通过宝莲灯打败二郎神,达成所愿。
故事中沉香最终是成功的,肯定是下了特大功夫的,但有一个细节不知大家是否留意过,主人公并不是从一开始就那么精进的,刚开始每次练功,沉香都觉得“差不多”就行,结果每次与其舅舅二郎神比武都会输。
二郎神就与之讲:你平日练武要求就是差不多,到了关键时候就差一点。
故事中沉香有过这样的经历,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做事情时常常觉得“差不多”就行。
学生背课文不是很熟练,说“差不多”就行,做练习题“差不多”就行,有的甚至于认为学习就是为了给家长和老师交差的。
再比如,工作中,也常有人认为“差不多”就行,反正自己就拿那么点工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结果看到有人与自己“差不多”,却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心里愤愤不平,却不知,就是这自以为是的差不多的背后,别人正努力做到更好。
由此可见,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就要尽全力,而不是来个差不多,要知道每日差不多,日积月累就会差很多。
做事如此,积累财富亦如此,试想一下,我们十四亿人一人一天攒一分,一天就是一千四百万,一年、十年是个什么概念。
我们总是很容易忽略生活中的“小”,却不知,攒小成大,积少成多,所以好多事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咱避免“差不多”。
但有些事却是可以“差不多”,比如吃饭吃了八成饱,不但可以,它还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再比如,说他人是非,我们就得有“差不多”的自觉,能少说就少说,能不讲就不讲……
好了,“差不多”了,就说这么多吧,愿我们大家都精气神十足,福气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