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傅作义将军,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和平解放北平,正因为他的决定,令北平城免受战火的摧残。傅作义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曾在抗日战场上屡建奇功。他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在华北地区声名显赫,被人称作“华北王”。
有一天,一个算命先生对傅作义说:“你有一个小你20岁的克星。”傅作义却说:“此人还没出生。”
傅作义这样一个天不怕地不怕响当当的大将军,他真的会有克星吗?他的克星会是谁?
一心效忠孙中山先生
傅作义出生于1895年的山西荣河,他的父亲善于经商,堪称富裕之家。傅作义从小就锦衣玉食,从未体会过世道的艰辛。这样富贵人家的孩子,长大后多是纨绔子弟。可是傅作义却不一样,他从小就是一个特别勤奋的人,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傅作义在学习期间,陆续接触到民主革命思想。对民主思想的学习,让他的旧世界观开始崩塌,革命的种子已经在傅作义的心头埋下。父亲原本想让傅作义经商,可是傅作义志不在此,他一心想从军报国,追求民主和自由。
1910年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傅作义听闻消息后,顿时感觉热血沸腾。孙中山先生就是他的偶像,他愿意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脚步,向着民主和自由的远方前进。虽然自己远在太原,可是傅作义响应革命的心情非常迫切。
他组织学生兵,参加了当地的起义军。傅作义率领学生奔赴娘子关前作战,这次作战的经历让傅作义更加认识到革命的重要性,他下定决心一定要革命到底。
傅作义系统地学习了军事理论,把现代作战理论和古代的经典战役相结合,发掘其中的相似和不同。他开始阅读史书,研究古代的兵法,从中获益匪浅。这些古代战役给傅作义很大的启发,为他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奠定了基础。
傅作义军校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山西参加晋军。傅作义从少尉做起,在战斗中屡立战功,一路升到了旅长,可谓平步青云。在北伐战争时,傅作义率领晋军,击败奉军而名扬天下。
他毕业于专业军校,有全面的军事理论基础。他身材魁梧,气质出众。在棱角分明的脸庞上,流露出不屈和坚毅。他实施决策时异常冷静,对敌作战时非常勇敢。他就像三国的关云长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又像水泊梁山的80万禁军教头林冲,有万夫不当之勇。
傅作义指挥过1928年涿州战役,率领不足1万人的部队死守城内。城内粮食短缺,城外没有任何援军相助。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傅作义还坚守涿州100多天。
1930年中原之战时,傅作义已经是万马军中的一名统帅,指挥晋军南征北战,东挡西杀。虽然最后晋绥军被蒋介石节制,但是傅作义的指挥才能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算命先生对傅作义说:你有一个小你20岁的克星
“九一八事变”后,傅作义亲自联系全国的优秀将领,共同发表抗日宣言,倡议全国联合起来共同抗日。他身先士卒,率领晋军作战,还团结社会各个阶级的力量,号召全省人民共同作战。晋军在山海关沿线,打响了抗日的枪声。
正当傅作义率领晋军与日军殊死搏斗的时候,却接到了何应钦的停战命令。傅作义十分愤慨,他直言:
“我们抗日救国还有错吗?前线的战士在流血牺牲,你们却下达撤退的命令,对得起那些死去的战友吗?”
军阀和官僚对日军的不抵抗,让傅作义非常寒心。几百名殉国的官兵永远地留在长城脚下,可是活着的人拿什么来告慰烈士的忠魂。当娘子关失守的时候,很多兄弟部队都畏战不敢上前。又是傅作义率部以一己之力拖住日军三天,给当地的部队撤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傅作义对日军的打击不遗余力,日军对他十分忌惮。如果国民党部队的将领都像傅作义一样英勇,就不会没有战场上的屡次失利了。
解放战争前夕,傅作义早已是功成名就,坐镇华北的一方大员。他在国民党政府将领中,犹如鹤立鸡群一般存在。他不惧怕蒋介石,经常和蒋介石据理力争。因此蒋介石对他不放心,曾派人秘密监视他。
有一天傅作义遇到一位算命先生,算命先生看了傅作义的面相后,十分笃定地说:“傅将军,你现在仕途正旺,可是要小心以后。你命里有一劫难,有一个小你20岁的克星。”
傅作义听了哈哈大笑说:“先生说笑了,要是有克星,那此人还没出生呢。”算命先生的话,傅作义并未理会,他不相信自己能有克星。
傅作义的克星是谁?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傅作义奉命突袭张家口,他做了周密的安排,以为张家口已经是囊中之物。等到傅作义耗费3天拿下张家口时,发现陷入了空城计。城内的部队和战略物资都早已经转移,傅作义为此百思不得其解。
傅作义第一次遇到了克星,他认为自己的计划十分秘密,应该不会泄密,那么解放军是如何知道自己的计划呢?傅作义一打听,解放军的指挥官是郑维山,一个少年将军,比傅作义刚好小20岁。
起初傅作义并不在意,但没想到在接下来与郑维山的3次交锋中,他都没有占到半分便宜。久经沙场的傅作义却屡次败给这个年轻的娃娃,他非常不甘心。
就在这个时候,傅作义的脑海中忽然闪现出2个字“克星”,他想:这不会就是算命先生所说的克星吧?
1949年初,镇守北平的傅作义陷入了困境。北平四周大部分地区已经被解放军攻下,北平城四面楚歌。蒋介石只是一味地催促坚守,却丝毫不提供任何帮助。傅作义已经看清了蒋介石的真面目,他一直在思考,自己应该何去何从?
傅作义明白国民党现在大势已去,自己再抵抗对时局也于事无补。北平城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城内有180万翘首以盼和平的人。如果双方已一交火,那么这几千年的历史就要灰飞烟灭。
傅作义不想当这个历史罪人,他开始和解放军进行秘密谈判,商讨和平解放北平的诸多事宜。在北平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在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即将完成的时候,傅作义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他宣布率众投诚,和平解放北平。
傅作义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命中克星——郑维山,他还念念不忘张家口战役的失利,想知道郑维山是如何知道自己的作战意图。傅作义拉着郑维山到一旁,二人谈了很久。
郑维山是一个思维跳跃,制定作战计划从不拘泥于常规。他观察细致,常常在平凡的事件中,嗅到不平凡的气息。他和傅作义交战时,让对方根本摸不透他的打法。而他对傅作义的行动却了如指掌,他提前预判了傅作义的行动计划,是解放军立于不败之地。
傅作义的克星其实是他的救星,如果不是郑维山给了他连续的打击,傅作义还不知道何时能回到正义的道路上。傅作义的千秋义举,使北平城内180万人免受生灵涂炭,使北平城几千年的历史免受战火的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