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街头,突然被前面飘来的二手烟呛得直咳嗽,这种糟心事你遇到过吗?最近上海针对这种"边走边抽"的"游烟"现象放大招了,专门在外滩、武康路等8个网红打卡地试点整治。消息一出,网上直接炸开了锅,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直呼"管太宽"!
要说上海在控烟这事儿上可是老司机了,从2010年就开始搞,室内公共场所早就禁得死死的。这次把矛头对准室外"游烟",就是因为调查发现近一半市民还在被迫吸二手烟。想想也是,人挤人的网红景点,前面大哥吞云吐雾,后面的人只能硬着头皮吸二手烟,搁谁不憋屈?
新规玩的是"温柔一刀"——不罚款,全靠劝。志愿者上岗培训,吸烟点标注得明明白白,就指望大家自觉。可效果嘛,有人觉得立竿见影,抽烟的都乖乖去指定区域了;也有人吐槽根本没用,该抽照样抽。
这事儿争议大了去了。不抽烟的网友集体欢呼:"早该管管了!走路抽烟的人最讨厌,烟灰乱飞还熏人。"可老烟枪们不乐意了:"室外抽个烟都犯法?是不是管得太宽?"两边吵得不可开交。
专家出来打圆场,说禁"游烟"不光为了健康,还防火灾。想想也是,随手扔的烟头惹出多少祸事。国内外都有成功经验:北京排队抽烟要罚款,香港学校周边禁烟,最狠的是意大利米兰,明年起街上抽烟得离人十米远,违者最高罚1800多。
说到底,这场"烟味战争"考验的是城市治理的智慧。光靠劝肯定不够,但一刀切禁止也不现实。或许可以参考新加坡,把吸烟区划得清清楚楚,既给烟民留空间,又保护其他人。毕竟公共空间要的是互相尊重,谁也别给谁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