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ZZ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个东西。
这个东西在厨房里随处可见,那就是金龙鱼。
或许你认为它是土生土长的国货之光。

然而,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金龙鱼潜伏了34年。
它在我国扎根,发展迅速,仅仅一年就赚了2500亿。
金龙鱼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在国人的眼皮子底下缔造了如此庞大的商业帝国?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风头正劲。
除了本地人纷纷下海经商以外,很多外资企业纷纷涌入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
人们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吃饱饭和健康吃做选择的时候,人人选择健康吃。

1991年,益海嘉里集团推出了金龙鱼品牌,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猛地一听,这个像是中国本地的品牌,其实我们都被它蒙蔽了双眼。
金龙鱼背后的大佬是郭鹤年,一个马来西亚人。

郭鹤年非常会经商,在马来西亚还有着“糖王”的称号。
在金龙鱼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郭鹤年已经是马来西亚的首富了。
郭家的人一个比一个厉害,尤其是他的侄子郭孔丰。
郭孔丰看到中国改革开放是个难得的机遇,便开始筹划中国的市场。

经过多年的跟踪走访,摸爬盘点,总结各种经验后,便开始“诛心”之旅。
它先借助中粮集团发展,打开市场后,就开始“自立门户”。
谁知这一走,竟然走了34年之久。

以前的网购不发达,网上还没有五花八门的广告。
那个时候的人们买食用油用的都是自己带的油壶。
吃多少就买多少散装的油,卖油的小作坊遍地开花。

这些散装的油,如果没有做好密封措施,很容易被二次污染。
重要的是,各种价格的油都有。
郭氏叔侄俩人,瞅准了这个切入点,率先开始以小包装的食用油进入中国市场。
油质透亮,看得见的东西,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清香,一经销售,很快受到广大群众的喜欢。

除了这些,金龙鱼很会研究中国人的心理。
金龙鱼开始在包装上做文章,处处体现浓浓的中国元素。
“金”是颜色的象征,“龙”是中国人的象征,“鱼”是如鱼得水的象征。

金红色的搭配,古典的中国风十足,远远看上去,就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自从小瓶装的食用油打响第一炮的时候,很快采取第二个手段。
“放长线钓大鱼”薄利多销的做法让金龙鱼很快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金龙鱼除了在包装上做方法,在营销手段上也比别人高明很多。
上个世纪90年代,能在央视黄金时间段投放广告,肯定会火遍全国。
金龙鱼就做到,在央视投放广告,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播出。
金龙鱼的名字也传遍了大江南北,一家人其乐融融在一起吃饭,亲情效果拉满。

到了2000年,金龙鱼的研发人员发现,中国人越来越注重营养健康。
历史两年,研发出了第二代食用调和油,推出1:1:1的健康膳食广告语。
这次的改革,直接推动了金龙鱼食用油的消费理念从“安全”到“营养健康”的跃升。

市场号召力变大,金龙鱼成为全球首个单品销量破百亿的食用油的品种。
后来金龙鱼也看中了明星效应,邀请“羽坛侠侣”林丹、谢杏芳当代言人。
这只是金龙鱼的冰山一角,它接下来的“野心”更大。

一个有雄心和远见的企业和品牌,不会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
金龙鱼就是这样的一个企业,开始打通餐桌食品“全产业链”。
除了在食用油上下文章,开始进军粮食产业。
2007年,益海嘉里成功从食用油延伸到了大米。

没过多长时间,金龙鱼牌大米、面粉、挂面等相继上市,形成了食品的“全产业链”。
金龙鱼趁热打铁,研制了金龙鱼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芝麻油等二十多种食用油。
金龙鱼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大了建设生产基地。

从东北的大豆区到南方的油菜籽生产产地,都有规模不小的布局。
除了扩大生产,金龙鱼在销售的渠道上,更是不遗余力。
无论是繁华大城市里的大型超市,还是偏远乡村的小卖部,都能看到金龙鱼的身影。
金龙鱼成功建立起庞大的食用帝国,市场份额一路飙升,成为市场上的龙头老大。

金龙鱼继续发展,把目光放到了运动上。
2006年,成为女排的主要赞助商,北京奥运会成为食用油独家供应商。
金龙鱼开放了透明工厂,9年里110万人参观见证,为行业树立了透明标杆。

借助“国货”这个外衣,金龙鱼这个洋货赚的盆满钵满。
一些人口里喊着爱国,支持国货,其实你的钱全部进入到外国人的口袋。
2023年,金龙鱼的营业收入达到2515亿元。
虽然这些年金龙鱼一直走在公益的前面,积极维护自己的“国货”形象,也引来不少争议。

2023年后,金龙鱼的股票有下滑的趋势,这背后的原因离不开成本和食品安全两大因素。
成本的增大,价格就会提高,供应商也是压力剧增。
在食品安全上,金龙鱼也并非一帆风顺。

转基因,黄曲霉素,油罐车混装,五常大米被打假事件,引发了消费者的信任危机。
金龙鱼在享受巨额财富的同时,任何差错都会无限放大。
在我国潜伏34年,金龙鱼也是一个传奇的商业故事。

希望伪装成国货的金龙鱼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严格把控质量。
毕竟人们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这样才能走得长远。
参考信源: 新京报——金龙鱼2023年实现营收2515亿元

新浪财经——“隐藏”中国多年,年赚1700亿,却被大部分人当成了国货

中科财经——龙鱼卷入油罐车混装事件 此前多次陷入食品安全与质量风波

国货也好,洋货也罢,只要安全质量有保障,价格亲民,民众消费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