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编辑|暮云史记
怪不得娱乐圈的烂剧这么多,原来全是这些老戏骨在装模做样!
明明台词含糊、表情僵硬,演什么都如同复制粘贴,却总能收获观众的追捧。
他们靠着十年前的作品不断啃老本,而观众却只能无奈买单。
可这时候,竟还有人替他们说话“年纪大了,我们要多体谅体谅。”
娱乐圈的这些老戏骨是时候清醒一下了!
——【·倪大红·】——
倪大红,这位演艺圈的常客,常被人提及的便是他那独特的“面瘫式演技”。
在一些作品里,他似乎总秉持着一种“高冷范儿”,面部表情管理堪称“一绝”,多数时候面无表情,双目放空得好似灵魂出窍。
可神奇的是,他竟能仅靠台词的抑扬顿挫,来给角色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还营造出莫名的压迫感,这在《大明王朝1566》里饰演严嵩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那时候,他把严嵩的老谋深算、权倾朝野演绎得十分到位,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让不少人对他的演技刮目相看。
但随着时间推移,观众发现了一个问题。
在《北平无战事》《正阳门下》《新三国》等诸多作品里,倪大红仿佛陷入了一种“角色怪圈”。
不管是在哪个剧里,他好像都带着严嵩的影子,角色风格高度相似。
总是那副沉稳得有些木讷的模样,表情变化少之又少,给人一种“一招鲜吃遍天”的感觉。
久而久之,观众们开始产生审美疲劳,就像每天吃同一种美食,再美味也会腻味。
大家纷纷吐槽,他这是戏路太窄,一直被困在类似角色的框架里出不来,演啥都像是严嵩“穿越”了,毫无新意可言。
如此一来,在这些人眼中,倪大红距离那种能驾驭各种类型角色、游刃有余的真正“老戏骨”,还有着一段不小的距离。
——【·张铁林·】——
在影视圈的江湖里,张铁林曾凭借《还珠格格》饰演的乾隆皇帝深入人心。
那时候,他吹胡子瞪眼的模样,配上威严又带着点宠溺的口吻,把“皇阿玛”的形象塑造得生动鲜活,给观众带来了不少欢乐,也成了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可谁能想到,这一形象竟成了他演艺生涯难以挣脱的枷锁。
从那以后,不管张铁林接到什么角色,似乎都逃不出“皇阿玛”的影子。
在各类影视作品中,他总是那副吹胡子瞪眼的招牌动作,不管角色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举手投足间都是满满的“皇帝范儿”。
就好比在一些历史剧中,他演的其他帝王,和乾隆的表现几乎如出一辙,丝毫没有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背景进行差异化塑造。
观众们看着看着,就开始审美疲劳了,纷纷吐槽:“张铁林这是演啥都一个样啊,看他的戏,就像在看‘皇阿玛’的N种翻版。”
他这种一成不变的表演方式,不仅让观众失望,也让人质疑他的专业能力。
——【·靳东·】——
2015年,靳东凭借《伪装者》中的明楼一角,成功在演艺圈“C位出道”,圈粉无数。
他凭借帅气外表、沉稳气质,将明楼这个多重身份的复杂角色演绎得游刃有余,观众瞬间记住了这个演技在线的魅力男星。
本以为他会在演艺之路上开拓出多元版图,谁料,这竟成了他“套路化”表演的开端。
爆火之后,靳东似乎陷入了一种角色“魔咒”。
在《欢乐颂》里,他是多金又睿智的谭宗明,掌控着金融圈的风云变幻;在《我的前半生》中,摇身一变成了职场导师贺涵,为剧中人物的职业发展指点江山。
可看着看着,观众就发现了不对劲。
不管是谭宗明还是贺涵,亦或是后续一些类似角色,靳东的表演方式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流程”。
每次出场,必定是一丝不苟的大背头,油光锃亮,仿佛自带“精英滤镜”;身着笔挺西装,身姿挺拔,走路带风,从发型到穿搭,都在极力营造强烈的精英范儿。
表情管理也是如出一辙,总是带着若有若无的自信微笑,说话时语气沉稳且自带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场。
一开始,观众还会被这种精英形象吸引,可随着同类型角色不断涌现,大家渐渐审美疲劳。
网友们纷纷吐槽:“感觉靳东演啥都是一个样,每次看到他,就知道又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长此以往,观众对靳东的新鲜感消磨殆尽,只剩下对他演技的质疑。
——【·刘涛·】——
刘涛初入演艺圈时,那可是“潜力股”一枚,交出过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然而,命运的转折有时来得猝不及防。
在《欢乐颂》中安迪一角大获成功后,刘涛的演艺之路却悄然走上了一条令人遗憾的“套路”。
安迪这个角色,高智商、高冷范,刘涛塑造得相当成功,剧中她常有的咬牙皱眉、眯眼审视等招牌动作,也成了安迪的标志性神态。
可谁能想到,这竟成了她后续表演的“万能公式”。
在《开端》里,她饰演的杜局本应是干练、沉稳的警察形象,可观众看到的依旧是熟悉的咬牙皱眉,仿佛不管面对什么情况,都只能用这一招来应对情绪。
到了《县委大院》,她饰演的基层干部本应有着丰富的情感层次和复杂的内心世界,然而刘涛还是习惯性地眯眼审视,让人难以感受到角色应有的烟火气和深度。
观众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很快就对这种千篇一律的表演方式感到不满。
网上吐槽声不断,大家纷纷感慨:曾经那个能在古装剧中灵动演绎不同角色的刘涛哪儿去了?
如今演技僵化,不管什么角色都套着安迪的模板,实在让人失望。
——【·黄磊·】——
在华语演艺圈,黄磊早年的表现可太惊艳了。
当年,他演的徐志摩,简直就像从书里直接走出来的一样。他说的每句台词,都带着民国时候的味道,让观众听得入迷。
然而,近年来黄磊的演艺之路却画风突变。大量综艺节目邀约接踵而至,他频繁出现在各类真人秀中。
在节目里,他幽默风趣,展现出十足的生活气息,逐渐成为观众眼中亲切的邻家大叔形象。
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过度曝光于综艺,让观众对他太过熟悉,这对他回归影视表演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如今,当观众坐在电视机前,看到黄磊出现在影视作品中时,脑海里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他在综艺里嬉笑怒骂的场景,难以将他与剧中角色画上等号,“出戏”成了常态。
在《县委大院》种,他所饰演的基层干部,本应扎根泥土、心怀百姓,形象质朴且坚毅。
可在剧中,观众看到的却是带着浓厚综艺烙印的表演。
他的举手投足,更像是在综艺舞台上发表观点,而非深入角色,演绎干部的酸甜苦辣,这让不少网友大失所望,纷纷吐槽。
在众多都市生活剧里,黄磊更是陷入了角色的“死胡同”。
他总是演那种爱老婆、疼孩子的好男人。表演方式也被固定住了,每部剧里的表情、说话语气都差不多,根本没好好去挖掘每个角色不一样的地方。
观众看来看去都是一样的,早就没了新鲜感,都盼着他能快点打破现在这个演戏的僵局,回到以前的好状态。
——【·结语·】——
这些演员们,凭借着人们长久以来的信任和支持,在娱乐圈里躺平,演技没有任何的进步。
真是好好反思一下了,他们应该明白“老戏骨”并不是“挡箭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