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江苏省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将生育支持政策覆盖至一孩家庭,首次对生育一孩的女职工所在企业给予50%的社保费用补贴,标志着江苏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上迈出关键一步。
根据《若干措施》,江苏在原有生育二孩、三孩的社保补贴基础上,将政策范围扩大至一孩家庭。自2025年3月1日起,企业为女职工支付产假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用,可申请50%的财政补贴。这一调整旨在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缓解生育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同时鼓励家庭生育意愿。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谭颖表示:“新政通过经济支持、服务保障等多维度措施,让生育友好理念真正落地,让家庭‘敢生、能养’。”
除社保补贴外,江苏还推出一揽子政策,涵盖生育服务、托育体系、教育住房等领域:
强化生育医疗保障:女性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生育的,可一次性加发3个月失业保险金;辅助生殖技术、分娩镇痛等项目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优化托育服务:2025年底前,全省设区市将实现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50万人口以上县(市)全部建成妇幼保健院,儿科床位增至每千名儿童2.5张。
住房与教育支持:多子女家庭可享受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契税补贴及公租房优先配租;义务教育阶段将扩大资源供给,支持幼儿园开展寒暑假托管服务。
近年来,江苏生育率持续走低,2024年全省出生人口较上年下降约7.3%。此次政策调整不仅回应了家庭“生不起”“养不起”的痛点,更通过减轻企业负担,推动构建政府、企业、家庭共担生育成本的机制。南京大学人口学者分析称:“将一孩纳入补贴范围,打破了以往‘多孩才补’的局限,体现了政策公平性,有助于释放初次生育潜力。”
新政发布后,企业及家庭普遍表示期待。苏州某科技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称:“社保补贴直接降低用人成本,企业更愿意招聘育龄女性。”多位年轻夫妇则关注政策落地细节,如补贴申请流程和托育资源分配57。江苏省政府强调,后续将加强政策督导,确保补贴资金直达企业,并持续优化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江苏样本”。
江苏此次政策创新,不仅为家庭生育注入强心剂,也为全国生育支持体系完善提供了新思路。随着社保补贴、托育扩容等举措逐步落地,“生有所护、幼有所育”的愿景或将加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