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限制与中国的双向投资中方回应是预示进入冷战?

松良呀 2025-02-22 22:47:42

据彭博社7月12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拜登政府计划在未来两个月内出台行政令,进一步限制美企对中国半导体、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同时加强对中国在美投资的审查。中国商务部13日回应称,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直指美方行为是“以国家安全为名行保护主义之实”。这场被外媒称为“科技铁幕2.0”的博弈,恐将加剧全球经济碎片化风险。

美方新规:小院高墙再添砖瓦根据草案披露内容,新规将要求美国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向财政部报备对中国敏感科技企业的投资行为,并授权政府直接叫停相关交易。与2023年实施的芯片出口管制形成政策闭环,此举首次将双向投资纳入限制范围。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称:“这是防止美国资本助力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必要防御。”

值得关注的是,美方同步强化《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FIRRMA)执法力度。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已降至32亿美元,较2016年峰值骤降98%,但CFIUS审查的中资交易占比仍达15%。美国国会正在审议的《关键供应链弹性法案》更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在华关键技术投资细节。

中方回应:反对经济胁迫的科技霸权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3日召开专题记者会,现场大屏展示美对华投资限制措施演进时间轴:从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案》到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再到当前酝酿的行政令,美方已对中国2000多家实体实施制裁。发言人指出:“美方用‘去风险’包装‘脱钩断链’,实质是剥夺中国发展权。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产业链,始终是全球资本的价值高地。”

外交部官网同日刊发《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长文,引用麦肯锡研究报告称:美国企业在华投资收益率长期保持在10-15%,约7万家美企深度参与中国市场竞争。文章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2023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缩减至31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股比限制全面取消。

产业链震荡:全球资本陷入两难新规草案引发跨国企业强烈震荡。红杉资本美国总部匿名高管透露,其管理的120亿美元全球科技基金已暂停对中国AI初创企业的尽调:“我们需要重新评估合规成本,有些项目可能被迫转投新加坡办公室。”波士顿咨询报告显示,若新规实施,全球半导体研发投入可能下降8%,英伟达、高通等企业第三季度对华订单已出现延迟签署现象。

中国欧盟商会7月11日发布紧急调查报告:86%受访企业认为投资审查政治化将扭曲市场竞争,法雷奥集团CEO在巴黎直言:“当技术标准被武器化,我们不得不同时维护中国工厂和美国司法部的双重合规体系,这需要每年增加300万欧元成本。”

专家视角:科技冷战没有赢家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最新建模显示,美对华投资限制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导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研发效率下降0.7%。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安妮·克鲁格警告:“美国试图在量子计算等领域建立‘无菌室’,但中国学者贡献了全球35%的AI顶级论文,强行割裂只会延缓人类科技进步。”

面对持续升级的科技博弈,中方在应对外交部记者会次日宣布,将设立200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三期。正如《华尔街日报》评论所言:“华盛顿的围栏正在催生更强大的中国创新生态,当ASML光刻机工程师开始学习中文时,这场竞赛的结局或许早已注定。”

结语当美国国会大厦与北京中关村的灯光在太平洋两岸次第亮起,资本与技术的流动仍在寻找政治藩篱的裂缝。正如1972年推动中美破冰的“乒乓外交”所揭示的真理:筑墙者终将被历史证明是徒劳的,因为人类对科技进步的追求,永远比任何行政令更具穿透力。

0 阅读:306

松良呀

简介:美食博主、生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