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森
编辑|福森
不知道屏幕前的各位读者是否听说过外交领域一个十分有趣的辞令,“夫人外交”?
在历史上,一般将男性视为外交场合的主导,但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新中国,掀起了一阵“夫人外交”热潮。
所谓夫人外交,顾名思义就是摒弃原本“男性做主”的传统外交,让新时代女性发挥其在外交中的作用,更好地完成外交工作。
陈毅元帅的夫人张茜,就是新中国“夫人外交”的杰出代表。
不信的话,请大家看看下面这张拍摄于1962年,张茜与周总理的合影。
这是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外交家”的周恩来总理和“第一外交夫人”张茜在人民大会堂接待外宾时的一张剪影。
图中的周总理身着中国外交传统服饰中山装,而张茜也是一身典雅的打扮。

这身华美的外交服饰在张茜身上,不仅显现出典雅的大国风范,而且配上张茜姣好的面容,完美地将青春活泼和庄重严肃结合为一,无限彰显了张茜的气质与魅力。
不过,这张图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总理满意的笑容和看向张茜赞叹不已的眼神。
这一笑,就是对张茜外交家身份最好的赞誉。
出生于1922年的张茜,自1938年加入新四军,投身革命以来,一直以优秀的文笔为武器,同敌人做斗争,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贡献,大多数都是在文艺领域完成的。
那么究竟为何,她会在建国后“转型”成了外交家呢?

这还要从她的丈夫,陈毅元帅说起。
作为开国元帅,陈毅是军事上的一把好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无法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
1958年,在新中国刚刚建立,外交人才极度紧缺的背景下,陈毅走马上任外交部长。用兵如神的陈毅,在外交战场上也是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而在我们国家的革命工作中,历来有“夫唱妇随”的优良传统,因而作为元帅夫人的张茜,当仁不让地成为了陈毅在外交战线上配合最默契的亲密战友。
众所周知,出生于四川,爱吃辣椒的陈毅,他的脾气就像四川火锅一样,相当劲爆。
按理来说,在外交官的性格方面,应该以温润如玉,左右逢源为佳,陈毅元帅实非最好人选,不过在夫人张茜的助力下,陈毅这位“非主流外交官”却取得了堪称辉煌的战果。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他在1961年日内瓦会议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精彩表现。
说起日内瓦会议,想必各位观众更加熟知的是周总理率队出征的那一次。
实际上,这次各国外交使团再次聚首日内瓦,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上次日内瓦会议的延续。这次会议召开,主要是为了解决老挝的问题。
而制造麻烦的人,不用想也知道啦,是我们的“老朋友”美国。
美国政府策动老挝国内的反革命势力,挑起内战,企图在老挝扶持起一个军政府独裁政权。
1961年5月16日,日内瓦会议正式开幕的首日,陈毅就以他在外交上独特的、雷厉风行的手段,直言不讳地揭露了美国的阴谋诡计。
他的仗义执言,打得美国代表狼狈不堪,正义的阵营此番先拔头筹。

不过外交场合,太过直来直去始终不好,这时“第一外交夫人”张茜就有了用武之地。
她和陈老总一个直接,一个含蓄,一个凶悍,一个温柔,陈毅在外交的“正面战场”猛烈开火,驳得美方代表满头虚汗,哑口无言。
而张茜就以她独特的人格魅力,耐心地向与会人员申明中国立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揭露美国人的阴谋。
最终,在夫妇俩天衣无缝的配合之下,充分展现了中国外交官的卓然风采,为中国赢得了崇高的国际声望。

周总理不仅对陈毅夫妇在外交战线上的表现赞不绝口,而且曾对张茜的女儿如此肯定她父母的成就“你母亲年纪轻轻就参加革命,一生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是值得钦佩的。”
张茜从女儿的转述中得知了总理对她的评价,还十分谦虚地说“自己听了颇感愧疚”。
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是如此,在长期斗争的艰苦岁月中始终不忘初心,谦虚谨慎。
也正是因为他们拥有这样难能可贵的品质,我们的革命才最终取得了成功,我们的民族复兴才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