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28个盟友面临出卖风险,访华潮来袭!

张倩千 2025-04-09 10:36:26

据中国青年网报道,近日,特朗普于社交媒体宣称,若欧盟与加拿大联手损害美国经济,美国将对其施加远超当前计划的大规模关税。3月26日,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相关措施定于4月2日正式生效。这一决策犹如一记重锤,直击以汽车出口作为重要支柱产业的加拿大及德国等欧盟国家。加拿大总理卡尼迅速回应,明确指出该政策是对加拿大工人的“直接攻击”,并表示加拿大将采取包括实施报复性关税在内的一切必要反制手段。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亦罕见地通过社交平台表达不满,强调此政策不仅不利于美国与欧盟企业,更将对消费者利益造成损害。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盟友的强烈反对与警告,特朗普并未收敛,反而进一步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指责欧盟与加拿大“联手对美国经济造成伤害”,并声称将对其征收更为严厉的惩罚性关税。特朗普此举将原本应基于平等协商的双边贸易争端,演变为单方面的强硬威胁,严重破坏了国际合作机制。事实上,“关税外交”已成为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一种结构性工具。

从对中国发动大规模贸易战,到对墨西哥、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进行关税威胁,再到当前针对欧盟与加拿大,特朗普始终秉持“零和逻辑”与“霸权优先”的贸易观。在其认知中,全球贸易并非互利共赢的合作,而是利益的单向转移,不是基于协商的机制,而是力量的单纯较量。只要美国存在贸易逆差,或美国工人未感知到明显利益,便认定其他国家在“占便宜”,进而试图通过关税手段迫使他国“付出代价”。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近期释放出考虑让俄罗斯重返SWIFT国际银行系统、放宽对俄经济制裁的信号。回溯历史,当年拜登政府决定将俄罗斯从SWIFT体系中剔除,并联合欧盟27个成员国以及加拿大、英国等,对俄罗斯实施全面经济制裁。

若特朗普政府此时推动俄罗斯重返SWIFT系统,无疑将对曾经跟随美国对俄施压的28个盟友构成重大背叛。这些盟友在对俄制裁行动中投入诸多资源与精力,法国财长甚至曾提出SWIFT是“金融核武器”的观点。如今特朗普为缓和美俄关系,全然不顾盟友此前的付出与信任,再次凸显“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底色。

欧盟(资料图)

在此复杂国际形势下,欧洲国家敏锐察觉到局势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媒体统计数据表明,近期欧洲掀起一股访华热潮。意大利参议长、葡萄牙外长、法国外长已先后访华,欧盟贸易专员与西班牙首相亦计划近期开启访华行程。欧洲国家积极寻求与中国加强合作,背后有着深刻的现实考量。欧洲当前的经济总量与民众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三大支柱: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来自俄罗斯的廉价资源,以及庞大的中欧贸易。

但如今,特朗普政府对欧洲防务政策的调整,使欧洲在安全层面面临不确定性;俄乌冲突持续,导致欧洲难以稳定获取俄罗斯的廉价资源;在此情形下,若中欧关系进一步恶化,欧洲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因此,为维护自身经济利益与发展稳定,欧洲国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积极探索与中国深化合作的路径。

然而,必须清醒认识到,欧盟、加拿大与英国等国家在对华态度上仍存在显著复杂性与不一致性。以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为例,2月份其表态支持扩大中欧贸易与投资关系,但3月份却在乌克兰危机和台海问题上对中国无端指责。这一现象充分表明,部分西方国家虽有与中国开展合作的意愿,但在战略决策上仍摇摆不定。

若要切实推动中欧关系深入发展,这些国家需以实际行动展现合作诚意。例如,欧盟去年跟随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当前国际形势已发生显著变化,欧盟若继续无视中方的合理关切与反制措施,无疑将阻碍中欧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中欧关系的未来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盟能否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加以改善。

汽车工厂(资料图)

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不仅严重破坏了美欧、美加之间长期建立的盟友关系,更使全球贸易格局陷入新一轮的对抗与不确定性之中。其看似旨在“保护美国工人”的强硬姿态,实则将美国置于国际孤立的困境。而欧洲国家掀起的访华潮,则深刻反映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各国基于自身利益重新审视与调整外交战略的现实需求。未来,中美欧三边关系的发展态势以及全球贸易格局的演变方向,充满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值得国际社会持续高度关注。

0 阅读:101

张倩千

简介:每日分享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