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先给各位老师提个醒!某985高校副教授前两天在朋友圈哀嚎:"辛辛苦苦攒了三年的论文,全砸在一本野鸡期刊上了!"注意了!今年又有8本"问题期刊"被官方拉黑了,教育部最新公布的预警名单赶紧收藏!
你可能不知道,这些看似正规的期刊其实藏着多少猫腻。有的号称"国际顶级刊",结果编辑部藏在城中村居民楼;有的审稿快得离谱,三天就过却要收上万元版面费;更坑的是去年被踢出名单的期刊,换个马甲又出来骗人,像《教育探索》改头换面成《新教育探索》,继续坑老师没商量。
【2025年重点避雷清单】
《全球化教育研究》(英文版)
- 雷点:伦敦办公地址是假的,八成论文都来自国内
- 平替选择:改投SSCI认证的《国际高等教育研究》
《智能教学技术》
- 雷点:审稿专家居然是博士生客串
- 平替选择:关注新晋黑马《数字化教育前沿》
《经济与管理科学》
- 雷点:一期塞32篇同主题论文,明摆着卖版面
- 平替选择:老牌刊《管理科学学报》更靠谱
教你们几招防坑指南:
✅查三证: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输入CN号,信息对不上赶紧跑
✅看周期:正经核心刊审稿至少仨月,敢说"一周录用"的绝对有诈
✅试水投稿:拿篇非主力论文探路,碰到催交加急费的直接拉黑
有位教授支了个绝招:在知网搜该期刊最近三年的论文,要是同一个单位的作者超过四成,八成是关系户专属后花园。还有那些官网做得像山寨网站、投稿系统动不动崩溃的,十有八九是李鬼期刊。
最后唠叨一句:发论文就像找对象,宁缺毋滥!与其在评审时被扒出发过水刊,不如现在花二十分钟核对下投稿清单。记住,一篇能放简历里十年的硬核论文,胜过十篇见不得光的速成稿。你的学术声誉,可别让这些"坑货"期刊给毁了。
附自查通道:
1️⃣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官网
2️⃣各大学校科研处内部名单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预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