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祭祀文化。在古代社会,人们普遍认为腊月是神灵归位、祖先显灵的时刻,因此这个月被赋予了特殊的宗教与祭祀意义。
《礼记·月令》中就有记载,腊月是“大蜡之月”,即举行年终大祭的月份,用以感谢天地神灵及祖先一年来的庇佑,并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宅平安。这一传统历经千年,虽形式有所变迁,但其核心精神——感恩与祈福,始终被保留下来。
“腊”字本身有着多重含义与说法。一种说法是“腊者,接也”,寓意着新旧交接,岁末之时是一年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将要开启的过渡阶段,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还有说法认为“腊” 同 “猎”,因为古时在这个月,人们会通过打猎获取猎物,用猎物来祭祀祖先和神灵,所以称之为 “腊月”。
民间自古就有老话说,“腊月三不留,来年财不丢”!哪3件不能留?
1:破旧的衣物不能留。在古代,物质相对匮乏,衣物的制作往往耗费诸多人力、物力,新衣服本就是比较珍贵的物件。而破旧的衣物一方面代表着已经过去的、破旧的生活状态,人们希望通过辞旧迎新,告别过去生活里的艰难与不如意。
比如在农耕社会,普通百姓一年到头辛勤劳作,衣服磨损破旧很常见,到了腊月这个新旧交替之时,将破旧衣物舍弃,象征着放下过往的辛苦,期盼新的一年能有更好的物质条件,生活更加顺遂。
从传统的文化观念来看,衣物也有着“蔽体遮羞”“彰显身份”等诸多含义。破旧的衣物给人一种衰败、邋遢的感觉,不符合人们追求吉祥、美好的文化心理。
我国传统文化讲究“取象比类”,破旧之物往往会被视作一种不吉利的象征,与新年所期盼的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相悖。
而且在古时,过年穿新衣也是一种传统习俗,新衣寓意着新的开始、新的气象,破旧衣物自然就不宜留存到新年了。
2:枯萎的花草不能留。腊月,万物凋零的冬季,枯萎的花草更是给人一种衰败的视觉感受。回顾历史,大户人家往往在年终岁末时会格外注重家中的环境布置,更换掉枯萎的花草,期望新的一年家族如同生机勃勃的绿植一般,繁荣昌盛,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一做法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
新年讲究的是喜庆、吉利,一切都要展现出积极向上的风貌,所以枯萎的花草不符合这样的文化氛围,需要及时清理掉,避免影响家中的气场,确保来年家庭运势良好,财运亨通。
3:破碗破碟不能留。在古代中国,饭碗被视为养家糊口的重要工具。一个稳定的饭碗意味着稳定的生活来源和富足的生活。因此,人们非常珍视自己的饭碗。
破损的饭碗不仅使用起来不安全,还可能引发联想。在民间信仰中,饭碗与仕途和工作紧密相关。破损的饭碗可能被视为工作不顺、生活困苦的预兆。
腊月大扫除时,人们会仔细检查家中的饭碗等餐具。一旦发现破损的饭碗,就会立即更换新的。这样做既是为了避免使用时的安全隐患,也是为了图个吉利、迎接新的一年。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让我们携手同行,于古韵今风间寻觅智慧之光。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去其糟粕,让千年积淀在新时代绽放异彩,传承不息。在此,月下词诚邀诸君,共赴文化之旅,探幽揽胜。望君常顾,于此间,我们一起,聆听历史的低吟,续写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