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即农历十二月,因其时值岁末,天气寒冷,云量较少,且少雨干燥,最适合风干制作腊味而得名。在《周易》与《周礼》等古籍中,已有关于“肉甫”和“腊味”的记载,可见腊月的命名与古人的饮食习俗息息相关。古人将肉类以盐或酱腌渍后,再放于通风处风干,以此方法制作的干肉,便是“腊”的本义所在。
“腊”字在古代与“猎”通假,“腊祭” 最初为 “猎祭”。早在先秦时期,人们会在岁末十二月猎杀禽兽,举行大祭活动,以拜神敬祖,祈福求寿,避灾迎祥。
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据《易经・系辞》记载,神农氏在年终十二月率众“始作蜡以祭告上苍”,蜡祭活动是为了庆祝丰收,并祈求上苍保佑来年更加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当时的蜡祭活动有八个方面的内容,称为“八蜡” 或 “蜡八”。
秦汉时期的发展:到了秦朝,改 “蜡” 为 “腊”,将蜡祭和腊祭合而为一。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下令制定历法,正式将冬末初春新旧交替的十二月称为 “腊月”。自古就有民间老话说,“人怕腊月死,更忌腊月生”,这是为何?有啥讲究?
“人怕腊月死”这一说法,其诞生与古代社会的丧葬习俗、生存环境以及人们对生命意义的认知密切相关。在古代,腊月作为一年之终,被视为阴阳交替、气息纷乱的时节。人们普遍认为,此时离世之人未能顺利度过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其灵魂可能难以安息。
腊月土地冻结,挖掘墓地变得极为艰难,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在冰天雪地的天气下,运送灵柩、举行葬礼等环节都可能受到影响,增加了丧葬的难度和成本。若不能及时下葬,还可能被认为不吉利,给家人带来心理负担。
在一些地方,有守孝的习俗,若亲人在腊月去世,家人需要守孝,这可能会影响到过年的氛围和家庭的正常生活。在本应欢乐祥和的新年期间,家中却沉浸在悲伤之中,大门紧闭,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与周围喜庆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让家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更忌腊月生”,则是从婴儿出生的角度出发。腊月时节,天寒地冻,新生儿体质娇嫩,极易受寒生病,甚至夭折。
在医疗条件有限的古代,婴儿存活率相对较低,加之腊月为一年之末,新生命在此时诞生,意味着从一开始就需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生活艰辛。因此,古人有“腊月生,命硬”之说,认为这样的孩子需经历更多磨难。
由于腊月寒冷,新生儿的抵抗力较弱,在没有现代医疗条件和保暖设施的情况下,容易感染风寒等疾病,夭折的风险较高。因此,古人对腊月出生的孩子格外担忧,会尽力采取一些保暖措施,如用炭火盆取暖、加厚被褥等,但效果往往有限。
除了健康问题,腊月出生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可能面临一些困难。在古代社会,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且多集中在农闲时节,腊月出生的孩子可能因年末的忙碌和家庭经济压力,错过一些早期教育的机会。
此外,在一些农村地区,还有“腊月羊,守空房”等说法,认为腊月出生的孩子命运不好,可能会在婚姻等方面遇到挫折,但这些说法并无科学依据。
腊月是岁末,人们忙着祭祀祖先、神灵,迎接新年,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幸福。这个月充满了对新一年的期待和美好的祝愿,人们希望在这个祥和、喜庆的氛围中,家庭团圆、幸福安康。死亡被视为不吉利的事情,会打破这种祥和的氛围,给家庭带来悲伤和晦气。
同时,古人讲究“辞旧迎新”“新年新气象”,若有人在腊月去世,可能会被认为影响到来年的运势。而对于新生儿,古人认为出生的时机也会影响其命运,腊月出生的孩子面临诸多困难,可能被认为命运坎坷、缺少福气。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让我们携手同行,于古韵今风间寻觅智慧之光。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去其糟粕,让千年积淀在新时代绽放异彩,传承不息。在此,月下词诚邀诸君,共赴文化之旅,探幽揽胜。望君常顾,于此间,我们一起,聆听历史的低吟,续写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