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价换量在现在的车市已经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销售策略了。尤其在去年受政策影响,六月开始各家品牌都清国五库存车型,从一线豪华品牌奥迪、奔驰再到二线凯迪拉克、捷豹等,在此策略下销量都非常可观。
虽然各家都短暂尝到了甜头,但其负面效应也来的很快。以凯迪拉克为例:去年年底新款CT5正式上市。经过了半年的宣传,巨星林俊杰为其站台,然而上市后首月销量仅2955辆,并未达到品牌预期。
究其原因,之前的“以价换量”销售策略必然要负起责任。在大多数消费者心中,即使新款CT5有多么让人动心,参考之前的老款,还是会选择做一名“等等党”。这也能理解,毕竟大家都买过20万的CT5了,不会有人再花30万去买了。
不止凯迪拉克一家,沃尔沃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据我们实地探访,部分地区S90低配车型裸车成交价基本都在25万-28万之间;高配车型裸车成交价基本在31-33万之间。虽说优惠很大,但收效甚微。就以上月销量来看,同级别第一名奥迪A6销量1.7万台,而沃尔沃S90销量仅有三千多台。
一线品牌的降价冲击,国产品牌的迅速成长,都让二线豪华品牌倍感压力。“降价有失身份,不降价没人买”,这个两难境地也实属无奈。到底是要高度还是要销量?到底是要面子还是要生存?确实要好好考虑考虑了。
造成这个局面,沃尔沃自身当然是有地方需要反省。大家对沃尔沃的共同印象是什么?安全。我们并不否认沃尔沃在安全上做出的贡献和努力,但在当下,各家安全配置都十分完善,这已经并不能当成最大的亮点拿出来了。且在今年3月、7月,沃尔沃连续两次大规模因为安全隐患进行召回,也让其“安全”标签蒙上了一层阴影。
虽然沃尔沃已有百年的品牌发展史了,但由于进入国内时间较短,品牌影响力还是较弱。且在沃尔沃高速发展的这十年里,主要还是归功于吉利掌舵。因此在很多人观念里还是无法把它和豪华挂钩。在与同为二线豪华品牌的凯迪拉克、雷克萨斯相比,沃尔沃营销做的确实也有待进步。
原本沃尔沃指望着2020年能再上一个新台阶,但开年不利,频繁召回,销量堪忧都让沃尔沃自顾不暇。其前景究竟如何我们也无法预测。但如果还是和现在一样,没有极其强大的产品力,无法让品牌深入人心,只是一味的以价换量,一降再降、月销几千台的现象必然是家常便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