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通缉令涉伪造?杜特尔特后,达沃市独立呼声

夜色阑珊独舞者 2025-03-17 09:55:28

环球时报消息,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在晚上突然被强行带走,送到荷兰海牙,这事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表面上看这是国际司法的事情,但实际上这背后是菲律宾内部权力争斗和地缘政治博弈的结果。现在的小马科斯政府,打着“履行国际刑警组织职责”的旗号,在所谓的“红色通缉令”只有菲律宾媒体在传,还没得到国际刑警组织确认的情况下,就急急忙忙把杜特尔特弄出国。他们这么匆忙、这么强硬的做法,暴露了很多问题,也让人觉得背后有好多不可告人的事情和政治上的小算盘。

杜特尔特被抓的主要原因是所谓的“红色通缉令”,但国际刑警组织一直没有正式确认这个文件,所以有人怀疑这可能是假的。菲律宾政府说他们按照国际刑警组织的指示行事,但他们故意混淆了国际刑事法院(ICC)和国际刑警组织的区别——因为菲律宾在2019年退出了ICC,所以它现在没有管辖权;而国际刑警组织需要单独审查案件的有效性。这种做法其实是想用“国际法治”的名义来掩盖政治报复。小马科斯政府在这个时候采取行动也挺有意思的。杜特尔特本来打算回菲律宾参加5月份的中期选举,他的家族仍然控制着南部的棉兰老岛,并且计划让他的女儿莎拉·杜特尔特在2028年竞选总统。小马科斯那边想通过弹劾莎拉和逮捕杜特尔特,在选举前彻底削弱对手的实力。特别是最近杜特尔特指责马科斯家族“盗取国家黄金储备”之后,这次行动更像是为了报复。

杜特尔特被捕这事啊,背后好像总能看到美国的身影,时隐时现的。小马科斯一上台,菲律宾的外交政策就明显往美国那边靠了,不光是恢复和美军的联合军演,还让美军能用更多的军事基地。杜特尔特当政的时候,可是努力改善了中菲关系,搁置了南海争端,他这个人啊,在美国构建所谓的“印太战略”里头,就是个绊脚石。美国通过国际刑事法院(ICC)给杜特尔特施压也不是头一回了美国国务院就因为“人权问题”冻结了杜特尔特家人的资产,这次逮捕行动呢,可以看成是美国对菲律宾政府施压的升级版。小马科斯这么着急地配合美国,一方面是想表明自己的忠诚,另一方面也想借着外国的力量来稳固自己的权力。但是呢,这种做法可能会把菲律宾卷进大国之间的博弈里,让南海的局势变得更紧张。

现在,杜特尔特家族可没闲着。莎拉·杜特尔特公开批评小马科斯政府“出卖国家利益”,她爸杜特尔特也在被捕前表示,“扫毒是为了菲律宾的和平”。他的律师团队已经准备好,要以“逮捕令造假”和“程序违法”为理由起诉政府。如果菲律宾最高法院认定政府越权,可能会引发宪法危机。另外,杜特尔特的支持者在机场外抗议,南部的达沃市甚至有人喊出了“独立公投”的口号。如果杜特尔特在海牙法庭上以“政治迫害”为由拒绝认罪,可能会加剧国内的分裂情绪。虽然小马科斯政府目前还控制着局势,但强制引渡前总统的做法已经严重损害了它的合法性,为未来的动荡埋下了隐患。

另外啊,这次的事情又一次暴露了国际司法体系有点被政治牵着走的意思。国际刑事法院(ICC)专门针对杜特尔特在2016年到2019年期间的反毒品行动发难,可对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干的一些不光彩的事儿就装作没看见。要是国际刑警组织允许成员国用红色通缉令来对付自己的政敌,那它就真的变成某些大国的工具了。中国外交部说了句“双重标准”,这不仅是对杜特尔特这事表示关注,也在质疑国际规则到底公不公平。杜特尔特被抓这件事,就像是菲律宾政治环境变坏的一个小例子,也是国际格局变化时发出的一个危险信号。小马科斯政府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不但没能解决对手,还可能让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国家内部更分裂。美国在背后搞的小动作也让地区的稳定受到了影响。接下来,菲律宾能不能躲开内战的坑,国际司法系统能不能重新赢得人们的信任,就要看这次杜特尔特事件怎么收场了。

0 阅读:328
评论列表
  • 2025-03-17 20:18

    菲律宾人民的悲哀,选了个卖国贼当总统。

  • 2025-03-17 23:38

    小马哟西,偷鸡不成,赊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