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衣节是“凶日”,上坟牢记3点:1不烧、2不供、3不去

生远谈历史 2024-10-31 11:39:00

农历十月初一,有一个重要的节日,你知道是什么节吗?

说到传统佳节,大家都非常熟悉,比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等。

但是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叫做寒衣节的节日呢?

事实上,寒衣节是一个相当小众的节日,尤其是在现代,知晓的人越来越少。

寒衣节究竟是个什么节呢?

寒衣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说到祭祀,祭祖的节日,其实有很多,比如清明节,中元节,都是祭祀的节日,但其实除了这两个最出名的祭祀的节日之外,寒衣节也是一个祭祀的节日。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此时我国长江以北的大部地区已经开始步入冬天的怀抱,即便是南方,也逐渐变冷,大有一种萧瑟寂寥的感觉。

古代的时候,每到十月初一,人们就会给服役的亲人送去冬衣,用以度过漫漫冷冬。

渐渐的这种习俗就发展成了给祖先和逝去的人送去寒衣。

这就是寒衣节的来历。

寒衣节到现在已经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有考证的历史,寒衣节最早出现在周朝。

其实,在周朝的时候,寒衣节并不是在十月初一,而是在农历九月,诗经有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七月流火这个词大家都熟悉,说的是夏季天气炎热,但九月授衣的说法很多人就没听过了,这是因为农历九月的时候,很多地方天气还不是很冷,所以九月就添衣似乎也有点不合时宜。

所以渐渐的,到了宋代的时候,寒衣节就从九月演变到了农历十月初一。

至此,寒衣节的时令才逐渐确定下来。

事实上,寒衣节虽然主打的是祭祀,但实际上跟清明节和中元节纯粹的祭祀不同,寒衣节代表了一种对时令节气的定义。

比如广西,地处华南,冬短夏长,每年农历十月初一的时候,这里还比较炎热,根本就不大可能添衣;

所以,在广西,很多地方是到了十月初十的时候才举行冬祭,于祖先坟前烧纸衣。

而之所以到了宋代的时候,人们才把寒衣节挪到了十月初一举行,其实也是因为宋代的政治经济中心都比较靠南;

尤其是南宋,北方大部地区都为金朝占据,而南方的冬天要比北方来的晚,所以寒衣节才逐步后推到农历十月初一。

由此可见,寒衣节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对时令节气的反应。

寒衣节为什么被逐步遗忘了呢?

寒衣节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小众,别说年轻人,就算是老一辈的人,很多也不知道有这样的节日存在。

那为什么寒衣节会逐步被人们遗忘呢?

其实重视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之一,在古代,祭祖的节日非常多,具体的有元旦,寒食,清明,中元,重阳,寒衣六个节日。

注意,这里说的元旦不是公历的一月一日,而是农历的正月初一,元旦的说法早在晋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只不过是到了现代,元旦的定义发生了改变而已。

而寒食节和清明节,其实也是有区分的,一般来说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天。

可以看到,古代的时候,祭祖真的是非常重大的事情,每一年,人们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祭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呢?

说到底,古代社会,人们是以家族为基本的社会单元的。

尤其是名门望族,往往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聚合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劳作。

因为,在农耕文化中,劳动力和土地才是真正的财富。

有土地意味着有收成,有人丁意味着可以耕作更多的土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而能够让人们聚在一起形成合力的,其实就是家族观念,同姓之人,一个祖先,共同生活,这在逻辑上是没毛病的。

所以,祭祖就是强化家族观念的重要手段。

只要是节日,都免不了要祭祖。

但是发展到现代,虽然人们依然重视孝道,但孝的对象从祖先逐渐转变为针对父母,祖父母这两代人。

因此对于祭祀的要求就逐渐减少了。

想想看,一年要进行五六次重大的祭祀活动,对于现代人而言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慢慢的,一些具有相同含义的节日就逐渐消亡了。

比如寒食节,因为与清明节相邻,两者的内涵相差不大,逐渐的,人们就不再过寒食节了,仅仅只会过清明节。

再比如重阳节,现代的重阳节更多的是强调敬老,而不是祭祖。

往往在重阳节的时候,我们会选择回家看望父母和祖父母,远在他乡的小伙伴,也会给父母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打个电话,但是对于祭祖祭祀的传统习俗,就已经逐渐不再遵守。

而至于寒衣节,则干脆已经被逐渐淡忘。

时至今日,除了春节,清明和中元节之外,其他的带有祭祖含义的节日已经非常小众。

寒衣节有什么习俗?

寒衣节设立的初衷,其实就是越冬的概念。

古代,到了冬天,农业生产就会逐步停止,并且室外的活动也会减少,其目的是为了躲避严寒。

进而发展成,活人需要越冬,祖先自然也有这个需求,所以要给祖先送寒衣。

所以,寒衣节最大的习俗就是给祖先烧纸衣。

不过,按照传统习俗,就是所谓的老黄历,万年历中,其实人们对于吉凶的概念分的很清楚。

那么今年的寒衣节,并不是一个太好的日子。

今年的寒衣节恰逢甲辰年,甲戌月,己巳日,这一天对应的是危日。

危字顾名思义,有危险的含义在,所以今年的寒衣节算得上一个凶日。

那么面对这样的日子,按照老话说,要不烧,不供,不去。

啥意思呢?

所谓不烧,是指忌讳寒衣不烧干净。

刚才说了,寒衣节的习俗就是给祖先烧纸衣,因此,烧纸衣,纸钱的时候一定要烧干净。

如果有哪怕一丁点没烧干净,那么祖先就没办法真正的拿走寒衣,这是对祖先的大不敬。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中,祖先是家族的守护神,如果祖先受冻,自然也难以保佑后辈平安。

所谓不供是指不供奉单数的祭品。

在古代,单数的祭品一般是供奉神明的,比如神佛之类的神祗。

因为单数代表着阳数,所以,对神祗要以单数的祭品供奉,才能被神明保佑。

而祭祀祖先的时候,则往往要用双数的祭品,这是因为双数是阴数,祭祀用双数的祭品,才能表达缅怀。

所谓的不去是指祭祀不要去的太晚。

一方面寒衣节时,天气渐冷,太晚了天气寒冷,并不适宜户外活动。

另一方面,寒衣节作为祭祀节日,本身就是至阴的节日,又有鬼节的说法,再加上初一恰是一个月之中阴气最重的一日;

因此在传统文化中,这样的日子也往往容易撞邪,所以,在传统文化中,寒衣节可不能太晚出去。

当然,一些传统节日,在当代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寒衣节这个古老的节日,也渐渐的走向消亡,即使你没听说过,那么简单的了解一下,也未尝不可。

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妥善处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