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蒋介石入殓时,棺材里放了4本书,分别有何深意?

青春的逐梦想飞翔 2025-01-23 10:13:59

参考资料

《党史文苑》?2015年11期,《蒋介石遗体入殓时安放了哪四本书》,作者:范小方

蒋介石的陪葬品能有多“寒酸”?

三枚勋章 、四本书册、以及七衣七裤,这就是蒋介石去世时棺椁里放着的所有陪葬品。

或许你也会问,身为一党之主,老蒋的陪葬品为何如此寒酸?

可实际上,仅是那四本书册,就足以涵盖老蒋一生,更代表着老蒋生前死后那“非比寻常”的寓意和期许。

4本陪葬书籍究竟有何特殊之处?能让老蒋生时捧着,走时带着,这里面藏着什么深意?这一切都要从头讲起。

1975年1月9日,蒋介石因心肌缺氧被送往医院抢救。这是他第三次被下达病危通知书,这一年,他89岁。

自从1949年战败逃到台湾后,政治形势的变化,让这位叫嚣着“反攻大陆”的国军领导人,彻底收起了曾经的疯狂念头。

特别是1970年,蒋介石的驻外使馆纷纷倒闭,官员下旗返台后,哪怕依旧勉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与淡然,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再无重返大陆,舞弄权势的可能了。

他的失意让宋美龄有了危机感。这个极其崇拜权力的女人,早已适应了高居人上的生活。

在侥幸心理的作用下,宋美龄一直试图说服自己,只要蒋介石身体转好,政党就有再次翻身的可能。但遗憾的是,几年过去后,蒋介石的身体状况肉眼可见的衰落到了强弩之末的状态。

在被医生紧急抢救后,1975年3月29日,蒋介石病情再次转危。8天后,他在宋美龄的哭声中溘然长逝。

他的离世,让宋美龄意识到,从前的繁华已经一去不复返。在不顾形象的大哭一场后,宋美龄戴上墨镜,出席了蒋介石的葬礼。

相比于其他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的灵堂布置得十分简洁,花圈与十字架的摆放也都遵从旧制。唯一有些与众不同的就是,他的棺材里放了四本书,而这四本书每一本都有着它独特的含义,更代表着老蒋生前和死后的执念和期许。

第一本书是《唐诗》,作为以继承儒家道统为己任的领导人,蒋介石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大,这与他母亲王采玉对他的教育分不开。

1895年蒋介石的父亲去世后,王采玉独自一人将蒋介石抚养长大。

在那个动乱年代,一个女性想要凭自己的力量将儿子养大成人,这显然不是一件易事,王采玉不但做到了,还做的相当完美。

她在那个艰苦时期,将儿子送入了当地最好的私塾里接受教育。也正是这段经历,让蒋介石彻底爱上了经史子集与诗词歌赋。

而在战败后蒋介石,更是时常手捧《唐诗》,品味诗词里思乡与思母的双重情感,在这两份难以割舍的思念面前,他才决定让《唐诗》跟随自己入葬。

第二本书是《三民主义》。对于蒋介石来说,孙中山,是他革命历程上最为重要的一个人物。

如果没有孙中山的支持,他不可能做到黄埔军校的校长位置上,也不可能拥有日后号令国军的庞大权力。

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为了夺取孙中山的革命果实,蒋介石甚至一度以孙中山的学生自居,试图以这种方式,来获得更多的民意支持。

再加上后来蒋介石与孙中山政治理念出现分歧,明显更符合孙中山革命理念的共产党也开始冒头,这对于蒋介石来说,争夺孙中山的革命衣钵就显得更加重要。

哪怕他后来败走台湾,也没忘记将《三民主义》带在身旁。毕竟,三民主义既是孙中山先生的创举,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一大纲领。

对于蒋介石来说,只要牢牢抓住《三民主义》不放,他就可以继续宣称,自己才是孙中山真正的追随者。

而这,也是他选择将《三民主义》随身下葬的原因,虽然他没有完成一统大陆的任务,但握好三民主义这块招牌,就足以让自己的政权拥有不被打垮的底气与实力。

第三本书略显特殊,是西方的《圣经》,很多人认为,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坚决拥护者,蒋介石应该对西方基督教文化有所排斥,但毕竟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是个“西方主义者”。在蒋介石追求宋美龄的那段时间里,宋美龄的母亲就曾嫌弃他是个穷小子,并扔给他一本《圣经》,要求他回家好好研读。

从这件事中也能看出,当时风光无限的蒋宋联姻,其实一开始是不对等的。出身优渥的宋家,最初并没有将一穷二白的蒋介石放在眼里。

而最后,凭借着自己的执着与政治手段,蒋介石顺利获得了宋氏家族的支持,那本意义非凡的《圣经》,此后也成为了蒋介石人生轨迹中最为重要的见证物。

众所周知《圣经》是西方基督教徒的信仰,而在革命开始后,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果实,蒋介石一直将英美两国视为靠山。

在这样的情况下,蒋介石将《圣经》放入棺材,本质上也有继续讨好英美两国,从而获得对方的政治助益的目的。

最后一本书是宋美龄送给他的《荒漠甘泉》。这本书的内容其实就是作者考门夫人以《圣经》为据,记载的一些心得与感悟。

在将这本书送给蒋介石时,宋美龄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服蒋介石从心底里信仰基督教。

但让宋美龄失望的是,在读完《荒漠甘泉》后,蒋介石并没有如她期盼的那样信仰基督教。反而晚年退守台湾后,处于艰难困境中的蒋介石,才重新对这本书中记录的困境修行有了更深的见解。

也正是因此,彻头彻尾变成基督徒的蒋介石,才会将《荒漠甘泉》带入棺材。

可以说,蒋介石带入棺材中的这4本书,完整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眷恋、革命道路的坚守、政治权力的追求,以及晚年悲凉经历的感慨。

选择这几本书带入坟墓,相当于蒋介石已经彻底放弃了反攻大陆的念头。

作为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自然明白蒋介石这一举动的用意。所以在葬礼上看到这些书时,她才会忍不住哭晕在地。她明白,自己追求了一生的权力,恐怕真的要同丈夫一起离自己远去了。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