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这里 ↑老满说高考
作者 l 老满
生涯规划师 l 升学顾问l拆书家
这是老满说高考公众号的第1025篇原创文章
大家好,我是升学顾问满路,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吉林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在高等教育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吉林大学交出了一份堪称惊艳的答卷:2024届毕业生总体就业落实率87.18%,其中硕士生超90%的就业率、博士生近87%的就业率,以及本科生42.96%的境内升学率。这些数字背后,是吉大作为国家“双一流”A类高校的深厚底蕴,更是其“就业育人”战略的精准落地。
作为升学顾问,我曾为无数家庭解读高校就业数据,但吉大的这份报告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是一张成绩单,更是一张解码未来职业发展的“藏宝图”。无论你是正在备战高考的学子,还是面临升研抉择的大学生,这篇文章将带你揭开吉大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底层逻辑。
升学篇:从吉大出发,站上全球学术金字塔尖
92.67%的升学含金量:2024届5156名境内升学毕业生中,92.67%进入“双一流”高校。其中2130人直升吉大本校,印证了其学科实力的自我认可;而进入哈工大(202人)、西安交大(167人)、浙大(122人)等顶尖学府的比例,则凸显吉大作为“学术跳板”的价值。
学科交叉优势:以化学学院为例,93.53%的本科升学率背后,是19个ESI全球前1%学科的支撑。这种“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让吉大学子在科研赛道上占尽先机。
新加坡国立大学(61人)、香港大学(47人)、帝国理工(10人)——这些QS前20名校的录取名单中,吉大学子身影频现。更值得注意的是,469人进入世界前100高校,占留学总人数的73.74%,远超同类高校平均水平。
“冷门专业”逆袭案例:古籍研究所博士生100%升学率、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95.45%的落实率,证明吉大在基础学科领域的培养实力,足以打破“文科难出国”“理科卷不动”的刻板印象。
升学策略启示早规划+强背书:吉大《职业发展指导》慕课覆盖近2万学生,微课体系涵盖基层选调、国际组织实习等细分领域。这种“全员生涯教育”模式,让学生从大一开始明确方向。
数据说话:想冲击顶尖院校?选吉大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升学率90.62%)、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92.11%),成功率远超同类专业。
就业篇:从东北腹地到世界舞台,吉大学子如何“多点开花”国企+民企=半壁江山:50.3%毕业生进入国企和民企,其中一汽集团(483人)、比亚迪(145人)、华为(115人)稳居前三。这背后是吉大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深度绑定,更是其在新兴产业布局的前瞻性。
学历分层明显:本科生42.79%进国企,硕士生聚焦医疗(16.96%)和机关(14.01%),博士生49.81%投身高等教育——这种清晰的职业路径分化,反映出吉大“因材施教”的就业引导策略。
制造业(23.9%)+卫生(14.55%)+教育(13.24%):这三驾马车背后,是吉大“汽车工程全国第一”“白求恩医学院百年积淀”“马克思主义学院A+学科”的学科优势。
新兴产业突围:人工智能学院96.74%的总体就业率、新能源与环境学院91.22%的落实率,印证了吉大在智能驾驶、碳中和等领域的布局已进入收获期。
地域选择:扎根东北VS勇闯一线留吉就业占比38.5%:3693名毕业生选择吉林,一汽、吉大附属医院、长光卫星等本土巨头成为“人才蓄水池”。对于追求稳定发展的学生,吉大提供的“在地优势”无可替代。
南下红利:广东(9.95%)、北京(7.05%)、浙江(4.93%)的就业占比,则揭示了吉大通过“访企拓岗”打破地域局限的努力。特别是537名选调生覆盖辽宁、黑龙江等地,让“吉大基因”深入基层治理。
政策篇:选调生、国际组织、科研助理——吉大的“体制内密码”辽宁(82人)、黑龙江(76人)、吉林(66人)三省选调生占比超40%,凸显吉大在东北政界的校友网络优势。更值得关注的是,31个省级选调项目的全覆盖,让法学、行政管理等专业学生“考公成功率”倍增。
国际胜任力培养+182条实习信息推送,吉大通过“JLUIO”平台打通了学生走向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机构的通道。2024届4人通过国际组织实习加分保研,印证了这一路径的可行性。
理工科首选:车辆工程(80.67%就业率)、计算机(92.54%升学率)、人工智能(100%落实率);
文科黑马:考古学院(85.16%落实率)、行政学院(92.20%就业率)证明“冷门”也能热就业;
医学王牌:白求恩三所临床医学院平均90%以上的就业率,让“临床医学”持续坚挺。
这些专业慎选!日语(53.33%本科就业率)、西班牙语(59.09%)、音乐表演(50%)等专业数据垫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