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俄军拦截,以军为何非要进军叙利亚?援军逃跑,叙军寸步不让

小正知识局 2024-10-25 16:00:18

2024年10月的一个清晨,叙利亚库奈特拉省迎来了激烈的战斗。

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轰鸣着越过停火线,强势进入叙利亚非军事区,使得场面十分紧张。

而驻扎在附近的俄罗斯军事哨所,并未采取任何行动,叙利亚军队也寸步不让,严阵以待。

与此同时,伊拉克的什叶派援军在压力之下,纷纷撤离,这场多方势力交织的对峙,似乎预示着更大的冲突在悄然酝酿中。

以军的强势进军与叙利亚的坚守

据路透社报道,以色列的装甲部队早已突破戈兰高地的临时停火线,强行进入叙利亚的非军事区。此次以军行动并不单纯是一次边境试探,而是伴随着实际行动的推进。

以色列军方为修建苏法路项目,派遣了多辆梅卡瓦坦克为推土机提供掩护,而这条公路的修建,则直接将以军推进到了叙利亚库奈特拉省。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切的进行几乎没有遭遇来自俄军和伊拉克援军的阻拦。

虽然俄罗斯军事哨所驻扎于此,但俄方并没有进行任何实质性的拦截或回应,反而在战局中选择了保持观望态度。

而伊拉克的什叶派武装,接到命令后迅速撤离,展现了其在面对以军压迫下的脆弱性。

反观叙利亚,尽管在短时间内撤离了相关区域,但在库奈特拉省的有利地形上,叙军依然寸步不让。

他们迅速调整战略,选择在周围的山区严防死守,展示出顽强抵抗的决心。

这一幕,不仅是战斗双方实力的较量,更是叙利亚在外界压力下展现出的一种不屈精神。

俄军为何不作为?

对于此次以军突入叙利亚,外界不禁疑问,驻扎在附近的俄罗斯军事力量为何选择按兵不动?答案或许要追溯到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

俄罗斯作为叙利亚政府的主要支持者,本应在此类情况下提供更强的军事支持。然而,面对以色列的军事强势,俄罗斯选择了战略性“冷处理”。

俄军的不作为背后可能有更深层的战略考量。近年来,俄罗斯与以色列的关系相对微妙,尽管在叙利亚问题上存在立场分歧,但双方并不希望直接发生军事冲突。

俄罗斯可能更希望通过维持自身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避免与以色列发生直接对抗,从而维持当前相对稳定的局势。

再加上以军行动涉及到区域内复杂的武器运输网络,俄罗斯或许选择以沉默应对,以免卷入更大规模的冲突。

以军与真主党的对决

此次战事背后,更深层次的冲突还在酝酿中。以军此次行动并非单独针对叙利亚,更大的目标是加强对黎巴嫩南部真主党的打击。

以色列军队通过多方位的军事行动,正在试图切断叙利亚与真主党之间的武器运输线。

在黎巴嫩南部,以色列和真主党之间的战斗可谓胶着。真主党依靠坚固的山区坑道和灵活的小股部队,展开了对以军的顽强抵抗。

而以色列则依赖强大的空中打击能力和情报搜集能力,不断打击真主党后方的军事据点。

在此次战斗中,真主党发射的“胜利-1”导弹对以军造成了一定威胁,这种导弹实际上是叙利亚改进版的海巴尔-1火箭弹,威力巨大,射程远,对以军的防御体系形成了不小的压力。

尽管以色列在军事装备上占据上风,但想要彻底击败依靠山区坑道防御体系的真主党,仍非易事。

更为关键的是,以色列此举不仅仅是为了军事胜利,更是在争夺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控制区。

以军甚至故意攻击了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哨所,试图逼迫其撤离,为以军在黎巴嫩南部进一步部署战略据点提供空间。

美国与伊朗背后的博弈

在这场复杂的冲突中,美国的身影同样不容忽视。

尽管美国并未直接参与叙利亚战事,但其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布局依然对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尤其是在面对伊朗的间接威胁时,美国一直通过支持以色列和其他地区盟友来对抗伊朗在中东的扩张。

而伊朗则通过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政府以及也门胡塞武装等代理力量,持续对以色列及其盟友施加压力。

根据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伊朗每年向黎巴嫩真主党提供的军事援助远超哈马斯,这使得真主党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武器装备,和更为先进的军事技术,形成了与以色列对峙的强大力量。

与此同时,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打击也在持续。据报道,美军出动B-2隐身轰炸机从本土直接飞越大西洋,对也门的胡塞武装发动了空袭。

然而,这一行动也暴露了美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减弱。美军选择从本土出发,反映出美国在中东的后勤支援能力已大不如前,再加上沙特、阿联酋等国家不愿再为美军提供基地,美国的区域控制力进一步下降。

以色列军队无视俄军拦截,强行杀入叙利亚,背后是多方势力的角力和博弈。

随着伊拉克援军的撤离和叙利亚军队的顽强抵抗,中东局势再次走向复杂与紧张。

伊朗与美国、以色列之间的代理战争仍在继续,未来的冲突发展将走向何方?各方势力的下一步动作,又将如何影响整个地区的局势?

0 阅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