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特朗普刚一复任,就重启了那套熟悉的关税大法。不过这回,他不光是对中国动手,而是直接给全球57个国家发了“税单”,最高税率拉到145%。
这回他是想用一把关税,砸烂全世界的桌子,重新排座。他想得很大,算盘敲得也响,可刚抬手就崴了脚——因为接下来的后果,已经不止“疼”,而是“塌”。
美国,真要出事了。

2025年1月15日,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对全球57个国家启动“对等关税”政策。
新关税机制分五档,起步10%,最高税率达到145%,主要集中在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制造业大国身上。中方商品覆盖面高达95%,几乎没有豁免空间。
这一轮关税,不再是谈判策略,而是结构性重写。特朗普希望通过强制税收,把国际市场重新纳入以美国为中心的运作轨道。

在他的设想中,全球供应链会因为这套关税制度而重组,企业会因为不堪高税压力而主动迁往美国,美国将重新掌握产业主导、规则制定与资本定价三重话语权。
但真正推动他这样做的,是财政现状。2024年底,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报告显示,联邦政府债务总额已突破34万亿美元,年度财政赤字达到1.9万亿美元。
政府急需新增税源,尤其在内部税基已被连续减税耗尽、货币政策空间极为狭窄的背景下,对外征税成为特朗普政府最后的“造血路径”。
新政策的关键特征是“分级惩罚”:与美贸易顺差越大、产品科技含量越高的国家和地区,被划入的税级越高。

中国在此次政策中被归为顶层税率国,核心目标是制约中国产业在全球链条中的上游优势地位。
145%的超高关税不仅针对消费品,更包括光伏、储能、芯片设备、汽车零部件等领域,极具“产业歼灭”意味。
特朗普并非首次用关税作工具。2018年他曾以25%关税逼迫中国谈判,但那一轮美国自身的供应链受损严重、物价上涨、制造业就业下降,使其战略受挫。
2025年的升级版,不再以磋商为目标,而是彻底试图打断对手的外向型经济路径,从制度层面改变全球资源分配模式。

而更深层的逻辑,是试图复制20世纪美国依靠关税筑起“工业壁垒”的老方法,用来对冲当下“资本过剩与制造萎缩并存”的困局。
特朗普用一纸关税,不是修补旧系统,而是强推一个新秩序——一个美国收钱,世界埋单的秩序。
他想用一把税,改写中国、欧洲、全世界的命运特朗普这一次行动所追求的,是一种对全球经济秩序的“二次定位”。他想用一纸关税,把世界重新划区,把资本重新定向,把制造重新拉回美国本土。
“对等关税”并非针对个别国家违规行为,而是以“关税对称”作为新国际标准。
其逻辑内核,是试图迫使他国主动压缩对美顺差、修改本国产业补贴机制、接受美国主导的新贸易条款。

换言之,不让别人谈条件,而是直接用税率设限,迫使产业迁徙、资本重新配置。
中国成为这套“计划”的第一道靶子。145%的高税率集中打击机电产品、中间件、高附加值设备,这是中国产业链最强势的几个出口模块。
美国政府押注,通过这一政策,中企将在利润空间被压缩后,不得不“顺流”将部分产线转移至北美,从而在地理上完成制造环节的再分布。
欧洲也未能幸免。在57个被征税对象中,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均被列入中高税级。

尤其德国汽车、荷兰化工、法国高端机械设备类产品,全部进入税率加压区间。
目标非常明确:破坏欧洲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高位参与度”,削弱其与中国的价值链连接,最终使其回归“美西体系”。
这种野心并非没有代价。首先,是全球供应链高度耦合状态下,一国单边施压,带来的将是系统性价格波动和技术协同失衡。
2025年2月以来,全球产业板块股价普遍下跌,半导体原材料价格一度飙升,亚洲港口周转率下降,国际结算成本快速上升。

政治信任体系也在迅速崩裂。过去,贸易谈判依赖“协议+协调”的模式维持最低信任门槛,而“对等征税”直接绕过谈判通道,用法律手段取代外交空间,实际是在单方面“推翻桌子”。
这种极端激进的操作,已从贸易领域外溢至政治与金融结构,变成一种高风险的国家级制度碰撞实验。
特朗普不仅想主导规则,还试图以美国财政自救为轴心,重塑世界经济资源的走向轨迹。
他高估了美国的牵引力,也低估了世界的反作用力。而这一“再造秩序”的冒险行为,很快将迎来全面反噬。
美国的四根柱子,正在一起塌2025年4月,中国启动对美反制清单,覆盖农产品、能源设备、芯片产业链与高端医疗设备。
大豆和玉米等核心品类加税95%,当季美中农业出口几乎腰斩。艾奥瓦州、蒙大拿州多地爆发游行,当地州议会首次以“紧急财政危机”为由,申请联邦支援。
这只是第一环。美国制造协会发布报告称,多地制造业项目进度滞缓,大量项目因原材料成本激增与配套供应障碍陷入停工状态,美国本土“再工业化”出现系统性阻滞。

劳动力成本高企、资本投入缩减、政策预期混乱,令制造企业普遍信心不足,制造业景气指数下滑至十余年来低点。
金融系统同时告警。3月中旬,美国三大养老基金中两家报告净值转负,其中CalPERS投资回报率下跌至-7.4%。
大量养老金账户面临“资产缩水+支付预期增长”的双重压力。保险公司同步调高医疗保费,社会福利成本激增,财政赤字持续恶化,国债拍卖需求低迷。
外交体系亦难维系。4月初,欧盟成员国就美国“对等关税”举行特别会议,通过对美反制计划,对美高端电子、航空产品征收新税。

当全球盟友选择回避,当国际投资者选择观望,当国内企业选择外迁,当民众信心不断滑落,美国的战略基础正在四面脱落。
关税这把刀,本想砍掉对手的优势,结果却割开了自己的肌肉和骨头。它刺破的不仅是贸易气球,而是一个国家赖以运转的四根支柱:产业、金融、财政、联盟。
特朗普曾承诺“让美国再次伟大”,但此刻的美国,却像一个旧船上的操舵人,一边加速,一边漏水,一边拆掉船板去补洞。如果这场征税之战继续推进,美国将不只是失去制造业那么简单,而将面临一次体制性信任的全面溃败。
参考资料:丁一凡:特朗普关税战是用“19世纪的药方来治21世纪的病”.观察者网.2025-04-10
对话郑永年:中美现在拼的就是经济韧性.海外网.2025-04-09
美关税决策“朝令夕改”真实意图是什么?专家分析→.央视新闻.2025-04-11
关税讹诈无法“让美国再次伟大”——起底美国关税战的历史与本质.新华社.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