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冲突持续胶着的背景下,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于这一地缘政治的热点。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通话后,双方同意派遣各自团队进行谈判,以尽快结束这场激烈的武装冲突。从美俄官方披露的消息来看,俄方开出的停战条件——乌克兰接受领土现状且不能加入北约,对于乌克兰和欧盟而言,无疑是难以接受的。这一条件不仅触及了乌克兰的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也触碰了欧盟的底线,因为这意味着北约东扩的受阻和俄罗斯影响力的扩张。
特朗普为何不顾乌方和欧盟的不满,而强推这个和谈方案呢?这还要从他的竞选承诺说起。在2024年美国大选期间,特朗普围绕经济、贸易、外交、移民等内容,多次承诺要让美国“再次伟大”。他提出,若自己当选可以“在24小时结束俄乌冲突”,虽然这一承诺并未兑现,但结束俄乌冲突却符合美国强推大国竞争战略的利益追求。为了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目标,特朗普对内呼吁振兴美国制造业,并指定马斯克成立“政府效率部”,并通过马斯克冲击美国的“深层政府”,改革联邦政府,提升行政效能。
对外,特朗普扬言要吞并加拿大,强行控制巴拿马运河,甚至还要购买格陵兰岛。同时,特朗普还对墨西哥,中国、欧盟等发动的一系列关税战,以助力制造业回归美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缩减贸易逆差。特朗普深知,持续的俄乌冲突不仅消耗了美国的资源和精力,还分散了美国对付中国这一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的注意力。因此,他希望通过与俄罗斯的和解,来减轻美国的战略负担,以便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中。
特朗普认为,俄乌综合实力根本就不在一个等级,即便有美国的支持,乌克兰最终也难以从根本上扭转不利的战局,这显然是一笔亏本的生意。这也是特朗普对俄乌冲突的基本看法。所以,特朗普提出,乌克兰必须要通过向美国供应稀土和能源以换取美国的援助,并为乌克兰拟定了条约。在外界看来,如果美国帮助乌克兰打赢冲突,伸手讨要回报也就罢了。但问题在于,美国不仅没有帮助乌克兰打赢冲突,反而让乌克兰痛失乌东四洲,关键时刻,美方非但没有伸出援手,反而落井下石,不仅逼迫乌克兰偿还3500亿美元的援助,而且还要瓜分乌克兰的家产,甚至要乌克兰签署“卖国条约”。
面对美方落井下石的行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选择与美国硬刚,拒不签署“卖国条约”。泽连斯基表示,美国援助的3500亿美元,乌克兰只收到了700多亿美元。他还表示,绝不在美方拟定的瓜分乌克兰资源的协议上签字,并拒绝接受美俄谈判的结果。据英国媒体披露,特朗普政府为乌克兰拟定的“回报美国援助协议”,就是一份不平等条约,它要求乌克兰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交由美国控制,包括稀土、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资源,其价值比一战后德国的战争赔款还要高。
在过去三年,乌克兰国土沦陷,伤亡数十万人,可结果却成为特朗普政府收割的对象。美国还寻求与俄罗斯媾和,重新进行利益分配,俄罗斯想要的是在乌克兰建立与一块北约的战略缓冲地带,特朗普则想要控制乌克兰资源,这让泽连斯基政府深感失望与愤怒。除了乌克兰之外,欧洲也对特朗普与俄罗斯和谈感到不满。欧洲在俄乌冲突中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精力,积极协助美国进行北约东扩。然而,美国却绕开欧洲,单独与俄罗斯进行谈判,这无疑是对欧洲的一种背叛。
更让欧洲感到愤怒的是,特朗普还宣布对欧洲钢铝和汽车部分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主打一个“美国利益优先”。这种见利忘义的行为,让欧洲和乌克兰对美国的信任度降至冰点。日前,乌克兰外长在慕尼黑会议期间主动找上中方,与王毅外长会面。中方再次就俄乌冲突问题为乌方指了条明路,并重申之前提出的“四个应该”和“三点思考”,并为解决俄乌冲突提供了最公正、最正确的方案。
要知道,在东欧这场安全危机中,中国不是制造者,更不是当事方,但我们没有隔岸观火,更没有借机牟利。中方提出的“四个应该”和“三点思考”,不仅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也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智慧。最后,我们也希望各方能够认真考虑中方的建议,通过对话和协商来寻求和平解决方案,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