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坛再掀波澜,加拿大新总理马克·卡尼上任首日便对美亮剑,加美关系骤然降至冰点。随着双方互征报复性关税、能源威胁接连祭出,这对北美传统盟友正滑向历史性对峙,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遭遇最激烈反抗。
接棒特鲁多的马克·卡尼,凭借央行行长的经济战略眼光,将关税武器化为反击利刃。其首道政令直指特朗普政府的霸权逻辑,明确宣布"加拿大主权不容交易",法语文化与原住民权利必须受到国际尊重。
第二道政令则启动对美系统性反制,同步冻结北美自贸协定升级谈判。安大略省更打出"能源牌",宣布对美国三大州电力出口加征25%附加费,威胁切断跨境供电,此举将直接影响美国东北部800万居民用电。
面对加拿大罕见强硬姿态,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称"4月报复加倍",扬言全面抵制加拿大木材、汽车及能源。但数据显示,美国22个州的就业岗位与加贸易深度绑定,仅汽车产业断供就将导致密歇根州14万工人失业。
更令美方被动的是,加拿大正加速与欧盟缔结战略能源伙伴关系,计划通过北极LNG项目向欧洲输送液化天然气,直接冲击美国页岩气市场份额。
从要求韩国承担50亿美元驻军费,到威逼德国停用"北溪2号",如今加拿大反击标志着美国传统盟友圈出现实质性裂痕。值得关注的是,加拿大联合墨西哥重启"北美自贸区2.0"谈判,提议建立绕开美元的能源结算体系,这或将动摇美国在美洲的经济支配地位。
其推动议会通过《北极主权强化法案》,宣布扩建北极军事基地,剑指美国在西北航道的控制权。外交层面,加拿大宣布加入欧盟"数字主权联盟",在5G标准制定、数据跨境流动等关键领域与美脱钩。观察家认为,这些举措正在重塑中等强国对抗霸权的战术模板。
随着加拿大对美出口锐减、美国边境州爆发大规模抗议,这场关税战的代价正超出双方预期。卡尼的破局之道能否为全球受制于单边主义的国家提供新思路,或将成为国际关系演变的重要风向标。当枫叶旗与星条旗在北美大陆隔空对峙,世界正见证百年盟友体系最剧烈的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