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史|五金染料业的佼佼者“华盛昌”

冯晓晖 2024-12-21 20:31:38

作者:方日威 编辑:冯晓晖

本系列发布九江文史类研究文章。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及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本篇原刊于2012年版《百年大中路》,经浔阳区政协文史委授权转发。

原编者按:

现存的“华盛昌”店址老照片,它被无限的放大和翻拍了,而历史那一瞬间的定格,又能勾留住人们多少往事与记忆。

“华盛昌”,解放前在九江是数得上的老字号。店主名叫熊季康,江西丰城县人,生于 1885 年,22 岁时为谋生来到九江。

熊季康初到九江,举世闻名的米市、茶市、瓷市的兴旺景象深深地吸引了他。那时九江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段就是西门口、张官巷和龙开河口。龙开河口昔时称大码头,西有火车站,东有招商局大轮码头,是一个优良的民船和轮机驳船的避风港湾,数不清的大小船桅林立于水面上,轮机声、吆喝声、买卖声响成一片,各种各样的大小店铺热闹非凡。熊季康走在用二、三十只木船拼接的浮桥上(1928 年建铁桥,1971 年改建钢筋混凝土桥),心里却在不停地盘算着:做什么生意好呢?

傍晚,他感到饿极了,便在一家小饭铺买饭吃。吃饭时,只听得几个江北农民在那里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唉,织了许多白布,想染个色就是买不到染料!”“听说汉口有什么化学染料好得很哩!““路那么远,怎么去……”这番对话,顿时给熊季康开了窍。他晓得乡下农民穿衣绝大部分是靠自己种棉花、自己纺纱,再织成布做的。要想染成黑色得靠千百年前老祖宗们流传下来的土法去染,效果是可想而知。他思量着,穷苦的农民们,特别是那些农家少女和农妇们,也是爱美的呀!如果有更多的颜色染布,打扮打扮不是更好吗!总不能全都穿白布衣裳吧!对,到汉口去搞些染衣颜料来卖,试试自己的运气。主意打定了,行动也就快了。

不多久,在九江龙开河浮桥巷口,出现了一家占地仅十来个平方米的小小染料店。店名”华盛昌“,店主熊季康。此店还兼营川漆(生漆)及点小五金什么的。为什么叫”华盛昌“呢?后来人们才知道,那是受了“五·四”运动新思潮影响的年轻老板的心愿:祝愿伟大中华民族繁荣昌盛。这就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九江最早的一家染料五金油漆店。

华盛昌五金商号(摄于 1932 年)

人贵有自知之明。熊季康经商自始至终奉行公平交易、老少无欺的原则,绝不以次充好、短斤少两,尤其是最讲究经商信誉。由于他不以貌取人,来的都是客,一时间顾客盈门。当然主要是那些穿蓑衣戴斗笠的赤脚汉们。从汉口进的硫化元青等多种染料,很快便销售一空,大有供不应求之势。

恰在此时,汉口大德染料总公司的一位德国人来九江考察市场,在浮桥巷口看到这家热闹非凡、生意兴隆的小染料店,顿感兴趣。交谈之下,外商十分赏识熊季康的经商才略,并当即表态,愿意让华盛昌做汉口大德总公司在九江(更确切地说是江西)的代理商,所有货物均可先销后付,这对华盛昌资金的积累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此,华盛昌以其微弱的资本,做起了大宗买卖,而且越做越红火。

生意做大了,人手明显地感到不够敷用。熊季康便托人带信回丰城。邀来了他妻弟王家德同另一位远房亲戚邬炳生前来协理办店。由于店小容不下许多人,熊季康便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挑起货郎担送货上门。于是,王、邬二人每天清晨便各自挑起染料货郎担,乘渡江小划子到江北,走村串户叫卖染料。他们还不厌其烦把各种染料的使用和操作方法一一耐心地传授给乡民,有时还卷起袖子,就地为乡民示范操作,使长期使用土法染衣的农民逐渐学会并使用上了速度快、效果好、色彩丰富的化学染料。因为他的担箱上写的是”华盛昌“,所以人们都不知道他们姓什名谁,只知道喊:“华老板”。只要货郎担一下乡,人们便奔走相告“九江的华老板来了”谁也不管你姓王还是姓邬。因为他们需要的是上好的染料。华盛昌的名气就是这样在九江的大街小巷、在江北的黄梅、孔垅家喻户晓的。

华盛昌的名声大起来了,生意越来越好了。两年后,一幢占地约三百平方米的四层楼房在浮桥巷对面拔地而起,醒目的金字招牌“华盛昌”十分引入注目。一时间店容店貌大为改观,各种染料、川漆、百货、五金等应有尽有,简直像个大商场了。所缺的还是人手不足,熊季康又从丰城老家招来了一批族侄。人多手杂业务大,要把店办好,就得有个办店宗旨。因此,熊季康常常告诫店员、学徒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我华盛昌的宗旨!”由于熊季康在九江商界的威望越来越高,深得人心,不久就被公众推举为九江商会会长。他个人也做了许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乡里的事。

“九·一八”事变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九江即将沦陷之时,熊季康将华盛昌的一半店面出典给九江天主堂,又将所有店内货物统统搬运到天主堂去寄存,自己举家迁往江西吉安避难。八年后,抗日战争胜利,日寇无条件投降,又举家迁回九江。华盛昌招牌依旧如昔。经过一番修整,很快就恢复了营业。存放在天主堂的染料虽免遭炮火焚毁,但全部包装铁盒均已腐蚀烂尽,损失颇巨。

九江商会此时也恢复了活动,熊氏继续担任会长,白天到孤溪埂商会办公,晚上回家就听王家德、熊绍歧的店员经营汇报。此时,他们两人已当上了经理和业务主管。不久,熊氏独资在九华门江边开设了一家“祥昌”木行(原煤球一厂)。

华盛昌五金商号在《九江指南(1932年)》上的广告页

九江解放前夕,熊季康先生与众多民主人士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护厂护店活动,为九江市面的安定作出了贡献。

熊季康一生以扶贫助人为乐,遇到他人有困难时,总是想起当年自己穷途末路时的窘状,便毫不犹豫地给人以资助。他把为家乡父老修桥、铺路、办学等视为己任。他曾出资整修改造九江龙开河铁桥,在桥头曾埋有一块一米见方的修桥石碑,上面记载了熊氏捐款修桥的经过。后来,此桥经过多次修整改建,该石碑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知去向了。

丰城北坑小学是熊氏一手创办起来的。丰城北坑镇的主要道路,本来是泥巴路,后来熊季康捐钱在星子县采购了大批麻石条用民船运到北坑,至今这条石板路依然留存在北坑镇上。有一次,一位丰城老乡因家有急用,一时无钱,只好将七分田地的契纸带到九江,请求熊季康将田买去以救急。熊季康不但买了田,还请老乡吃饭,送盘缠回乡。临行时说:“田我买了,契纸也收了,但此田还由你种,田租分文不要交,你好好养家糊口吧!”事后,当熊季康得知管账的堂侄熊绍歧,只按当时田地价给了老乡 80 块银元时,便责怪侄儿不近人情,说道:“钱给少了,人家不是有特殊困难决不舍得卖田啊!”

由于他的开明,使他在乡里族中享有极高的声望。他爱才、惜才众口皆碑。他的堂侄熊镇歧从 8 岁起就在他的资助下从小学读到大学,并在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成了当时丰城县第一位大学毕业生。毕业时人们从县里接熊镇歧回北坑,15 华里一路燃放鞭炮不断。后来华盛昌接待外商均由熊镇歧当翻译(他懂 4 国外语),并承担店内染料质量的鉴定工作。

由熊渭(号季康)签收,原大中路 28 号杂货洪顺记缴纳的“市区街道驳岸修建”费收据。

熊季康经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店里只要来了一位顾客,全店所有店员、徒工都必须恭恭敬敬站立服务,微笑待客。不管是西装革履的绅士,还是赤脚布衣的农民,敬上一支烟、一杯茶是少不了的。这一举在当时是十分得人心的,不知赢得了多少回头客。

但是,也有个别店员受不了这种恭敬的约束,私下同为熊季康拉黄包车(人力车)的车夫打好交道,只要熊季康外出归来,车夫在远处就“叮铃铃”猛按车铃,店员们听到车铃声便全部整整齐齐地站立起来。这一招灵验了,不久便被熊氏识破。于是,他回店时在离店几十米远就下车步行到店,抓了几次不站立服务、不敬茶敬烟的违规店员。果然很奏效,从此再没有人敢不遵守店规店纪了。

1949 年 7 月某日,九江《型报》记者王健君先生举行婚礼,熊季康先生为之主婚。婚礼刚毕,熊氏突因脑溢血昏倒,经医生抢救无效而逝世。这位在九江码头闯荡了数十年的丰城老俵,留下了他艰苦创业的华盛昌而永远离开了人世,为九江的商业留下了一页青史。

此后,华盛昌的一切经营账务及财产管理均由王家德、熊绍歧先生主理。因熊氏子女尚年幼在学,所以由他们俩人代理。1953 年华盛以“祥昌”木行的全部贮木,作为投股资本兴建坐落在甘棠湖畔的浔庐餐厅。这家餐厅的基建木材全部从“祥昌”木行运来。当时九江的几家大型企业,如九江电瓷厂、九江兴中纱厂、九江面粉厂和九江染织厂等厂商均有华盛昌的股份。

1956 年,华盛昌与全国千万家私营企业一样走上了社会主义公私合营的道路。不久,即根据国家的续买政策,从公私合营的过渡阶段,顺利地并入国营企业的轨道。华盛昌便成了原九江市五交化公司的骨干企业之一。

【编后记】

为什么叫”华盛昌“呢?后来人们才知道,那是受了“五·四”运动新思潮影响的年轻老板的心愿:祝愿伟大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人贵有自知之明。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