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诺思IPO:科创属性争议、供应商突击入股、业绩挑战与监管考量

城市新消闻 2024-08-17 00:56:40

导语:益诺思科创板IPO充满了挑战与争议。从研发独立性的质疑到供应商突击入股的嫌疑,再到业绩波动的影响,益诺思的上市之旅可谓一波三折。

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诺思”)作为一家专注于生物医药非临床研究服务的综合研发服务(CRO)企业,在历经一系列严格的审核后,于2024年5月15日正式完成了IPO注册程序。益诺思的服务范围广泛,包括生物医药的早期成药性评价、非临床研究以及临床检测与转化研究等关键领域,尤其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及药效学研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从益诺思的IPO历程来看,其申请最初于2022年12月29日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并在2023年9月13日成功过会。此后,益诺思于2024年4月26日提交了注册申请,并最终于5月15日获得了IPO批文。这一系列的进展标志着益诺思即将步入资本市场的崭新阶段。

根据益诺思提交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计划通过发行不超过3524.4904万股新股募集16.02亿元人民币,其中总部及创新转化中心建设投资10.45亿元、高品质非临床创新药物综合评价平台扩建项目投资3.57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2亿元。

尽管益诺思在生物医药非临床研究服务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其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审核过程中,益诺思的研发人员构成、研发费用归集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受到了重点关注。特别是在研发人员的定义上,益诺思在2022年之前并未设立专门的研发部门,而是采用兼职研发的形式。直至2022年,益诺思才成立了技术创新中心,逐步调配人员专职从事自主研发活动,但在2022年以前并未设立专门的研发部门。

此外,益诺思的研发费用归集方式、研发投入的真实性以及研发人员的认定准确性等均遭到上交所的质疑。益诺思仅将其自主研发项目中产生的费用认定为研发费用,而将其认定为研发活动的部分受托研发项目环节所对应的支出计入了生产成本。尽管益诺思认为这样的会计处理方式合理且符合相关规定,但在审核过程中,交易所对此提出了疑问,并要求益诺思详细说明。益诺思的研发投入比例仅勉强达到科创板的要求,这对其未来的竞争力构成了挑战。

益诺思在IPO前引入了两家实验用猴供应商——华珍合伙和金港生物作为股东,这种突击入股的行为引发了市场对利益输送的担忧。这两家供应商在入股后不久,益诺思就向科创板提交了招股书,属于典型的突击入股。另外,益诺思在入股后向华珍合伙的采购金额激增,采购价格也有所上涨,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于交易公允性的质疑。

益诺思的业绩在2020年至2022年间呈现高速增长,但2024年一季度的财务数据显示,益诺思出现了毛利率下滑、扣非净利润下降的现象。财务数据显示,虽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12%,但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13.61%,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滑8.11%,扣非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12.9%。这主要是由于CRO行业受到投融资热度减弱、医药市场需求增速不及预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同时,实验用猴价格的下降也对公司的成本结构产生了负面影响。

实验用猴等实验动物是益诺思的主要原材料。2021年至2023年,益诺思涉及使用实验用猴的业务产生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4.77%、48%和52.59%。实验用猴价格的波动对益诺思的盈利产生了直接影响。2023年,实验用猴价格自年初高点回落后,在下半年保持震荡下行状态。益诺思表示,将通过多种手段应对猴价波动带来的挑战,包括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库存控制等。

面对行业挑战,益诺思表示将采取多项措施来提升运营效率,包括提升运营管理、提高人效等,以降低营业成本。此外,益诺思也在积极开拓新客户,深化与现有客户的合作关系,以保证业务量的稳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益诺思的利润表显示,政府补助在其利润总额中占有较大比例,这表明益诺思对于政府补助有一定的依赖性。此外,益诺思与国药集团之间的关联交易的公允性也成了监管的重点。

益诺思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凭借其在生物医药非临床研究领域的专业能力以及积极的应对措施,益诺思仍计划通过科创板IPO募集16.02亿元,用于益诺思总部及创新转化中心项目、高品质非临床创新药物综合评价平台扩建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益诺思招股书披露,IPO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通证券”)保荐代表人刘赛辉、陈轶超,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潘莉华、江强、陈书珍。

0 阅读:5

城市新消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