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承素摹兰亭序
在艺术的殿堂里,赝品似乎总是那个不受欢迎的“冒牌货”,哪怕临摹得再好,也难以拥有与原作相媲美的价值。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真迹作为艺术品,具有独一无二性。每一幅真迹都是艺术家在特定时间、特定心境下的创作,具有不可复制性。即使临摹得再逼真,也无法替代真迹的独特性和历史价值。真迹除了拥有艺术品独有的欣赏价值,还有更广泛的社会人文、历史考古、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这些价值因素综合起来,使得真迹在市场上的价格往往非常昂贵,甚至无价。
其次,临摹作品虽然可以展现出艺术家的技艺和才华,但它们在市场上往往被视为复制品或仿制品。这些作品虽然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但缺乏真迹所独有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因此,在价格上往往无法与真迹相提并论。
假如你有一张模仿王羲之书法的赝品,即便笔法、神韵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但它缺少了王羲之创作时的灵感与心境,也就失去了最核心的价值。
艺术的价值在于其原创性和独特性。赝品就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虽然外表相似,却无法传递出原作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各种书画艺术市场(如画廊、文物公司、书画拍卖会、博览会等)的出现,一些不法商利用书画赝品巧取豪夺,给书画艺术市场的正常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如今,“打假”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使得很多收藏者一遇到赝品便视作祸水,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认为低劣,不值分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临摹作品都不值钱。一些著名的书画家在临摹作品上也展现出了极高的技艺和才华,这些作品在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和认可度。例如晋朝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世久无存。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曾命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等勾摹过数本,“分赐皇太子及诸王大臣”。这些唐代的勾摹本,后来又被人辗转传摹,化为千百,到了今天已不易鉴别哪些是第一代“子孙”,哪些是旁支远亲。比较著名的摹本有虞世南本、遂良(米芾诗题)本,冯承素本,传称柳公权本,清内府勾填《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本,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本,清高宗弘历临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本等。这些历代名人书法大家临摹王羲之的作品,其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经济价值不言而喻,总不能因其临摹而视若糟粕吧?
朋友们,你们怎么看待赝品与原作的价值差异呢?大家点个关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