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植店灯光套路,显色指数选择标准,回家褪色预防措施

卢华梦琪说娱阿 2025-02-21 02:09:47

我有个朋友,她特别喜欢在家里养绿植。她在网上买了好多绿植回来,像什么龟背竹、散尾葵之类的。她把绿植放在客厅的角落,想着能让家里充满生机。可是过了没几天,她就发现那些绿植的颜色变得暗淡无光,就像生病了一样。她就很纳闷,自己每天都浇水,也没少晒太阳,怎么绿植就变成这样了呢?其实啊,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灯光的影响。

咱们先来说说不同绿植品种在灯光下的表现吧。比如说文竹,文竹的叶子特别细碎,就像绿色的羽毛一样。这种绿植在灯光下是很挑剔的。如果灯光的显色指数不好,那文竹原本清新的绿色就会变得灰扑扑的。还有琴叶榕,它的叶子又大又厚,像小提琴的形状。琴叶榕在光线不好的地方,叶子会变得发黄,失去了那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再比如说龟背竹,它的叶子有很多孔洞,形状很奇特。龟背竹对灯光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是灯光的显色指数不合适,它的叶子上那些独特的纹路就看不清楚了。

在不同地区的绿植对灯光的反应也不太一样。像在南方的一些潮湿地区,比如广东,那里的气候比较湿热。很多人在家里的阳台上养绿植,阳台上的灯光如果显色指数低,绿植的颜色变化就会很明显。而在北方干燥的地区,例如北京,室内的灯光对绿植的影响又有所不同。北方的冬天比较寒冷,很多人会把绿植放在室内靠近窗户的地方,那里的光线可能比较强,但如果灯光的显色指数不好,也会影响绿植的美观。

咱们再说说绿植在不同场景下对灯光的需求。在居家环境中,客厅是绿植比较集中的地方。如果客厅的灯光显色指数不高,那些放在茶几上或者电视柜旁边的绿植,过不了多久就会褪色。像绿萝这种很常见的绿植,在客厅里如果灯光不好,原本翠绿的叶子会变得黯淡。在办公室里,很多人的办公桌上都会放一小盆绿植,像多肉植物就很受欢迎。可是如果办公室的灯光是那种普通的白色荧光灯,多肉植物的颜色就会变得很奇怪,不是那种正常的蓝绿色了。在咖啡厅里,绿植是营造氛围的重要元素。那些放在桌子上或者架子上的绿植,要是灯光显色指数不合适,整个咖啡厅的格调都会受到影响。

说到这里,就得讲讲显色指数这个概念了。显色指数简单来说就是灯光对物体颜色的还原能力。对于绿植来说,显色指数越高,就越能展现出绿植原本的颜色。一般来说,显色指数在70以上的灯光就比较适合绿植了。但是不同的绿植可能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我还有一个网友分享的经历。她在成都的一个小公寓里养了很多冷门的绿植,像玉露,玉露的叶片晶莹剔透的,就像小翡翠一样。她之前用的是那种廉价的台灯,灯光的显色指数很低,没几天玉露就变得雾蒙蒙的。后来她专门买了一个显色指数高的护眼灯,玉露的颜色又恢复了那种清澈的绿色。还有她在网上看到的一个例子,在云南的一个民宿里,老板在院子里种了很多各种品种的绿植。可是到了晚上,因为灯光的问题,那些绿植看起来都没有白天的时候好看了。后来老板换了显色指数合适的灯光,整个院子里的绿植就像重新活过来了一样。

对于新买回来的绿植,在最初的3天到7天里,要特别留意灯光的影响。这个时候绿植还在适应新环境,如果灯光不好,它可能就会开始走下坡路。过了15天左右,如果灯光一直不合适,绿植的颜色可能就会有很明显的变化。一个月之后,如果灯光还是不适合,那绿植可能就会生病或者状态越来越差。

我们怎么预防绿植回家褪色呢?首先就是要了解自己家里或者办公室等场所的灯光显色指数。如果显色指数低,可以考虑换一种灯光。比如说现在有很多LED灯,它们的显色指数都很高,而且能耗也比较低。在选择灯光的时候,要根据绿植的种类和放置的场景来决定。像那种放在角落里的绿植,可能需要更明亮一点的灯光。而对于那些放在强光下的绿植,可能需要一些柔和一点的灯光来补充。

不同品种的绿植对灯光的需求差异还挺大的。像文竹这种比较娇弱的绿植,就需要那种光线比较均匀、显色指数高的灯光。而像琴叶榕这种比较强壮的绿植,虽然对灯光的适应能力会强一些,但也需要合适的显色指数来保持它的美观。龟背竹就更不用说了,它独特的叶子形状需要灯光来很好地展现。

绿植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它们能让我们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变得更加美好。但是灯光这个因素却常常被我们忽视。我们在关注绿植的浇水、施肥、修剪的时候,也要重视灯光对它们的影响。

那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们养绿植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因为灯光的问题而让绿植出现了变化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