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建4200所学校,又向汶川捐款1亿的王永庆,一条毛巾却用20年

户外南博万 2022-02-12 15:43:18

“一根火柴不过一毛钱,一栋房子价值数百万,但一根火柴可以烧毁一栋房子。”

“天下的事情没有轻轻松松、舒舒服服就能让你获得的,凡事一定要苦心追求,才能真正明了其中的奥妙而有所收获。”

这些经典语录都出自一个人——王永庆。

身为富豪,大干公益

王永庆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大富豪,在台湾的富豪榜上,他一度居于榜首,被人们称为“经营之神”。但他身上最大的闪光点却不是拥有几千亿新台币的身家,而是他在公益事业中的巨大贡献!

2008年的时候,一场大地震将汶川地区人民的家园彻底摧毁,当时,王永庆正在美国办公,听手底下的人报告此事时,他先是震惊,而后沉默不语,陷入沉思。

手底下的人见他久久不说话,便试探道:“要不咱们也捐100万?”

100万是当时捐款的富豪中最普遍的捐款数目,但王永庆却没有选择随大流。

国家有难,他身为中国人民,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只是他此时已经年老体迈,不可能像志愿者一样直奔前线参与抢险救灾,他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多捐钱。

王永庆紧锁眉头,语重心长地对手底下的人说:“捐1亿吧,国家有难。”

这个数目在当时震惊了无数人,让人们充分地认识到了他这样一位有责任有担当的大企业家!要知道,他捐款的数目,可是远远超过了其他捐款的富豪们!

王永庆在公益事业上的奉献远不止于此。

在2005年时,他向残疾人事业捐赠了3700万元,并将近200个人工耳蜗捐赠给耳聋患者,此外,还成立了“王长庚公益信托”,并将这个公益信托的资金用途指定于医疗及教育领域。

王长庚是王永庆已逝父亲的名字。

早年前,他的父亲身患重病,却因贫穷等不到床位而耽误了治疗时间,最终不幸离世,这件事一直是王永庆心中的遗憾,无论过去多久,家人们悲伤的抱在一起痛哭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因此,那个时候他就默默地下定了决心,誓要闯出一番天地,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那些像他父亲一样的可怜人,于是乎,事业有成之后他就成立了这个公益信托机构,还建立了以他父亲名字来命名的医院——长庚医院。

长庚医院和其他的医院很不一样,其就医模式是先看病后交钱,这也是王永庆要求的,他要让长庚医院成为一家不会因为钱而拒绝任何一个病人的医院。

医院成立之后,因其贴心周到的服务与十分专业的医疗技术而逐渐出圈,尤其是其开创的就医模式,让许多苦于没钱看病的病人有了就医的希望,这就使得人们对长庚医院越来越信赖。

就这样,长庚医院很快就发展成全世界最挣钱的医院之一,每年的营业利润高达30亿美元。

但是,并非医者却有一颗仁心的王永庆却始终没有过要把这些巨款收入囊中的想法,反之,不管医院盈利多少,都会全部再次投入到医疗事业当中。

看着长庚医院不断造福人们,王永庆倍感欣慰,为了让长庚医院能够实现更加长久的发展,他甚至将自己台塑集团名下的4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全部捐赠给长庚医院,如此一来,长庚医院就有了能供其长久稳定发展的经济后盾。

为了进一步做好公益事业,王永庆还成立了另外两个公益信托机构,那就是“王长庚社会福利基金公益信托”和“王詹样社会福利基金公益信托”,这两个公益信托的资金规模已经超过百亿,专门用来从事社会慈善事业,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除了在医疗领域大放光彩之外,王永庆还把他的公益精神发挥到了教育上。

他最大的理想是在中国大陆捐赠一万所小学,以帮助更多贫苦学生实现走进校园学习知识文化的梦想。

为了实现这个人生大梦,他总共投入了40亿,还专门成立了“长庚奖学金”,以激励学子们发奋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

以梦想承载梦想,王永庆在教育领域的贡献让许多寒门孩子难以触及的读书梦得以实现,他的大梦想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成型。

现今,中国大陆已经用他捐赠的钱建成了4200所希望小学,他的梦想已经实现一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心中那个圆满的数字就会变成美好的现实。

王永庆对公益的执着不仅仅表现在他自己身上,他还要求王家的世世代代、子子孙孙都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要时刻都能为社会尽一份责任!

也是在他的教育之下,他的孩子们个个都非常优秀,都能够在商业领域闯出一片天堂!

如果说要把中国公益名人进行排列的话,王永庆毋庸置疑将名列前茅。

但令人乍舌的是,在公益事业上“挥金如土”的他,在生活中却节俭到让寻常老百姓都自叹不如的程度!

身为大富豪的他,一双鞋子可以穿5年,直到穿破了才扔,一辆美国产的凯迪拉克一用就是20年之久,一直到报废了才更换!更让人震惊的是,一条毛巾他都可以用20年之久。

明明身价几千亿,为何还要过得如此勤俭节约呢?其中原因还要从他小的时候说起。

出身贫寒,百炼成钢

1917年,王永庆在台北县新店的一个贫苦家庭中出生,他的父亲是一个茶农,就像王家祖祖辈辈那样,依靠种茶卖茶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但种茶换来的收入十分微薄,一家人的生活过得非常紧巴,由于贫困交加的残酷现实,父母只能将他的三个妹妹送给邻居代养。

可即便如此,一家人依旧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

几年后,王永庆到了该上学的年纪,眼看着别家的孩子都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了,心疼他的父母亲不忍心让他没有书读,于是拿出家中本就少得可怜的一点儿积蓄将王永庆送进了学堂里。

那时候,,学校离王永庆家足足有10公里那么远,还没有提供住宿的条件,所以小小年纪的王永庆每天都要徒步往返一趟,来回总共要走20公里。

送他上学已经让这个贫苦的家庭十分吃力了,所以父母亲再无余力给他提供更多的东西。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王永庆比同龄孩子懂事许多,即便有时候因为没有鞋子,他只能打赤脚去上学,也从不会抱怨一句,更没有喊过一声辛苦。

家庭的困难没有浇灭他对学习的热忱,他也从没有因为父母给不了他好的生活而埋怨半句。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王永庆小学还没有念完,父亲就生了一场大病,让这个家庭顿时雪上加霜,最终,王永庆只勉强念完了小学。

父亲病倒后,家中的劳作只能由他和母亲来承担,王永庆什么也没说就接过本该属于父亲的责任,埋头一心料理茶园,养家糊口。

等长到了15岁,王永庆被父亲送到了嘉义的一家米店里当学徒。

米店的老板在看到王永庆的第一眼时,对王永庆并不满意,因为王永庆看起来实在是太瘦弱了,他并不觉得这样的人能把米店里的苦力活干好。

好在父子俩的努力有了收获,王永庆得到了在米店干活的机会。

很快,王永庆就用实际行动向香米店老板证明了自己。

他有着这个年纪的许多孩子所没有的吃苦能力,还有着和外表不符合的耐力与稳重,很快就将米店里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机灵的王永庆在工作中一直留心观察与学习,一年不到,他就摸清了米店的经营方法,就这样,他产生了将来自己开一家米店挣钱的想法。

于是,他将工钱攒起来,一年之后又求着父亲帮他借来200元,成功地开了一家属于他自己的米店。

可是米店开起来了并不意味着就能挣钱了,才开始经营,王永庆就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

在嘉义,米店几乎到处都是,而且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店,不仅经营模式成熟,还有稳定的客人,反观王永庆的米店,新开张,没有知名度,他本人也没有人脉,买卖情况自然十分惨淡。

开店多日,王永庆的米也没有卖出去多少斗,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他意识到想要把米成功地卖出去,就必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并且和同行截然不同的一条经营之路。

在米店当学徒的时候,王永庆知道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因为打谷技术比较落后,每家米店的米里面都会掺杂碎石或者谷子,客人们对此也是见怪不怪了。

王永庆抓住了这一点,他决定亲手改变这个现象,提高米的质量。有想法就有行动,王永庆和兄弟立刻着手将米当中的杂质一点一点仔细挑选出来,这样的话就能让买他米的人在做饭的时候,煮饭时花费在淘米上的时间大大减少了。

这既是给客人们提供了方便,也是在给自家米店打造口碑。

不仅如此,王永庆还充分发挥自身的服务精神,秉持着“顾客就是上帝”的原则,为客人们提供上门服务,还会细心的把每个客人来买米的周期记下来,等客人买米的时间快到了,他就率先把米扛到客人家中,这就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客人可能会被其他店铺抢走的问题。

而他的热情服务,也让绝大多数的客人会选择将他扛过来的大米买下。

经过这些方法,王永庆的米店生意逐渐好了起来,来买米的人几乎都是冲着他家的米“干净无杂质,方便省事”而来的。

这就是王永庆辛苦打造出来的口碑!

王永庆靠着经营米店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他自己可能都想不到,小小一家米店会为他铺开以后从商的阳光大道。

商业奇才,风生水起

1942年,二战进行到了高潮阶段,王永庆在动荡不安的局势中只能将经营多年的米店关闭。

他带着这些年来的积蓄,回到了老家新店,在这里他买了50亩地,当一个小日子过得倒还不错的小地主。

再后来,二战结束,整个世界都在急于医治战争创伤,作为二战主要战场之一的中国也不例外。

看着外面的人们都在热火朝天地重建家园,王永庆嗅到了新的商机,于是他毅然决然将积蓄都投进了木材行业。

建房子,木材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那时候的木材运输不像现在,能有大量的卡车进行运输,基本上走的都是水路,所以一般为了方便,木材也都泡在水里进行贩卖。

可是,这样一来木材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数目也有很大可能性会出现问题,于是王永庆身体力行,每次都会亲自跳进水里检查木材的质量和数目。

木材生意给王永庆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让他一跃成为身家5000万的大商人。

这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当时一个普通的工人每个月的工资也就几块钱,王永庆的财富数目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王永庆抓住红利,在木材行业干了十多年,他的成就吸引了无数人加入到木材生意中,最终,木材行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令人意外的是,在行业内属于领头人物的王永庆突然退出了木材行业,原来,眼光一直非常独到的他始终都站到了众人前面,此时此刻他已经把目光放在了更具有前景的塑料行业。

王永庆决定成立一家塑料公司,生产PVC。

起初,他成立的塑料公司名为福懋公司,后来改名为台湾塑料公司,福懋公司在1957年成立,每天生产出来的PVC多达4吨。

万事开头难,王永庆很快就遇到了困难,原来,日本那边早就已经开始生产PVC了,并且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很受客人们的欢迎。

而王永庆公司生产出来的产品因为产量比较少,价格相对就会比较高,自然不是人们购买的首选,因此,他的产品一度滞销!

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许多合伙人眼看着随时要面临倒闭的风险,纷纷退出合作,还劝王永庆缩小生产规模。

可是王永庆已经意识到了产品滞销的根本原因,所以更不可能听劝,不仅如此,他还要反其道而行之,不惜变卖家产也要将生产规模扩大,进行二次加工!

事实证明他的方法是对的,随着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平均成本不断降低,产品的价格也就自然而然地降到了能够被人们接受的程度,到来第二年,王永庆成立了“南亚塑料公司”,作为台湾塑料公司的下游加工与销售业者。

王永庆塑料公司的经营模式越来越成熟,两年后,台湾塑料公司的每月总产量增加到了1200吨,并开始对外进行销售,这一次,王永庆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大成功。

1978年,台湾塑料公司的营收业绩创下了10亿美元的新纪录。也是在这一年,身家数亿的他开始着手公益事业,开办了长庚医院。

两年以后,王永庆的生意做到了海外,他为了解决PVC原料短缺的问题,将美国德州的一家石化公司收购,经过重整之后,成了全世界最大的PVC工厂。

王永庆是事业版图还没有就此确定,他又开始跨足电子产品,成立了南亚电路板项目组,还涉及到教育领域,创办了明志技术学院,后来改制为明志科技大学……

等到90岁高龄的时候,他终于对外正式宣布退休,将名下所有企业交由子女们管理。

到2008年,王永庆的总身价高达68亿美元,成功进入福布斯排行榜,并在台湾富豪榜上排名第二。

他的成就之路充满艰辛,可又处处流露出他的独到眼光、过人的商业智慧和死磕到底的企业精神。

他被台湾人民称为“经营之神”,与香港的李嘉诚、马来西亚的陈必新齐肩并称“最著名的世界华人三大巨富”!

同年十月份,王永庆在睡梦中结束了他精彩纷呈、跌宕起伏的一生,郭台铭在他的告别仪式上,眼含热泪地称赞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工业之父”,并三次下跪,表达对王永庆的缅怀与敬重。

在他去世后,其家人们继承了他的公益精神,将数十亿遗产继承税捐赠给成更医院基金会、信望爱基金会等四个公益慈善团体,继续为公益事业而奋斗。

王永庆是商界的偶像人物,也是无数商人打心底里向往的榜样。

时光飞逝,年华易老,生死无常,王永庆的时代已经过去,那么下一个可以与他相比的“经营之神”又会是谁呢?

0 阅读:3

户外南博万

简介:爱体育,爱生活,做最好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