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现象|2023中国电影,为何走入现实主义题材之年?

出色的力量 2024-02-10 07:36:03

疫情时代的终结宣告了社会各个板块的全面复苏,电影行业也不例外。随着制作的重启,影院的开张,2023 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被媒体唱红,被观众追捧。截止至 12 月中,院线总票房已经超过 500 亿,而去年同期的票房则不足 300 亿。与疫情前相比,这一数字算不上惊人,但足以抚慰从业者在过去三年积累下的焦虑。

2023 年春节档,包括《满江红》《流浪地球2》在内的一批影片集体亮相,创下不俗的票房,给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今年整体氛围更集中在几个重点档期,其余档期则显得比较冷清,这样过大的档期差异其实并不太有利电影市场。”公众号“陀螺电影”主理人陀螺感受到。

华语影片于国际舞台,也在 2023 年悉数回归。《白塔之光》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燃冬》《河边的错误》携手登陆戛纳“一种关注”红毯,《雪豹》则在威尼斯举行世界首映。在阶段性的沉寂后,中国电影终于在欧洲三大电影节重出江湖。

2023 年国产影片继续强势领跑票房榜单,年度前十全部被本土创作占据。这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引起我们的注意,《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八角笼中》《坚如磐石》《鹦鹉杀》等改编或援引真实社会新闻的影片几乎占据半壁江山,也在观众中激起了最热烈的反响。平心而言,华语电影的大环境并不宽松,在内容层面随心所欲的阶段尚未到来。习惯了带着镣铐跳舞的创作者们,何以在电影重启的一年中,纷纷选择投身现实主义题材的怀抱。现实主义题材成为近来中国电影创作热门,其背后是否有值得深究的原因?在乐观的情绪笼罩下,2023 年中国电影市场又是否真的一片形势大好?

年末,WSJ. 中文版将陆续带来「年度现象」系列专题,以商业观察、长报道、文化访谈等形式切入,回顾 2023 年兼具代表性和话题性、消费体量和社交声量、产业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几大领域。这一年里都发生了什么?由谁发起、经过谁、向着什么方向发生?

本文是该系列的第四篇。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和“现实主义电影”乍看之下虽然类似,实则有着本质的不同。通常定义下,“现实主义电影”以真实社会生活为样本,拍摄手法具有日常性、自然性的特点。“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则指取材于真实事件,或有人物原型的影视创作。两者的范畴有所重合,但又各自延展。

在 2023 年一长串根据现实故事或社会新闻改编而来的片单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中的大部分都不是“现实主义电影”,而是打着悬疑、犯罪标签的黑色电影。《消失的她》《孤注一掷》《坚如磐石》《拯救嫌疑人》《涉过愤怒的海》《第八个嫌疑人》均在此列。

黑色犯罪类影片曾经一度是电影节创投和市场的热门类型,2023 年似乎可以被看做是这些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验收。在影评人、电影自媒体人藤井谦的观察中,“这种类型电影并非是忽然在今年扎堆出现的。事实上,每一年都有很多此类电影进入院线。只是在今年,这几部电影先后在作品的背景与话题方面定位很精准,形成了大众代入感极强的关注与讨论,才让他们的关注程度和话题反馈变得特别强烈。”

以罪案为背景的影片,也大量地出现在青年导演的创作中,《鹦鹉杀》《河边的错误》《最后的真相》等都可以被归为这一类别。我们也在这些影片中观察到“一线明星 + 类型电影 + 青年导演”这一组合模式的频现。

《河边的错误》作为具有观影门槛的文艺片,斩获超过 2 亿票房,给市场带来了新的惊喜,也从一个层面证明了明星加盟新导演创作这一模式的有效性。

陀螺认为,这样的绑定模式中,唯一成功的可能只有《河边的错误》,但《河边的错误》又有更多的因素促成了其票房成功,比如余华的影响力。其它类似“绑定模式”的电影其实都表现不如预期,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所以这样的绑定方式显然还不能算“流量密码”,反而个人觉得这条路要走出来非常艰难,它取决于一线明星对青年导演的信任度,也就等同于取决于青年导演的履历或者个人资源,像魏书钧导演这样频频入选戛纳电影节的青年导演恰恰是极少数。

在藤井谦看来,明星 + 类型电影 + 青年导演这样的绑定本身没有问题,明星与导演各取所需,“明星需要有质感的剧本与角色为自己镀金,青年导演则可以通过明星的加盟,让自己的能力与才华被大众看到,无论是类型片还是其他题材电影,如果能取得双方融洽合作的共赢理念,推出各显才华的优秀作品被大众看到,也是让人觉得欣喜和欣慰的事情。”至于这样的方式能不能够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的流量密码,则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无论如何,“这绝对会成为接下来华语电影的重要组合形式。”

2023 年是疫情开放后,生活逐步走上正轨的开始。但随着消费降级,观众进入影院的热情明显不足。藤井谦在今年明显感觉到观众买票进电影院的欲望降低了,他自己举办的放映活动不仅数量有所下降,参与人数也无法同往年持平。在院线市场中,“很多预测票房火爆的电影票房都差强人意”。但与此同时,观众仍旧渴望通过娱乐的方式寻求共鸣。由于不愿意付出过多的试错成本,观众更明显地追随市场口碑的导向,这也是为什么现实主义题材的“话题电影”会在今年成为一种奇妙的存在。

提到今年几部颇具话题性的影片,陀螺分享到,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涉过愤怒的海》,至少它是大胆的,在影像上有创造性。其它犯罪类题材我看过的几部都不太喜欢,原因和它们扎堆出现的原因一致:投机。正是因为发现了创作环境的“缝隙”,没有更好去利用这些缝隙,反而投机取巧去做毫无创作性的改编,或者架空瞎编,或者用话题博取眼球。最终它们都沦为了“抖音大电影”,即没有任何属于电影本身的价值,和抖音短视频存在的价值没有任何区别。当然我们不是要求每一部商业电影都同时得是艺术品,但明明可以做成精致的商品,培养更多的“回头客”,却非要用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的劣质品去圈钱。

在藤井谦看来,诸如《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八角笼中》《坚如磐石》等作品,“都是在某一个层面上做到了极致的表达……以话题性得到大家的讨论。虽然在文本细节方面有不同的问题,在技术形式上面都可以做得很好,挑动大家的情绪,给观众提供极强的代入感……这些影片的质量均达不到优秀的层面,却在表现内容、主题或者题材方面花了很多功夫,被打造成为大众热议的重点话题,从而达到吸引观众买票入场,制造票房奇迹的目的。”

图说:电影《坚如磐石》

在“话题电影”中,绝大多数都是取材于真实事件的作品。因为原型本身的话题性,或事件积累的知名度,都能有效地刺激观众参与讨论的欲望,反诈、杀猪盘、扶贫、支教等在新闻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成为吸引观众的最好手段。但这类电影的创作也是“危险”的,如何把握类型电影创作和尊重事实之间分寸,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影片的问世往往伴随着来自观众的骂战,《我本是高山》便是典型一例。这部根据张桂梅校长事迹创作的电影在年末引起了今年最激烈的论战。虽然影片在豆瓣惨遭“一星运动”,两位导演惨遭人身攻击,但仍旧斩获了八千七百万票房,对于一部艺术片来说,仍为不错的成绩。

这些来自观众的争论,不仅会在票房上有所反映,反过来对于电影创作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藤井谦认为,这会让之后“创作者在题材选择与元素设计上,有更多偏好舆论的倾向考虑。”从长远来看,当导演、编剧对观众反应有太多揣测,会进一步束缚其创作空间。他亦认为,“话题电影”这一形式并不是一种纯然良性的文化现象。接下来,“话题电影”可能会继续制造高票房,但要警惕“口碑反噬”的出现。

纵观 2023 年大陆院线,我们不难发现,市场被主旋律、人气 IP 和大商业片瓜分完毕,其余更为独立的创作,毫无生存的空间。除去《宇宙探索编辑部》《河边的错误》等极个别的爆款,艺术片在票房上几乎全军覆没。除此之外,引进外片继续在中国市场呈现疲软状态,中国观众对欧美大片的追捧似乎已是昨日云烟,其他好口碑的进口片也已复映片为主。究竟是观众本身的观影口味发生了变化,还是市场进一步变得单一,让观众失去了选择的兴趣?

对于以上问题,陀螺给出的回答是,外片的国内票房问题,个人觉得有几个不同的影响因素。一个是大家对漫画改编电影感到疲惫,这个无论是中国还是其它哪个国家都一样,而漫改电影又恰恰是昔日引进电影票房主力军。除了漫改电影,好莱坞电影今年也的确比较疲软,暑期两大头牌《奥本海默》和《芭比》放在国内都有不同的门槛,所以票房表现也有一定限制。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内观众对电影院消费的动机变得不同,以前更多是去看奇观,或者去大笑大哭一场,今年则更多是为了参与到社交话题中。

藤井谦则认为,“审美疲劳、口味变化都是其次,重点还是大家开始克制消费,不怎么进电影院看电影……如果大家还都比较自由消费,在衣食住行都有保证之外,对于精神文化有提升需求,对于电影的选择包容性更强,那也许可以更接近疫情前的电影院线的景象”。

相比去年,电影节展等活动的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的多元性,但所达成的效果还远远不够。节展带来的影响力仍旧“局限在行业内与影迷群体,至于大众和市场层面来说,还需要加强商业电影与文艺电影的细分、题材内容提炼和创作者培养发掘这几个方面。”

回顾这一年的观影体验,陀螺有感,“影片整体质量也存在严重下滑的趋势,感觉电影创作者们都更愿意走捷径,无论是改编也好,还是蹭话题热度,都尝试用最低耗的方式博取最大利益。比如,我们能记得这一年来有哪些电影卖得很好,但,并不太记得它们的导演都是谁。对与中国电影市场来说,这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2023 年成为中国电影现实主义题材大年,黑色类型影片一骑绝尘引领着市场的走向。这虽不是什么坏事,却也在一个侧面反映创作及观影习惯的单一性。观众更关注,甚至只关心故事本身的话题性,实际已经背离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本质意义。因此,希望从业者们可以在今年整体上扬的趋势中获取一些能量,但不要因为数字上的微小进步而懈怠。

0 阅读:0

出色的力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